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年,殖民c开拓星域,开拓舰队
星海如墨,唯有点点星光勾勒出无垠的虚空。由“精卫号”大型工程母舰、“愚公号”重型资源运输舰以及三艘“曲速三型空天战列舰”和一艘“曲战二型空天母舰”组成的殖民c计划第13开拓编队,正以稳定的曲率泡航行在预定航线上。巨大的舰体在星光下反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引擎喷口拖曳出幽蓝色的反物质湮灭尾迹,如同在宇宙幕布上划开五道寂静的伤痕。编队的目标是距离“天山-4”主星约27光年外、代号“沃土-9”的潜在宜居星球。
“精卫号”舰桥内,气氛是任务途中特有的专注与平静。主屏幕上流淌着航线数据、深空扫描图谱以及各舰状态信息。编队指挥官赵铁柱上校(张磊将军的远房侄子,以勇猛和些许固执着称)站在中央控制台前,目光沉稳地扫过星图。他身材高大,肩膀宽阔,眉宇间带着军人的硬朗,此刻正听着副官的报告。
“报告指挥官,编队航行状态良好,距离‘沃土-9’预定跃出点还有1.7光年。深空扫描未发现大规模引力异常或高能量反应。‘烛龙-VII’预警阵列工作正常,探测半径稳定在0.5光年。”副官的声音清晰而平稳。
赵铁柱微微颔首,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保持航向航速。通知‘愚公号’,抵达目标星系后,优先部署‘烛龙’预警卫星和‘定海’空间稳定锚,建立初步防御和探测网络。”
“是!”
随着开拓编队跳出曲速空间跳跃飞行,所有人都在准备进行下一步动作之时,舰桥主传感器官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惊愕:“‘烛龙’警报!探测到前方0.3个天文单位距离处,出现非自然空间扰动!数量……七!目标正脱离亚光速巡航状态!能量特征……未知!非虫族!非星盟已知文明数据库匹配项!”
舰桥内的平静瞬间被打破!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到主屏幕上。原本平滑的深空扫描图谱上,七个突兀的能量信号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骤然出现,并迅速从亚光速的模糊光影凝聚为清晰的实体轮廓!
“光学捕捉!放大!”赵铁柱的声音斩钉截铁,身体前倾,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锁定了猎物。屏幕瞬间切换为高倍率的光学\/能量复合成像画面。冰冷的星光映照下,七艘形态奇异的飞船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它们与人类或星盟的任何舰船设计理念都截然不同。整体轮廓呈流畅的纺锤形,长度约在150米至200米之间,表面并非光滑的金属,而是覆盖着一层仿佛天然形成的、厚实的深绿色生物质外壳。这外壳并非死物,其表面布满了类似叶脉或藤蔓的、闪烁着微弱幽绿色荧光的复杂纹路,如同某种巨大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囊。看不到任何明显的引擎喷口,只在舰艉部位,环绕着一圈圈由粗大、虬结的生物质线圈构成的巨大环状结构,线圈内部充盈着不稳定的、跳跃的蓝白色电弧,发出低沉的、如同闷雷般的能量嗡鸣——那是它们强大的电磁推进\/悬浮核心。
舰艏部位则镶嵌着数根粗壮的、如同巨大水晶簇般的透明尖锥体,锥体内部流淌着液态的、发出炽白光芒的能量流,显然是某种能量武器。没有舷窗,没有明显的装甲接缝,整个飞船浑然一体,透着一股原始、粗糙却又充满生命力的怪异美感。
“确认目标!未知文明武装舰船!呈拦截编队展开!能量武器充能迹象明显!”传感器官的声音带着高度紧张。
“编队战斗警报!一级战备!”赵铁柱没有丝毫犹豫,咆哮声响彻整个编队通讯频道,“‘精卫号’、‘愚公号’立刻启动‘影衣II’系统,进入隐匿状态!‘盘古-3’、‘盘古-7’、‘盘古-9’(三艘曲战三型),前出至编队左翼,护盾全开!主炮充能至待发状态!‘鹈鹕号’(曲战二型)放飞一个中队的无人作战飞船进入待命状态!所有武装,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
命令被迅速执行。庞大的“精卫号”和“愚公号”表面瞬间覆盖上一层流动的、扭曲光线的伪装涂层,如同融入了背景的星尘。三艘“曲战三型”战列舰则引擎加力,幽蓝色的尾焰骤然明亮,如同三柄出鞘的利剑,划破虚空,呈三角阵型前出,厚重的舰艏装甲板滑开,露出黑洞洞的四联装“龙息-I”粒子炮口,炮口深处开始凝聚危险的光芒。舰体表面能量护盾发生器嗡鸣着启动,淡蓝色的光膜瞬间覆盖全身。二十四架无人作战飞船也从‘鹈鹕号’放出,分别飞入两边侧翼,进入攻击准备状态。
几乎在人类舰队完成战术展开的同时,那七艘绿色生物飞船也完成了编队调整。它们排成一个松散的扇形阵列,正面对准了人类编队的方向。舰艏那些水晶簇般的能量尖锥体亮度急剧提升,内部的炽白能量流如同沸腾般翻滚起来!
