宋桃花都这么说了,宋铁柱夫妇也不再多说什么,便是真的大部分人都去了宋家老宅,也总还有会有人来这院子里的,弄的喜庆点就喜庆点。
然而,在宋杨氏找人过来帮着布置的时候,这样的担忧又被提起了。
“那丫头不知道她爷奶家里也要摆席吗?这般打擂台一样,要是没人去多没脸啊!”
宋杨氏听了这话,忍不住皱眉:
“咋能没脸呢,我老婆子就不信了,咱村子还真是没人去她院儿里了?不管咋说,我明个儿一大早的肯定是去她院子的。”
“哎呀呀,你看你,我这不就说说么,我家里也说好了,到时候肯定也是要去桃花那瞧一眼的……
走走走,咱不说了,去给丫头帮忙拾掇去。”
这人挽着村长媳妇的手一道儿向着山脚下的小院儿走去,她俩不争了,身后其他村民的家里却还在为这件事儿发愁。
“哎,咱明个儿到底是咋弄呀,到底是去哪家啊?”
“去桃花丫头那儿啊,可别忘了,咱就是光靠着送鱼送柴那活儿从人桃花那里拿了多少银钱,这面子咱不能不给啊!”
“你说这我咋能不知道,只是那宋家老大可是村里唯一的 一个秀才了,叫人都说是文曲星转世了,咱若是不去,是不是对咱娃儿不好啊。”
“真是愁人,咱家里人多,分了人两家都去也不是问题,可那老宋家的放出话来,说是去了他们院子了就不能再去丫头那里,去了丫头那里就别蹬他家的门,这不是故意难为人嘛!”
“要我说这老宋家的还是不大气,你说他们咋能放出这样的话呢,这不是明摆着跟桃花丫头过不去么。”
“呵,还说什么大气,要是大气了当初也就不会让那孤儿寡母的分家单过了!”
……
吃席这件事在不算富裕的靠山村里竟然成了一个问题,到底去谁家啊!
宋桃花不知道大家今晚就开始为难了,看着布置的十分喜庆的院子,她脸上的笑意就没有停止过。
“差不多了,大家都收拾收拾早点睡吧,明天指定热闹。”
铁匠晚间带着小恒儿从山上下来了,正好的赶上了小果子的百日宴,茅草屋是住不成了,想着不过一晚,那刚刚腾出来的一间卧房随便的支了张床就让两父子住下了。
看着大家都进了屋,宋桃花在院子又转了一圈后才又回了卧房。
炕上像是开时装展一样,好几件漂亮的衣裙被宋二娘整齐的摆了出来,瞧见宋桃花进来,她笑着开口说道:
“娘这几天闲的时候给你们都做了件外衣,你们今天试试是不是合身,明个儿咱都穿新衣裳。”
一一发了衣裳,宋二娘手里还剩一件,她将衣服递给桃叶儿:
“这是娘给小恒儿做的,你过去对面给她拿过去。”
桃叶儿是十分喜欢小恒儿的,听娘这么说,也不看自己的衣裳了,跳下炕穿了鞋子拿着衣裳就跑。
“小恒儿看了这衣裳一定高兴。”
快乐的尾音拖的好长,小院儿的众人都沉浸在开心中。
同样莫名开心的还有老宋家的一众人,他们院子不小,左右两邻的桌椅板凳今个儿已经放进院子了,宋大娘看着整齐摆放的桌椅笑的合不拢嘴:
“我儿考上了秀才,我看谁敢不给我儿面子,往后我儿可是要做大官的。”
“是啊,咱家设了宴席,秀才家的宴席,大家伙儿明个儿指定都过来。”
一向不喜形于色的宋家老大眼里也染上了喜色,儿子考上秀才,这可是靠山村里的独一份啊,这个时候不给他骄傲还等何时?
其余人也是满脸喜色与有荣焉,宋老三已经开始做梦了。
“明个儿我专门摆一张桌子到咱家院子门口,大哥你就坐在那里,过来上礼的都交到你手里。”
礼到了谁手里重要,他们三房一家往后跟着能沾光就行。
“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子,书言的秀才宴还能有只上门不送礼的,明个儿可不要把你这副样子露出来惹人笑话。”
宋大郎嘴上说着不要丢人的话,脸上却是满满的骄傲,他走到宋书言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还是我儿有出息啊!”
宋书言笑笑,心中的洋洋得意压都压不住,他眼神儿在院子周围看了一圈,而后看向宋家众人:
“书言能有今日的成绩,离不开咱家人的栽培,大家放心,以后我还会更加努力,争取早日考上举人入朝为官,届时一定会让爷奶爹娘面上更有光。
明日这宴席是为了书言庆祝,但是更多的是还是为了替我娘找回面子……
从前二叔在的时候,为咱这个家的付出咱都记在心上,但是……
她宋桃花算个什么东西,分家单过后几次三番的让咱家没脸,更是害爷奶损失了十两银子,明个儿说什么我也要他那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宋书言的自信都写在脸上了,他觉得自己这靠山村里唯一的秀才一定会被供起来,他办的宴席大家一定赏脸过来,为此,他暗示着让家里人出去说来他院子里就不能去宋桃花那里。
之前也隐忍宋书言决心在明天站起来。
他的一番话让宋家其余人都拍手叫好,受了些刺激的宋喜妞却是憋着嘴毫不在意的说道:
“我说你们别高兴太早了,书言不过一个秀才,又不是什么大官,哪里来的自信让宋桃花那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呢!
说到底你当了秀才,关别人啥事儿啊,宋桃花那死丫头可是实实在在的给了大家好处的……
啧啧啧,这好处咱是没沾到一点儿。”
“小姑,你怎么这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我虽不是啥大官,但是这秀才也是有好处的,往后谁家地挂到我名下,那也是可以省不少赋税呢。”
宋书言今个儿心情好,好脾气的给宋喜妞解释道,却见她听后仍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
“那明日别人找你挂靠了,你可愿意?”
愿意?宋书言一时语塞,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若是谁不长眼的真求到他跟前,他还得斟酌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