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珺踏入长公主府西侧小院时,天已擦黑。青霜提着琉璃灯在前引路,灯光在申珺苍白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申姑娘,这就是'听雪轩',殿下吩咐给您准备的住处。\"青霜推开雕花木门,\"殿下说这里清净,适合养病。\"
申珺环视四周。小院不大,却极精致。一株老梅斜倚墙角,暗香浮动。正房三间,窗明几净,书案上已备好文房四宝。最妙的是东侧开了一扇小窗,正对着公主府的正厅方向。
\"替我谢过殿下。\"申珺轻声道,指尖抚过书案上的一方端砚——上好的老坑货色,价值不菲。
青霜吩咐两个小丫鬟抬进热水,又取出一个青瓷药瓶:\"这是府中医官配的'雪蛤养荣丸',对咳症有益。殿下说申姑娘今日淋了雨,睡前服一丸,可防风寒。\"
申珺接过药瓶,指尖触到瓶底刻着的细小纹路。她不动声色地翻转药瓶,借着灯光看清那是一个极小的\"雁\"字。
\"殿下厚爱,申珺铭记。\"她将药瓶收入袖中,嘴角浮起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
待青霜退下,申珺闩好门,从怀中取出一支细如发丝的银针,在热水中浸了浸,又对着灯光检查针尖颜色。确认无毒后,她才缓缓褪去衣衫,踏入浴桶。
热水裹住她单薄的身体,苍白的皮肤渐渐泛起血色。申珺闭目养神,脑海中梳理着今日所见。
长公主姜雁,今上唯一的胞妹,二十五岁未嫁,却非寻常闺阁女子。先帝晚年夺嫡之争中,年仅十五的姜雁曾助兄长在\"玉门之变\"中逆转局势,因而深得今上信任,特许参与朝政。表面不涉党争,实则暗中培植势力,在六部皆有耳目。
水渐凉了。申珺睁开眼,从挂在屏风上的衣物暗袋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展开是几片干枯的草药。她取一片含在舌下,剩余的重新藏好。
穿好寝衣,申珺没有立即休息,而是轻手轻脚来到窗前,透过那扇特意设计的小窗望向公主府正厅。灯火通明中,隐约可见姜雁正在与几个身着官服的人交谈。
申珺眯起眼,辨认着那几个背影。忽然,一阵剧咳袭来,她急忙用帕子捂住嘴。咳声闷在帕中,待平息时,帕上已沾了点点猩红。
她盯着那抹血色,眼神冰冷。
\"快了......\"她喃喃自语,\"父亲,母亲,再等等......\"
次日清晨,青霜来请申珺时,发现她已梳洗完毕,正在案前写字。
\"申姑娘起得真早。\"青霜惊讶道,\"殿下请您过去用早膳。\"
申珺放下毛笔,将写满字的纸折好收入袖中:\"有劳青霜姑娘带路。\"
公主府的正厅后有一间暖阁,姜雁常在那里处理私密事务。申珺随青霜穿过回廊时,敏锐地注意到墙角一个小丫鬟迅速躲进了厢房,而马厩旁一个马夫打扮的男子眼神闪烁,不住地往这边张望。
暖阁内,姜雁已换下昨日华服,着一身月白常服,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凤钗,正翻看一叠文书。见申珺进来,她放下手中之物,示意侍女们退下。
\"昨夜休息得可好?\"姜雁示意申珺坐在对面。
\"承蒙殿下关照,甚好。\"申珺欠身,从袖中取出折好的纸,\"这是申珺对当前朝局的浅见,请殿下过目。\"
姜雁挑眉:\"我还没开口,你就知道我要问什么?\"
\"殿下收留申珺,必有所图。\"申珺直视姜雁,\"与其等殿下开口试探,不如主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姜雁轻笑,展开那张纸。起初她神色随意,但随着阅读深入,眉头渐渐蹙起,最后猛地抬头:\"这些消息你从何得来?\"
