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桐望着奥老板离去的背影,那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并非虚张声势。
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却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硝烟味。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林疏桐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舆论的狂风暴雨”。
各大国际媒体版面,仿佛一夜之间被奥老板买断。
醒目的标题,充斥着对林疏桐非遗项目的质疑与抹黑:
“古老茶道的没落?——林氏茶道传承恐成资本炒作的牺牲品”
“非遗光环下的骗局?——深度揭露林疏桐茶道项目的重重黑幕”
“东方茶文化的悲哀?——专家质疑林疏桐根本不懂茶!”
这些报道措辞激烈,捕风捉影,将林疏桐的茶道项目描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配图更是极具煽动性:破败的茶园,寥寥无几的工人,以及林疏桐接受采访时被恶意截取的表情,无不暗示着这个项目的“虚假”与“空洞”。
林疏桐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
她知道,这些报道会给项目带来多么巨大的打击。
那些原本对项目充满期待的投资人开始犹豫,那些慕名而来的合作者也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网络上,更是骂声一片。
不明真相的网友们被奥老板操控的舆论所引导,纷纷对林疏桐口诛笔伐,称她为“文化骗子”、“茶道败类”。
林疏桐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和委屈
她立刻联系了陈砚之。
茶文化基金会主席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陈砚之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奥老板这次是有备而来,他动用了大量的媒体资源,几乎封锁了所有对我们有利的声音。”
林疏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砚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打破这个局面。”
陈砚之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城市,沉声道:“我一直在想,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真相,是能够让公众了解真相的声音。”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林疏桐:“疏桐,我认识一位国际媒体记者,名叫伊丽莎白。她为人正直, пpoфeccnohaльhыn(专业), 对东方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联系她,让她来报道我们的项目,为我们正名。”
林疏桐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伊丽莎白?她会帮我们吗?”
“事在人为。”陈砚之走到林疏桐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予她力量,“相信我,疏桐,我们一定可以渡过难关的。”他的手温暖而有力,像是一剂镇定剂,抚平了林疏桐内心的焦虑。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
通过陈砚之的关系,林疏桐很快与伊丽莎白取得了联系。
电话里,林疏桐用流利的英文向伊丽莎白讲述了自己非遗项目的初衷、理念以及目前的困境。
她语气诚恳,情感真挚,将自己对茶道的热爱和对传承的责任娓娓道来。
伊丽莎白听得很认真,她对林疏桐的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愿意深入了解。
第二天,伊丽莎白便来到了林疏桐的茶园。
她亲身体验了采茶、制茶的过程,品尝了林疏桐亲手冲泡的茶,并与茶园的工人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她发现,这里并没有像奥老板的媒体所描述的那样破败不堪,反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工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茶道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深深地感染了伊丽莎白。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伊丽莎白对林疏桐的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采访。
她走访了茶学专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亲自前往了其他茶道传承地进行考察。
她发现,林疏桐的茶道项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林疏桐本人更是对茶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经过深入调查,伊丽莎白终于相信,林疏桐的项目并非骗局,而是一项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传承事业。
她决定帮助林疏桐,将真相公之于众。
很快,一篇篇客观公正的报道出现在了国际各大媒体上:
“东方茶道的复兴?——林疏桐的非遗项目能否引领茶文化走向世界?”
“被误解的传承?——深度解读林疏桐茶道项目的文化价值”
“茶文化的希望?——专访林疏桐,探寻茶道传承的未来之路”
这些报道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的视角,还原了林疏桐茶道项目的真实面貌。
它们不仅驳斥了奥老板的恶意抹黑,还深入挖掘了林氏茶道传承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舆论开始出现反转。
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关注林疏桐的项目,他们对林疏桐表示支持,对奥老板的卑劣行径表示谴责。
同时,一些国际茶道专家和爱好者也纷纷站出来为林疏桐发声。
他们撰写文章,发表评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对林氏茶道的理解和喜爱。
一位名叫艾米丽的美国茶道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曾经有幸品尝过林疏桐女士亲手冲泡的茶,那种滋味让我难以忘怀。她对茶道的理解和热爱,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我相信,她的项目一定能够将茶文化发扬光大。”
另一位名叫田中一郎的日本茶道专家则表示:“林疏桐女士的茶道项目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她不仅保留了古老的制茶工艺,还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让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伊丽莎白的客观报道和国际茶道专家、爱好者的支持下,林疏桐的项目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那些原本犹豫不决的投资人重新燃起了希望,那些打退堂鼓的合作者也纷纷表示愿意继续合作。
林疏桐的茶园再次热闹起来,工人们脸上洋溢着更加灿烂的笑容。
她站在茶园的山顶,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充满了感激。
感谢陈砚之的信任和支持,感谢伊丽莎白的正直和 пpoфeccnohaльhыn(专业),感谢所有支持她的人。
“谢谢你们。”她轻声说道,声音被风吹散,却充满了力量。
然而,林疏桐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她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她要将林氏茶道传承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的魅力。
她要将茶文化带向世界,让世界为之倾倒。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等着瞧吧,我林疏桐一定会成功的。”她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陈砚之走过来,看着林疏桐沐浴在夕阳下的侧脸,温柔地问道:“在想什么呢?”
林疏桐转过头,看着他,眼中的光芒更加坚定。
“我在想……”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好戏,还在后头呢。”
然而,奥老板显然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对手。
伊丽莎白的报道就像一记耳光,狠狠扇在他的脸上,让他恼羞成怒。
他那双原本就狭小的眼睛,此刻更是眯成了一条缝,闪烁着阴鸷的光芒。
“林疏桐,你以为这样就赢了吗?天真!”奥老板狠狠地将手中的雪茄按灭在烟灰缸里,发出“噗”的一声闷响,仿佛要将林疏桐碾碎一般。
他立刻拨通了几个电话,用着流利的英文,语气却充满了威胁和蛊惑。
“喂,老朋友,看来我们需要加快速度了……没错,就是那个林疏桐的项目……什么?你担心影响?放心,我会处理好的……记住,我们要让她彻底翻不了身!”
接下来的几天,林疏桐明显感觉到,压力再次袭来,而且这一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猛烈。
一些原本已经确定合作的供货商,突然单方面撕毁了合同,理由含糊不清,却都指向了同一个幕后黑手。
银行的贷款审批也迟迟没有消息,甚至有传言说,她的项目已经被列入了“风险名单”。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竞争对手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散布谣言,恶意诋毁林疏桐的茶品,甚至有人直接跑到她的茶园门口闹事,声称她的茶有问题,喝了会致病。
林疏桐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他要从资金、供应链、市场口碑等各个方面,彻底摧毁她的项目,让她血本无归。
“疏桐姐,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啊?”助理小雅焦急地问道,声音都带着哭腔。
林疏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她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慌乱。
她望向窗外,目光坚定而锐利。
“放心,小雅,我们不会被打倒的。”林疏桐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既然他们想玩,那我们就陪他们好好玩玩。”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慵懒的声音:“喂,林总,您终于想起我了?有什么吩咐啊?”
林疏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帮我查一个人……奥古斯丁,我要他所有的资料,越详细越好。”她顿了顿,语气变得冰冷而坚定,“记住,我要让他知道,有些人,是他惹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