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燕子与班杰明踏上法兰西的土地时,巴黎街头的梧桐树正泛着金黄。他们的展览选址在卢浮宫旁一座巴洛克风格的艺术馆,穹顶下悬挂着中式宫灯,红绸与鎏金雕花的展架相映成趣,还未开展就吸引了无数好奇的目光。
开展首日,巴黎各界名流云集。小燕子身着绣满孔雀羽的改良旗袍,发间簪着珍珠步摇,与西装革履却佩着玉坠的班杰明并肩而立。展厅中央陈列着那幅紫禁城的巨型壁画,四周环绕着班杰明以西法绘就的《圆明园四季图》,以及小燕子融合剪纸与油画的《百戏图》。当法国贵族们看到画中用细腻油彩勾勒的京剧脸谱,或是用宣纸拓印出的埃菲尔铁塔轮廓时,惊呼声与赞叹声此起彼伏。
一位戴着单片眼镜的老画家,他那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抓住班杰明的手臂,仿佛生怕一松手,这个惊人的发现就会像烟雾一样消散。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这不是简单的技法叠加,而是两种文明的灵魂在对话啊!”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展厅里原本安静的氛围。人们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一探究竟。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位大胆的巴黎女郎竟然当场试穿起了小燕子带来的服饰。她将那件绣着鲜艳牡丹的马面裙与皮质束腰巧妙地搭配在一起,再踩上一双精致的木屐,瞬间成为了展厅里的焦点。
这位巴黎女郎优雅地穿梭在人群中,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跳一场华丽的舞蹈。她的装扮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服饰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时尚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
众人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纷纷效仿起来。一时间,展厅里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的搭配,不同风格的服饰相互碰撞,擦出了绚烂的火花。
展览期间,小燕子还闹出不少趣事。她见巴黎街头艺人在广场作画,忍不住挽起袖子露一手。她先用毛笔蘸墨画了只活灵活现的胖猫,又学着街头画家的样子,用刮刀抹上明黄的油彩作背景,围观群众看得目瞪口呆,最后竟排起长队求画“中西合璧”的肖像。班杰明则在一旁充当翻译,笑着将小燕子的“创作理念”翻译得浪漫十足:“夫人用东方的含蓄勾勒轮廓,以西方的热烈赋予色彩,这是跨越山海的艺术情书。”
这场展览引起了法国皇室的注意。拿破仑三世的堂弟亲自邀请两人至枫丹白露宫做客。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小燕子抱着琵琶弹起《彩云追月》,班杰明则用钢琴即兴伴奏,当熟悉的旋律与西洋和弦碰撞,在座贵族们纷纷起身鼓掌。宴会上,法国贵妇们围着小燕子询问中式妆容的秘诀,有人甚至当场解开盘发,让她帮忙编上两条俏皮的麻花辫。
在离别的时刻,皇室展现出了他们的慷慨和对小燕子的赞赏,赠送了一架镶金的三角钢琴和一箱欧洲最新的绘画颜料。这两件礼物不仅代表着皇室的财富和品味,更体现了他们对小燕子艺术才华的认可。
小燕子对于这份厚礼感到既惊喜又感激,她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回赠一份特别的礼物。经过数周的精心制作,小燕子终于完成了一件令人惊叹的作品——双面异色绣帕。
这块绣帕的一面绣着巴黎圣母院,那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雕刻在丝线的交织下栩栩如生;而另一面则绣着天坛祈年殿,庄重的建筑和华丽的装饰同样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法国贵族们看到这份礼物时,他们不禁发出惊叹:“这哪里是绣帕,分明是将两个世界绣进了方寸之间!”小燕子的技艺让他们大开眼界,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法两国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归国的轮船上,小燕子倚在甲板的栏杆上,望着翻滚的海浪。她从怀中掏出一本画满涂鸦的册子,里面贴着巴黎铁塔的门票、街头艺人的速写,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法式面包插画。“班杰明,”她晃了晃册子,“我们把这些都画进那幅人生画卷里吧!下次,我们再去更远的地方!”
班杰明将她揽入怀中,远处的夕阳把海面染成金色,恰似他们一路撒下的艺术星火。而此时的紫禁城,尚艺院里新一批学子正临摹着他们带回的欧洲画作,将东西方交融的种子,深深埋进了更多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