嗡——!
七道粗壮的、呈现不稳定螺旋状的炽白色能量束,毫无预警地从那些水晶尖锥中喷射而出!能量束并非笔直的光柱,而是带着强烈的电磁湍流,如同扭曲的闪电长鞭,以光速跨越了0.3个天文单位的距离,狠狠抽打在三艘“曲战一型”战列舰刚刚升起不久的能量护盾上!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光芒在真空中无声地绽放!狂暴的电磁能量与粒子护盾激烈碰撞、湮灭,爆发出刺目的闪光和紊乱的能量乱流。护盾表面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剧烈地荡漾起密集的涟漪!
“护盾遭受攻击!能量类型:高聚合等离子体混合强电磁脉冲!强度……中等偏下!‘盘古-3’护盾强度下降3%!‘盘古-7’下降2%!‘盘古-9’下降3%!系统报告:护盾能量场稳定,无过载风险!电磁脉冲强度不足以穿透内层电磁屏蔽,未对舰载系统造成干扰!”损管控制官的声音快速而清晰地汇报着,最初的紧张被一丝难以置信的轻松取代。
舰桥内,原本紧绷的气氛出现了一丝微妙的松动。赵铁柱紧锁的眉头略微舒展,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刀。他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七艘仍在持续倾泻火力、如同愤怒刺猬般的绿色飞船。
对方的攻击声势浩大,能量束划破黑暗的视觉效果极具冲击力,每一道炽白螺旋光鞭都带着撕裂虚空的威势,持续不断地轰击在人类战舰的护盾上,激起连绵不绝的能量涟漪和爆炸闪光。然而,实际的毁伤效果……却远低于预期。人类战舰的护盾如同坚不可摧的礁石,稳稳地承受着这看似狂暴的海浪冲击,甚至连一丝明显的晃动都没有。
“指挥官,”作战参谋的声音带着研判后的冷静,“对方能量武器威力,根据‘昆仑-织梦者’初步评估仅相当于我方‘龙息-I’主炮15%-20%的持续输出功率,且能量转化效率低下,存在严重逸散。其攻击模式单一,缺乏精确制导和饱和打击能力。威胁等级……评定为:低。”
低?赵铁柱看着屏幕上那七艘孜孜不倦、仿佛倾尽全力的攻击者,心中那股被冒犯的怒火并未平息,反而升起一种被轻视的荒谬感。一群蚂蚁,对着钢铁巨像挥舞着草茎?
“警告射击!”赵铁柱的声音冷得像冰,“目标:敌方编队最右侧,脱离阵列约0.02光秒的那艘小型舰!‘盘古-7’,主炮一发!能量输出……10%!让它清醒清醒!”
“盘古-7明白!目标锁定!主炮充能……10%……发射!”
位于三角阵型右翼的“盘古-7”战列舰舰艏,其中一门“龙息-I”粒子炮口猛地亮起!一道远比对方炽白螺旋光束凝练、迅捷、内蕴毁灭力量的幽蓝色粒子束,如同死神的凝视,瞬间撕裂虚空!没有炫目的螺旋,没有狂暴的电磁湍流,只有一道笔直、精准、快到极致的死亡之线!
那道幽蓝色的光束,完全无视了对方舰体表面可能存在的任何能量偏转力场或生物质外壳的防御,如同烧红的餐刀切入冷却的黄油,毫无阻碍地命中了那艘脱离编队、体型稍小的绿色生物飞船的舰体中部!
噗嗤——轰!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被命中的部位,坚固的深绿色生物质外壳在接触到高能粒子流的瞬间,就如同遇到烈阳的薄冰,无声无息地熔解、气化!一个直径超过二十米的巨大熔穿空洞瞬间出现,边缘的生物组织被高温碳化,呈现出焦黑的卷曲状。空洞内部的结构——那些虬结的生物线圈、流淌着幽绿光芒的脉络管道、以及疑似乘员舱的区域——在超高能粒子的冲击下瞬间被蒸发、撕裂!
