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五首·其三
王融
命驾瑶池隈,过息嬴女台。
长袖何靡靡,箫管清且哀。
璧门凉月举,珠殿秋风回。
青鸟骛高羽,王母停玉杯。
举手暂为别,千年将复来。
……
赏析:
王融的《游仙诗五首·其三》通过描绘诗人在仙界的奇幻经历,展现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在仙界意象的营造与情感表达上独具特色。
一、主题意蕴:向往仙界,追求永恒超脱
1. 仙界行踪与文化底蕴:“命驾瑶池隈,过息嬴女台”开篇点出诗人驾车前往瑶池之畔,并在嬴女台停歇。瑶池在古代神话中是西王母居住之地,象征着神秘与超凡;嬴女台与秦穆公女儿弄玉相关,她擅长吹箫,后与萧史成仙而去,此典故为诗歌增添浪漫色彩。诗人行踪串联起这些神话元素,表达对仙界的向往,踏上追寻超凡境界之旅。
2. 声色交织的仙界氛围:“长袖何靡靡,箫管清且哀。璧门凉月举,珠殿秋风回”描绘仙界场景。“长袖”句写舞女姿态,“箫管”句写乐声,视听结合营造出凄美、清幽氛围。璧门、珠殿以美玉珍珠装饰,展现仙界华丽,凉月、秋风增添空灵之感,反映诗人对仙界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流露出超脱尘世的情感。
3. 与神交游的永恒期许:“青鸟骛高羽,王母停玉杯。举手暂为别,千年将复来”描绘诗人与王母相见分别场景。青鸟是西王母使者,展翅高飞寓意传递信息或引领方向。王母停杯与诗人交流,最后诗人与之约定千年后再来,体现与仙界建立联系,渴望融入仙界,追求永恒超脱的主题,反映古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永恒境界的追求。
二、艺术特色:意象渲染,情感婉转表达
1. 丰富意象,构建奇幻仙界:运用诸多神话意象,如瑶池、嬴女台、青鸟、王母等,以及璧门、珠殿等华丽建筑意象,还有长袖、箫管、凉月、秋风等营造氛围的意象,共同构建出奇幻、空灵且华丽的仙界。这些意象既具神话文化底蕴,又从不同角度描绘仙界,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仙界魅力。
2. 动静结合,营造灵动氛围:诗中既有“长袖何靡靡”“青鸟骛高羽”等动态描写,展现仙界的灵动活力;又有“璧门凉月举”“珠殿秋风回”等静态描写,刻画仙界的宁静清幽。动静结合,使仙界画面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增强诗歌艺术感染力。
3. 借景抒情,情感婉转深沉:通过描写仙界的景色、声音及与王母的互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声的“清且哀”,凉月、秋风的环境烘托,婉转表达出诗人复杂情感,既有对仙界的向往、对超凡生活的期待,又暗含对尘世的超脱及对永恒的思索,情感深沉而耐人寻味。
……
解析:
1. 命驾瑶池隈,过息嬴女台
- 字词与意象: “命驾”意为吩咐驾车,表明诗人主动开启行程。“瑶池”是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代表着神秘、超凡的仙境。“隈”指角落,强调诗人前往瑶池的岸边。“过息”即路过并休息,“嬴女台”与神话传说中秦穆公女儿弄玉相关,弄玉善吹箫,与萧史在此台上吹箫引凤,后双双成仙而去,这一意象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且富有神仙色彩的氛围。
- 深层含义:此句表明诗人踏上前往仙界的旅程,先后经过瑶池和嬴女台,暗示诗人对仙界的向往与探索。通过提及这两个着名的神话地点,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氛围,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也为后文在仙界的种种经历做铺垫。
2. 长袖何靡靡,箫管清且哀
- 场景与氛围描绘: “长袖”通常是古代舞者的服饰特点,这里指代舞女。“靡靡”形容长袖随风轻柔摆动的样子,展现出舞女姿态的优美与轻盈。“箫管”是两种乐器,指代音乐。“清且哀”描述箫管吹奏出的乐声清脆悦耳,但又带有一丝哀伤的情调。
- 情感与氛围营造: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在仙界的歌舞场景。舞女优美的舞姿与略带哀伤的乐声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美、空灵的氛围。这种氛围既体现了仙界的美妙与独特,又隐隐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或许是诗人在这超凡境界中感受到的孤独,又或是对仙界神秘氛围的一种情感回应。
3. 璧门凉月举,珠殿秋风回
- 意象与画面构建: “璧门”指用玉璧装饰的门,“珠殿”指用珍珠装点的宫殿,二者都展现出仙界建筑的华丽与高贵。“凉月举”描绘了清凉的月亮缓缓升起的画面,“秋风回”则刻画了秋风在殿中回旋吹拂的情景。
- 意境与情感表达:这两句通过对仙界建筑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且华丽的意境。凉月和秋风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空灵与萧瑟之感,与璧门、珠殿的华丽形成鲜明对照。这种意境不仅强化了仙界超凡脱俗的氛围,还暗示了诗人在仙界感受到的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冷与孤寂,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复杂的心境。
4. 青鸟骛高羽,王母停玉杯
- 神话元素与情节推进: “青鸟”在神话传说中是西王母的使者,常负责传递信息。“骛高羽”形容青鸟奋力振动翅膀向高空飞翔,展现出其灵动、迅捷的姿态。“王母”即西王母,是仙界极具权威的神只。“停玉杯”描绘西王母停下手中玉杯的动作,表明她正在关注着某件事情,这里很可能是在迎接诗人或与诗人进行互动。
- 象征意义与情节暗示:青鸟的出现和王母的举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象征着诗人与仙界核心人物的接触。青鸟作为使者,或许传递了诗人到来的消息,而王母停下玉杯,显示出对诗人的重视,暗示着诗人在仙界将有不同寻常的经历,也体现了仙界的神秘与庄重。
5. 举手暂为别,千年将复来
- 动作与约定表述: “举手”是一个简单而常见的动作,在这里表示告别。“暂为别”表明此次分别只是暂时的。“千年将复来”则明确了再次相见的时间约定,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也突出了这个约定的郑重与珍贵。
- 主题与情感深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王母之间的约定,体现出诗人与仙界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这种跨越千年的约定,不仅反映出仙界时间观念与尘世的不同,更深化了诗歌追求永恒、超脱尘世的主题。诗人对再次回到仙界充满期待,表明他对仙界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境界的执着追求。
……
句译:
1. 命驾瑶池隈,过息嬴女台:
吩咐车夫驾车前往瑶池岸边,途中在嬴女台停留休息。
2. 长袖何靡靡,箫管清且哀:
舞女们的长袖轻柔地随风摇曳,箫管吹奏出的乐音清脆且带着哀伤。
3. 璧门凉月举,珠殿秋风回:
玉璧装饰的门前,清凉的月亮缓缓升起;珍珠装点的宫殿中,秋风回旋吹拂。
4. 青鸟骛高羽,王母停玉杯:
青鸟奋力振翅向高空飞去,王母停下了手中的玉杯。
5. 举手暂为别,千年将复来:
(我与王母)举手暂且作别,相约千年之后会再次归来。
……
全译:
吩咐车夫驾车前往瑶池的岸边,途中在嬴女台停留休息。
舞女们的长袖轻柔地随风摆动,箫管吹奏出的乐音清脆而又带着哀伤。
玉璧装饰的门前,清凉的月亮缓缓升起;珍珠装点的宫殿中,秋风回旋吹拂。
青鸟奋力振动翅膀向高空飞翔,王母停下了手中的玉杯。
(我与王母)举手暂时告别,约定千年之后将会再次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