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晋国的首任国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诵的弟弟。
我是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姬姓,晋氏,名重耳,晋文公。
第一任霸主是齐恒公。晋文公五年,前632年,晋军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战后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被周襄王策命为诸侯之伯,我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
我是晋献公诡诸和狐姬之子,是晋献公姬诡诸的二儿子。只是,我作为晋献公二公子,母亲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狄族女子,所以我的身份地位并不算尊贵。
晋侯王室与戎狄民族之间的婚姻,早已成为常态。到了春秋早期,晋献公“娶二女于戎”,其中“大戎狐姬生重耳”。我的母亲,是北方狄戎部落首领“狐突”之女,狐突入朝为晋大夫,狐突之子狐毛、狐偃又辅佐我执政。
我自幼喜好结交士人,到十七岁时,已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
我父亲诡诸还是太子时,我就已长大成年。晋武公三十九年,前677年,武公去世,诡诸继位,即晋献公。当时我已经二十一岁了。
原本,我可以在晋国过着养尊处优的公子生活,可命运却给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今君灭其父而言其子,祸之基也。畜其子,又从其欲,子思报父之耻而信其欲,虽好色,必恶心,不可谓好。好其色,必授之情。彼得其情以厚其欲,从其恶心,必败国且深乱。乱必自女戎,三代皆然。
如今国君杀了骊姬的父亲却又留下骊姬,这正是祸乱的根基啊。如今的国君自我认为着自身的美德崇高,认为骊姬必将深爱于他,却不知自己没有那么高的德行。既留下骊姬,还要顺从她的欲望,她想报杀父之耻就会伸张野心。虽然外貌很美,但内心一定很丑恶,不能算是真正的美。国君喜欢她的美丽外貌,必定会答应她的要求。她得到国君的宠爱会进一步加强政治上的欲望,扩张其野心,这样就必定会使晋国败亡并且造成深重的祸乱。
晋献公晚年,被骊姬迷得晕头转向。一心想把骊姬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为此,骊姬使出各种阴招,先是逼死了太子申生,我作为晋献公的儿子也被骊姬视为眼中钉,被迫踏上逃亡之路。
五年,伐骊戎,得骊姬。
后来,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被晋献公立为夫人。
十二年,骊姬生傒齐。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
在骊姬的观念中,她要立自己的儿子为晋侯,废掉嫡长子和其他公子。
晋献公十一年,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成为嗣君,于是派人劝说献公让太子申生与众公子等离开国都。
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认为太子申生要拿有毒的祭品谋害自己,下令严惩申生。申生虽暂时逃到了曲沃,但担心背着杀父罪名会为世人所不容,在骊姬的步步紧逼下,申生不堪陷害,选择自尽。
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城。
太子申生的死,时刻影响着我。我担心这样的悲剧会发生在我身上,时刻在想着,倘若真的发生在我身上,我该怎么办呢?没有人愿意自杀,没有人会选择自杀。倘若不是逼不得已,又怎会走投无路、自尽而亡呢?
随后,骊姬又开始设计陷害我和夷吾。申生死了。身为弟弟,我和夷吾也被骊姬强加了一个“知情不报”的罪名。紧接着,我们的父亲晋献公无情地兴兵讨伐起我们这两个儿子,我们两兄弟被迫各自踏上了逃亡之路。
我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
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献公因我与夷吾不辞而别而大怒,认定我们有阴谋,于是就派先人去讨伐蒲城。
二十二年,献公怒二子不辞而去,果有谋矣,乃使兵伐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