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桐觉得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像是有个小人在里面用小锤子一下一下地敲。
钱老板这招釜底抽薪,真够狠的!
她揉了揉眉心,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茶道学院是她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地方,绝对不能就这样毁了。
办公室里弥漫着凝重的气氛,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像是催命符一般。
林疏桐深吸一口气,对陈砚之说:“砚之,帮我接通孙教授的电话。”
陈砚之点点头,迅速拨通了电话。
林疏桐接过电话,语气沉稳:“孙教授,现在情况紧急,学院需要您的帮助……”
与此同时,家长们的质疑、合作方的解约通知像雪片般飞来,压得林疏桐喘不过气。
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挣扎却越陷越深。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林疏桐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高跟鞋敲击着地板,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在宣泄她内心的焦躁。
“必须主动出击,扭转局面!”
一个念头在林疏桐脑海中闪过:李记者!
那个被她抓到把柄,写过虚假宣传报道的家伙。
或许,他就是破局的关键。
林疏桐立刻翻出李记者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接通,她语气冰冷,带着一丝警告:“李记者,好久不见啊。”
电话那头的李记者明显愣了一下,语气有些慌乱:“林……林小姐,您有什么事吗?”
林疏桐没有和他废话,直接开门见山:“我想你应该还记得上次的事情吧?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光荣事迹’被更多人知道,最好乖乖听我的话。”
李记者的声音颤抖着:“您……您想让我做什么?”
“我要你写一篇报道,一篇关于茶道学院的客观公正的报道!”林疏桐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李记者犹豫了一下,他知道如果拒绝,林疏桐绝对会说到做到。
他咬了咬牙,答应了下来。
林疏桐随即把茶道学院的资料和钱老板的阴谋证据一并发给了李记者,并再次强调:“记住,我要的是客观公正,而不是另一篇抹黑文章!”
挂断电话,林疏桐长舒了一口气。
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她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佐证李记者的报道。
她转头看向陈砚之,你去收集学员的优秀作品和家长的好评,我去联系其他媒体,争取他们的支持。”
陈砚之点点头,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
接下来的几天,林疏桐和陈砚之像陀螺一样连轴转。
他们奔波于各个学员家中,收集家长们的意见,整理学员们的优秀作品;联系各大媒体,一遍遍解释,力求他们能够公正报道。
终于,李记者的报道发布了。
文章详细介绍了茶道学院的发展历程、教学成果,并揭露了钱老板的阴谋。
同时,文章还附上了学员们的优秀作品和家长们的肯定,有力地驳斥了之前的负面报道。
报道一出,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公众开始重新审视茶道学院,钱老板的阴谋也逐渐被揭露。
一些有正义感的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为茶道学院正名。
在舆论的压力下,钱老板的计划开始瓦解,茶道学院的声誉逐渐恢复。
家长们开始相信学院,合作机构也纷纷恢复合作。
看着这一切,林疏桐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她转头对陈砚之说:“砚之,我们赢了……”
然而,就在林疏桐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时,她的邮箱收到了一封新的邮件,标题只有两个字:小心。
林疏桐倚在椅背上,指尖轻叩着桌面,一下,两下,三下……像是敲击着胜利的鼓点。
窗外,城市的喧嚣被玻璃过滤,只余下嗡嗡的低鸣,像一首舒缓的催眠曲。
她深吸一口气,清新的茶香在鼻尖萦绕,一丝甜意在心头蔓延。
这场舆论风暴,总算是过去了。
然而,这片刻的宁静很快被打破。
电脑屏幕上,一封新邮件的提示音突兀地响起,“叮”的一声,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林疏桐的心脏猛地一缩,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点开邮件,邮件的标题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小心。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林疏桐感觉自己的后背一阵发凉,办公室的空调明明开得很足,她却觉得冷得像掉进了冰窖。
邮件内容简短却充满威胁:“别高兴得太早,好戏还在后头。钱老板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
林疏桐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握着鼠标的手指微微用力,骨节泛白。
是谁发的这封邮件?
是敌是友?
钱老板还有什么后手?
无数个问号在脑海中盘旋,像一团乱麻,让她理不清头绪。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脚下车水马龙的街道,却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看不清方向,也看不清未来。
“游戏才刚刚开始呢……”她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冰冷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