整艘飞船仿佛被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猛地向被命中的反方向剧烈横移、翻滚!环绕舰艉的电磁线圈环瞬间熄灭了大半,跳跃的电弧变成了垂死的火花。舰体内部发生了猛烈的殉爆,墨绿色的、带着粘稠质感的液体和破碎的组织从破口处如同喷泉般激射而出,在真空中迅速冻结成冰晶碎屑。仅仅几秒钟,这艘刚才还在倾泻火力的飞船,就变成了一堆翻滚的、冒着烟和电火花的、迅速失去所有生命信号的冰冷残骸,如同被随手碾死的昆虫。
惩戒,完成。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了这片冰冷的星域。
人类舰队一方,炮口依旧闪烁着幽光,护盾稳定运行,如同沉默的钢铁巨人。而那剩余的六艘绿色生物飞船,它们的攻击……戛然而止。舰艏水晶簇中沸腾的炽白能量流如同被掐断了源头,瞬间黯淡、熄灭。飞船表面的藤蔓状荧光纹路也明灭不定,仿佛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和恐慌。
它们停止了所有机动,静静地悬浮在原地,如同被冻结在琥珀中的虫子。一种强烈的、带着惊惧和难以置信的精神波动,即使隔着遥远的距离和冰冷的舰体,也隐隐传递到“精卫号”舰桥内众人的感知边缘。
时间仿佛凝固了数秒。
接着,那六艘飞船表面复杂的藤蔓荧光纹路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而复杂的模式疯狂闪烁起来,亮度远超之前充能攻击时的状态。同时,一股强大的、定向的、充满复杂信息包的电磁信号,如同无形的海啸,从那艘体型最大、位于编队中央的绿色飞船舰艏部位的一个巨大、如同花苞般的生物结构中猛烈爆发出来,直扑人类舰队!
“‘烛龙’捕捉到高强度定向电磁信号!信号源:敌方旗舰!信号特征……复杂调制!包含大量非标准信息包!正在尝试解析!”通讯官的声音带着兴奋和紧张。
“织梦者’辅助解码系统启动!接入‘灵犀’网络核心数据库进行模式匹配……解析中……”徐勇顾问(从洪荒开天基地技术中心过来,此次作为技术顾问随行)的声音在加密频道响起。
舰桥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主屏幕上那飞速滚动的数据流和不断跳动的解码进度条。那翻滚的绿色荧光,那无声释放的电磁洪流,此刻都成为了解读对方意图的唯一钥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解码进度艰难地爬升着。对方的电磁信号并非简单的编码,更像是一种融合了基础数学逻辑、复杂空间坐标、强烈的生物情绪脉冲(恐惧、愤怒、警告)以及……某种类似象形符号的视觉信息的复合体。这给解码带来了巨大难度。
“突破关键节点!核心信息包开始解压!”徐勇的声音陡然拔高。
主屏幕上,翻滚的数据流开始稳定下来,逐渐组合成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文字,伴随着一些模糊但逐渐清晰的视觉图像片段:
文字信息(经过翻译):
“【警告!驱逐!】未知的钢铁巨兽!此乃绿光氏族世代守护之疆域——艾瑟拉星系!汝等展现之毁灭伟力,已昭示汝等身份——黑塔帝国之无情爪牙!吾等虽弱小,如风中萤火,然守护家园之意志坚逾星辰铁核!吾族血脉,流淌自播种者之遗泽,纵使粉身碎骨,化作星尘,亦绝不臣服于汝等吞噬星辰之贪婪!速速退去!否则,绿光之怒,将如母星风暴般席卷,纵使燃尽吾族最后一点生机,亦要汝等付出血之代价!【空间坐标:艾瑟拉主星(附带星图标记)】【强烈生物电脉冲:宁死不屈\/家园守卫】”
伴随的模糊图像片段:
一片由巨大、连绵起伏的、散发着柔和绿光的结晶山脉构成的行星地表。
一些模糊的、皮肤呈现深绿色、身体结构纤细、似乎长有类似植物卷须肢体的生物身影,在山脉的洞穴或平台上活动。
一个令人震撼的景象:在行星的轨道上,一个巨大无比、由无数六边形蜂巢状结构拼接而成的、闪烁着金属与生物质混合光泽的环状物,环绕着恒星!——那是一个小型戴森球环(dyson Swarm)!
