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面对赵天一那如寒冰般刺骨的质问,群臣之中不禁涌起一阵惶恐,而他们的颤声交织成一片:
“陛下明鉴,平皇明鉴,我等所言所行,皆出于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
闻言,赵天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话语间锋芒毕露:
“好一个出于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倘若真是如此,诸位此刻又在干什么?
呵呵!在我看来,你们不过是惧怕变革,而是贪恋旧制,给你们所带来的安逸权利罢了!
我真想,现在就废了你们的修为,丢去别国,去尝一尝,底层人民的疾苦!”
而此时长孙仲闻言,面色凝重,他深吸一口气,竭力平复内心的波澜。
随后,只听他,再次启齿,声音沉稳而坚定:
“平皇陛下,臣等之心,绝非为一己之私。实乃顾虑此政令与北域文化与历史有冲突,恐其骤然变革,
难以契合民众之心,反致社会动荡不安。
再者,东域之制,虽有其精妙之处,然水土不服,强行移植,恐非北域之福。”
此时,长孙泽端坐于九龙椅上,目光深邃地审视着下方剑拔弩张的氛围,心中暗自忧虑。
他深知赵天一的性情,生怕其一气之下,真如刚才说,将废除群臣修为,并让她们去体验民间疾苦。
于是,他缓缓开口,语气温和而坚定,试图调和这紧张的气氛:
“六叔公,您言之有理,却也略有偏颇。朕在东域共和宗的一段时日,虽短暂却印象深刻。
共和宗所立之法,虽严,却实实在在地维护了民众之权益。
短短数月间,共和宗便赢得了东域万民的衷心拥戴,无一怨言,此等成效,实乃治国之典范。
反观我九龙帝国,历经岁月沧桑,虽根基深厚,然民众之声,却鲜有赞誉。
六叔公,您在帝国多年,你听过民众说过,帝国一句好话吗?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长孙仲正欲开口反驳,长孙泽却以不容置疑之势抢先一步,打断了他的言辞:
“六叔公,请听朕一言。政令既出,犹如覆水难收,岂能轻易更改?
而朕与平皇之间早有约定,平皇帮朕复位之后,帝国的制度,规矩,将全权交由平皇定夺。
朕深信,在平皇的睿智引领下,帝国必将焕发新生,走向前所未有的辉煌。”
长孙仲闻言,脸色骤变,因为赵天一与长孙泽的约定并没有公开,只有寥寥几人知道。
所以此时他这话说出,让长孙仲有些困惑,更有些恼怒:
“陛下,此言差矣!给他平皇之位已是无上之殊荣!
但是,若将帝国命脉系于一外姓之手,实乃荒谬。他虽有大帝之威,却非我皇族血脉,此等决策,
恐难服众,望陛下三思!”
长孙泽见状,心中亦是五味杂陈,深知再纠缠下去只会徒增纷争,更恐激怒赵天一。
于是,他果断转向殿外,高声吩咐侍卫:
“六叔公年事已高,想必此时已感疲惫。来人,速速护送六叔公回府安歇,确保他老人家安然无恙。”
长孙仲闻言,面色微变,显然领悟到了长孙泽话中的逐客之意。
只见他轻轻一挥宽大的袍袖,目光凌厉地扫了赵天一一眼,随即沉声道: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老臣便不再赘言。告辞!”
说罢,他毅然决然地推开刚欲上前搀扶的两名侍卫,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一边去我自己走!”
言毕,长孙仲的身影渐行渐远,背影中满载着难以释怀的愤懑与不甘。
此时,长孙泽望着这一幕,不禁轻叹一口气,随即转身面向殿内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众卿平身吧!此事就此作罢。日后若再有提及此议者,朕必严惩不贷,绝不宽贷。”
言罢,他的目光转向长孙林杉,直接吩咐:“四叔,你即刻依平皇之意行事,将名单上之人先行羁押。”
长孙林杉闻言,即刻领命而去,行动迅速而果断。
随后,长孙泽再次环视殿内,问道:
“众卿可还有要事上奏?若无他事,便退朝吧。”
话音未落,便有一大臣出列,手持笏板,恭敬奏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长孙泽循声望去,见是自己的二叔长孙谋,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但面上依旧保持平和:
“二叔,有何事但说无妨。”
长孙谋上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关于当年诬告您篡改遗诏的太子妃李紫嫣,臣已查明其家族下落。请问是否将其逮捕归案?”
长孙泽闻言,眉头微蹙,陷入沉思之中,片刻后,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透出一丝疲惫与释然:
“罢了,就让他们离去吧。过往种种,皆是云烟,何必再添新怨。”
长孙谋闻言,微微点头,似是对长孙泽的决定表示理解,随即便退回到原位。
见状,长孙泽的目光再次缓缓扫过殿内的每一个人,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心:
“朕还要强调一点,人人平等之法,不仅是尔等臣民需恪守的准则,朕亦当身体力行。
因此,朕决定自今日起,举国上下的跪拜之礼,就此废除!
望诸位铭记于心,切勿再犯。”
赵天一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微笑,显然对长孙泽的这一举措深表认同。
殿内,几位大臣原本已屈膝欲跪,却被身旁的同僚及时拉住,避免了这一即将发生的违礼之举。
随后,众臣纷纷效仿,以微微躬身鞠躬的方式,向长孙泽表达着他们的遵从:
“臣等遵命,定当铭记陛下教诲!”
声音整齐划一,响彻大殿。
“还有奏报吗?”长孙泽又问了一句,见无人应答,继续说道:
“好,既然无事,便散朝吧。”
言罢,长孙泽便与赵天一同出大殿,而随着长孙泽与赵天一的离去,殿内的大臣们也纷纷散去。
..............
此刻,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一抹温柔的橙黄,微风轻拂,带来几缕凉爽。
而九龙帝宫的御花园内,一座古朴凉亭之中。
赵天一、吕得水、吕布以及长孙泽与长孙浩五人围坐,气氛闲适而凝重。
此时,只见长孙泽眉头微蹙,目光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看向赵天一,提及了早朝上的事情:
“宗主,那些王公贵族子弟闹事,想必是我六叔公与部分长孙族人的推波助澜吧?”
赵天一轻轻点头,以示赞同,随后,他递给吕得水一支华子,自己也点燃了一支。
只见他深吸一口后,烟雾缭绕间,他的话语缓缓流淌而出:
“嗯!确是如此,这一切,我早有预料了。毕竟,触及了他们的利益,自然会遭到他们的抵触与阻挠。”
此时,吕得水悠然地,轻吐出一个完美的烟圈,随后有些疑惑的问道:
“啊儿!老大!那接下来咱们怎么应对?今天虽然暂时平息了,但长孙仲那帮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赵天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显得胸有成竹:
“不必过于担忧,他们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把那些惹是生非的王公子弟关起来了,让他们先着急去吧!”
吕布闻言,眉头微皱,补充道:
“可是老师,光关押起来恐怕还不够,总得惩处才行啊。对了,还有田氏和长孙枢一脉,
他们可都还在牢里呢。”
闻言,赵天一轻轻点头,而这些他早已考虑到了,只见他缓缓开口:
“嗯,光关着确实不行,所以,我打算在九龙帝国正式推行法律。”
长孙泽接过话茬,疑惑道:“浮云大陆的修真法?可如今九龙帝国没有类似的共和宗的机构啊!”
“嗯,所以,在此之前,我打算需要组建一个全新的部门——刑部。而刑部之下,将设立三个子部门:
衙门、法院与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