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剧本之争
拿到双男主剧本那天,我在房间反复读了三遍。故事讲的是两个发小从街头混混逆袭成商业巨擘,角色复杂有层次,尤其是男主陈远的成长线,从冲动莽撞的少年到狠辣果决的商人,简直像为我量身定制。
苏棠推门进来,脸色却不太好看:“顾承泽那边也盯上这个本子了,他背后的星辉娱乐已经给制片方施压。”我合上书,没觉得意外。娱乐圈就这么大,好资源永远有人抢。
第二天去公司,老远就听见会议室吵得厉害。推门一看,星辉娱乐的王总正拍桌子:“我们承泽档期都空出来了,这角色非他莫属!”制片人赔着笑,眼神往我身上瞟:“沈老师这边也很合适,要不......”
“合适?”王总冷笑,“沈砚黑料一堆,带不动收视率!”我把剧本往桌上一放:“王总看过试戏片段吗?没看过就别下结论。”这话让会议室瞬间安静,所有人都盯着我——以前的沈砚可不敢这么呛投资方。
试戏定在三天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对照剧本写人物小传。陈远十五岁街头打架那场戏最关键,既要演出少年的狠劲,又得藏着对未来的迷茫。我翻出以前古装剧里的打斗视频,反复琢磨动作细节。
试戏当天,顾承泽比我早到。他穿着定制西装,见到我故意提高声音:“沈老师准备得怎么样?别又临时抱佛脚。”我没理他,低头看剧本。心里清楚,这种时候说什么都没用,演技才是硬道理。
轮到我试戏,片场突然停电。工作人员手忙脚乱修电路,我趁机深呼吸,让自己进入角色。灯亮的瞬间,我抄起道具钢管,眼神瞬间变狠:“这条街,以后我说了算!”
动作戏结束,导演喊停:“情绪对了,但不够野。”我抹了把脸上的假血:“再来一次。”第二遍,我直接摔碎道具酒瓶,玻璃碴划破手背也没停。顾承泽在旁边脸色难看——他试戏时用的是替身。
试戏结果当天没公布。苏棠收到消息,制片方要开高层会议讨论。我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星辉娱乐不仅砸钱,还威胁撤资,而我除了演技,什么都没有。
晚上回家,发现家门口蹲着个陌生女人。她递来个信封:“沈先生,我们老板想见你。”打开一看,是张百万支票,下面写着“主动退出选角”。我把信封扔回去:“告诉你们老板,我不缺钱。”
消息很快传到顾承泽耳朵里。第二天,网上突然冒出大量黑料,#沈砚潜规则上位#的词条瞬间登顶。配图是我和陌生女人在楼下说话的模糊照片,配文写着“深夜密会神秘金主”。
苏棠急得团团转:“肯定是星辉娱乐干的!要不要发律师函?”我盯着热搜,突然想起试戏那天的停电——看来他们早就开始布局。“先别回应,等制片方消息。”我说。
就在舆论发酵时,制片人突然约我见面。咖啡厅里,他推来一叠文件:“小沈,投资方要求加试一场文戏,下周开拍。”我翻开剧本,是陈远中年破产那场戏,全是内心戏,演不好就会像哭戏翻车的流量明星。
回家路上,我接到顾承泽电话。他语气嚣张:“沈砚,识相点就退出。你以为凭演技就能赢?”我冷笑:“那就试试,看资本厉害,还是观众眼睛雪亮。”
接下来几天,我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找感觉。翻出穿越前的创业纪录片,看失败者崩溃的样子;半夜跑去天台淋雨,体会绝望到窒息的滋味。苏棠来看我,吓得差点报警——我胡子拉碴,眼神空洞,活像真的破产者。
加试当天,片场来了不少投资方。顾承泽坐在角落里冷笑,星辉娱乐的王总翘着二郎腿,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导演喊开始,我盯着空无一物的墙壁,声音沙哑:“我输了,全输了......”
这场戏没有哭嚎,没有摔东西。我只是坐在地上,慢慢撕碎手里的合同,眼泪一滴一滴砸在纸上。演到最后,连摄像师的手都在抖。导演喊停后,全场安静了足足十秒,才响起掌声。
试戏结束,制片人当场拍板:“陈远就定沈砚!”王总气得摔门而出,顾承泽脸色铁青,一句话没说就走了。苏棠激动得抱住我:“你做到了!”我擦了把脸,才发现全是混着雨水和泪水的泥渍。
但事情没这么简单。第二天,星辉娱乐宣布撤资,还带走好几个合作方。制片方压力山大,找我谈话:“小沈,要不......”我直接打断他:“我自降片酬,再拉三个赞助商。”
接下来半个月,我跑遍各大公司拉投资。凭借综艺积累的热度,加上苏棠的人脉,总算凑齐资金。开机仪式那天,顾承泽突然现身,笑着递给我一杯酒:“沈老师好手段,以后有的是机会较量。”
我举杯和他碰了一下,没说话。看着摄像机架起来,场记板打响,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娱乐圈的竞争永远不会停,但我不怕——从穿越那天起,我就不是那个靠流量吃饭的花瓶沈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