几艘风格狰狞、通体漆黑、覆盖着尖锐棱角装甲、舰艏镶嵌着巨大血色晶体、散发着毁灭气息的庞大舰队影像(黑塔帝国舰队)!它们正在摧毁一颗绿色的行星,画面充满了死亡与绝望。
最后,是一个巨大的、风格与绿光飞船迥异、更接近黑塔帝国但似乎更为古老和神秘的、如同巨大种子或卵囊般的星舰残骸影像(播种者遗泽?)。
信息解读完毕,舰桥内陷入一片短暂的沉默。震惊、恍然、警惕、以及一丝……荒谬感,交织在众人心头。
“绿光氏族……艾瑟拉星系……黑塔帝国……播种者遗泽……”赵铁柱低声重复着关键信息,目光锐利如电,“原来如此。他们把我们当成了那个什么‘黑塔帝国’的舰队了。看来,这个绿光氏族,是黑塔帝国的受害者,或者……敌人。”
“指挥官,”李艳的声音在地球通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科研人员的敏锐,“信息中提到的‘播种者遗泽’和那个星舰残骸影像非常关键!这可能指向一个更古老的、与虫族或‘摇篮’无关的星际文明遗迹!还有那个戴森环……一个没有掌握曲速和热核技术的文明,竟然能建造戴森环?这不合常理!我们必须弄清楚!”
“而且他们释放了家园坐标……”副官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冒险的兴奋,“这既是警告,也可能……是一种绝望下的试探?”
赵铁柱看着屏幕上那六艘依旧闪烁着荧光、如同受惊小兽般警惕悬浮的绿色飞船,又看了看“织梦者”根据对方提供坐标生成的行星系星图——一颗温和的G型恒星,一颗位于宜居带、标注为“艾瑟拉主星”的行星,以及那个环绕恒星的巨大环状物标记。
他沉思了几秒,果断下令:“通讯官,向对方发送回复信息!使用基础数学逻辑编码和通用和平符号(发送一个由点线构成的手握橄榄枝的简图),包含以下内容:”
“【声明】我方并非‘黑塔帝国’所属。我舰队隶属于地球人类文明(terra human civilization),来自遥远星域,目的为和平探索与资源考察(附上‘精卫号’工程母舰和‘愚公号’资源舰的简化影像)。
【解释】先前攻击行为,系贵方首先发起攻击后,我方被迫进行之有限度自卫惩戒。
【意愿】地球人类文明秉持和平交流、相互尊重之原则。对于误伤贵方舰船,深表遗憾。我方无意侵犯贵方家园,亦非‘黑塔帝国’之盟友。
【提议】为消除误会,增进了解,我方提议:派遣一艘小型非武装飞船,由一名贵方引导舰引领,前往贵方母星艾瑟拉,进行友好访问与直接交流。是否接受,由贵方决定。
【附加】附赠基础元素周期表及氢原子光谱图,以示诚意。”
强大的定向通讯信号从“精卫号”发出,包含着人类的信息,如同投向未知深潭的石子。
等待是漫长的。那六艘绿色飞船的荧光纹路闪烁得更加急促,显然在进行激烈的内部交流。时间仿佛被拉长。就在赵铁柱考虑是否再次发送信息时,对方的旗舰终于有了回应。
一道相对平和的电磁信号传来,伴随着一个简单的空间坐标点(位于双方舰队之间的一片空旷星域)和一个表示“单艘”、“跟随”的符号化飞船影像。
“对方同意了!指挥官!”通讯官激动地报告,“他们指定了汇合点,允许我方派遣一艘非武装飞船,由他们一艘舰船引导前往艾瑟拉主星!”
“好!”赵铁柱精神一振,“命令:‘精卫号’释放‘信风-I’型高速联络艇!艇长人选……王启明少校!他精通外星文明接触准则,冷静敏锐。徐勇顾问,你作为首席科学顾问随行!李博士,远程提供技术支持!”
“信风-I”联络艇如同一只灵巧的银色飞梭,从“精卫号”庞大的舰腹弹射通道滑出,轻盈地调整姿态,飞向指定的汇合坐标。与此同时,绿光氏族舰队中也分出一艘体型中等的飞船(约180米长),缓缓驶出编队,表面藤蔓荧光稳定地亮起,仿佛在发出指引的信号。
两艘代表着截然不同科技树与生命形态的飞船,在冰冷的星空中无声地靠近、汇合。
绿光飞船在前,“信风-I”保持着一个谨慎的距离跟随其后。随即,绿光飞船舰艉那巨大的电磁线圈环再次亮起跳跃的蓝白色电弧,整艘飞船开始加速。令人惊讶的是,它并未进入曲速泡,而是以一种持续的、强大的电磁场推动方式,将自己加速到接近0.3倍光速的亚光速巡航状态!
“信风-I”艇内,王启明少校和徐勇看着传感器数据,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没有曲速引擎……完全依靠电磁推进达到这种速度……不可思议。”徐勇喃喃道,“他们的能量来源一定非常充沛且高效,否则无法支撑这种持续的、需要巨大推力的亚光速航行。”
“跟上它,保持距离。”王启明沉稳地下令,“记录所有航行数据和对方飞船的推进特征。”
漫长的亚光速航行持续了数天。当艾瑟拉星系那颗温和的G型恒星在视野中逐渐放大时,饶是王启明和徐勇见多识广,也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