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被贬为静妃的消息早已传遍六宫。当小燕子捧着西洋带来的琉璃镜去请安时,却见昔日威严的皇后正对着班杰明画展的临摹本出神。\"原来那些画里,藏着这么多鲜活的世界。\"静妃轻抚画中威尼斯的贡多拉,突然将一串珊瑚手串塞进小燕子掌心,\"替我谢谢那位洋画师...也替我看看,外面的天地。\"
小燕子攥着温润的珊瑚手串,指尖摩挲着串珠上雕刻的缠枝莲纹,一时竟忘了回话。静妃的寝宫弥漫着淡淡的藏香,与往日坤宁宫的龙涎香截然不同,案头的临摹本边角已被翻得卷起毛边,贡多拉船帆上还留着几处被指腹反复摩挲的痕迹。
“娘娘,这琉璃镜能照出七彩光影。”小燕子回过神,忙将从欧洲带回的万花筒般的镜子举起。阳光透过镜面折射,在青砖地上投出斑斓的图案,惊得静妃膝上的猫竖起了尾巴。“班杰明说,这叫光学原理,就像他画里那些会动的影子......”
静妃的目光追随着地面流转的光斑,忽然轻笑出声,眼角细纹里藏着岁月的褶皱:“记得你初入宫时,在御花园把孔雀吓得开屏,我还让人罚你抄《女诫》。”她的声音渐渐放柔,伸手轻轻抚平小燕子凌乱的鬓发,“如今倒成了带我看世界的人。”
小燕子鼻头一酸,突然从袖中掏出本装订粗糙的画册。泛黄的宣纸上,歪歪扭扭画着她们在画展上吃桂花糕的场景,还有静妃年轻时抚琴的侧影——那是她偷偷临摹班杰明的习作。“其实娘娘笑起来很好看。”她将画册塞进静妃手中,“等星朗出生,我带他来给您讲西洋的童话故事!”
暮色渐浓时,小燕子离开静妃宫室。怀中的珊瑚手串与琉璃镜碰撞出细碎声响,她转身回望,见窗棂间透出暖黄的烛光,静妃正对着画册执笔描摹,影子被拉得很长,落在那幅威尼斯贡多拉的临摹画上。
三日后,班杰明收到一个素白锦盒。打开时,里面躺着支翡翠镶金的画笔,笔杆上刻着“融汇东西”四字,正是静妃的笔迹。当晚,他在新作《万象图》的角落,悄悄添上一位身着淡青襦裙的女子,于云端眺望远方的西洋楼阁,手中握着的珊瑚手串,在画中泛起点点红光。
翡翠镶金的画笔握在掌心沁着微凉,班杰明对着烛光转动笔杆,\"融汇东西\"四字在光影中流转,恍若静妃执笔时的犹疑与顿悟。案头的《万象图》已初具雏形,巍峨的太和殿与悬浮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交错,而那个悄然添上的淡青身影,正凝视着画中威尼斯风格的飞桥。
\"班杰明!你看我给星朗做的虎头鞋!\"小燕子风风火火撞开房门,虎头鞋上的珊瑚珠流苏哗啦作响,与她腕间静妃所赠的手串遥相呼应。她突然瞥见画中身影,手里的针线筐险些落地:\"这是......皇后娘娘?\"
\"是静妃娘娘。\"班杰明将画笔蘸满石绿,为画中云海添上最后一抹生机,\"她在试着看我们眼中的世界。\"他说起锦盒里附带的素笺,上面除了赠笔的谢语,还有一行小字:\"昔日困于宫墙,方知天地自有清风。\"
三日后,静妃在宫女搀扶下踏入中西文化馆。阳光穿过彩绘玻璃,在她素色襦裙上投下鸢尾花的影子。当她看见《万象图》中自己的形象时,苍老的手指轻轻抚过画中那串珊瑚手串——画里的珠子比现实更红,像是被注入了永不熄灭的生命力。
\"原来隔着画纸,也能行万里。\"静妃的声音不再凌厉,倒像是宫中那株百年银杏的叶,在秋风中舒展最后的温柔。她转头看向正在教孩童画西洋静物的小燕子,见她把桂花糕切成几何形状,正教孩子们观察光影变化,不禁轻笑出声。
当晚,班杰明发现画案上多了张素绢,静妃用簪子刻下:\"可否为我画一幅真正的西洋楼阁?\"落款处,\"乌拉那拉氏\"的旧称被划去,取而代之的是娟秀的\"静明\"二字。他望着窗外初升的新月,取出那支翡翠笔,在宣纸上勾勒出第一笔飞檐——这次,东西方的线条不再碰撞,而是如同交缠的藤蔓,生长出全新的姿态。
春去秋来,当第一片银杏叶落在《万象图》上时,画中静妃的身影仿佛有了呼吸。来往的画师们总说,每当月光漫过画中珊瑚手串,那些红光便会轻轻颤动,像是在诉说着,这座深宫里,曾有一段被画笔救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