纸上详细列出了六部主要官员的派系关系,甚至标注了几位表面中立实则暗中投靠太子或五皇子的大臣。最令人震惊的是,申珺准确指出了户部与兵部之间秘密输送军饷的渠道——这正是她兄长御史大夫生前追查的线索。
\"先父留下的资料,加上这三月的走访。\"申珺平静道,\"殿下若不信,可查证吏部右侍郎张谦上月初八曾秘密会见太子门人,地点在城西'醉仙楼'地字三号房。\"
姜雁眼神锐利如刀:\"申珺,你可知若这些消息有误,会有什么后果?\"
\"申珺愿以性命担保。\"申珺直视姜雁,\"殿下若想验证,不妨派人查查醉仙楼的老板娘与太子的关系。\"
姜雁沉默片刻,忽然拍了拍手。屏风后转出一个黑衣男子,躬身而立。
\"去查。\"姜雁简短吩咐,黑衣人无声退下。
\"申姑娘果然不负所望。\"姜雁给申珺倒了杯茶,\"尝尝,武夷山新进贡的大红袍。\"
申珺接过茶盏,却不急着饮:\"殿下府上耳目不少。\"
姜雁手上一顿:\"哦?\"
\"东厢房第三间窗下的小丫鬟,马厩旁的马夫,还有......\"申珺轻啜一口茶,\"厨房新来的帮厨刘婶。\"
姜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继续说。\"
\"小丫鬟耳后有颗红痣,指甲修剪得过于整齐,不像做粗活的;马夫手上无茧,靴底却沾着书房特有的松烟墨粉;刘婶切菜手法生疏,却对药材了如指掌。\"申珺放下茶盏,\"若我没猜错,分别是太子、五皇子和太医院的眼线。\"
姜雁忽然大笑:\"好!好一个申珺!\"她起身踱了两步,\"那你可知道,我为何放任这些眼线存在?\"
\"钓鱼需用饵。\"申珺轻声道,\"殿下是要借他们的眼睛,传递您想让人知道的消息。\"
姜雁转身,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申珺,你比我想象的更有意思。\"
早膳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姜雁问了几个朝政问题,申珺对答如流,甚至提出了几条连姜雁都没想到的策略。
\"殿下,户部侍郎杜大人求见。\"青霜在门外禀报。
姜雁皱眉:\"这么早?\"她看向申珺,\"你先回听雪轩,晚些时候我再找你。\"
申珺起身行礼,却在转身时被姜雁叫住:\"等等,从侧门走。\"
申珺会意,随青霜从暖阁后的小径离开。路过一处假山时,她忽然拉住青霜:\"青霜姑娘,能否带我从正厅后绕行?\"
青霜疑惑,但见申珺神色坚持,只好带她绕道。正厅后窗半开,申珺借着花木遮掩,向内瞥了一眼。
杜文晋,户部侍郎,太子心腹。此刻他正不安地搓着手,在厅中来回踱步。
\"听说殿下新收了一位女门客?\"杜文晋的声音飘出窗外,\"下官特来道贺。\"
姜雁冷淡的声音传来:\"杜大人消息倒是灵通。\"
\"不敢不敢。\"杜文晋干笑,\"只是好奇,是何等才女能入殿下法眼?\"
\"不过是个懂些诗书的孤女,本宫见她可怜,收留几日罢了。\"姜雁语气随意,\"杜大人专程前来,就为这事?\"
申珺没再听下去,示意青霜继续前行。回到听雪轩,她立刻从枕下取出一本小册子,记下杜文晋来访的时间和谈话内容。
午时刚过,姜雁派人来请申珺去书房。推门而入,只见姜雁站在一幅巨大的大周疆域图前,神色凝重。
\"过来看。\"姜雁头也不回道。
申珺走近,发现地图上标注了几处边境要塞的兵力部署。
\"北境军报,戎狄有异动。\"姜雁指着地图,\"但兵部上报的军饷数额与边境实际所需相差甚远。缺口足够装备三万精兵。\"
申珺凝视地图:\"殿下怀疑有人中饱私囊?\"
\"不止。\"姜雁冷笑,\"我怀疑有人私养军队。\"
申珺心跳加速——这正是父亲生前追查的线索!
\"殿下需要我做什么?\"她声音平静,手心却已沁出冷汗。
姜雁转身,直视申珺:\"我要你帮我理清这笔烂账。但警告你,这很危险。\"
\"申珺孑然一身,无所畏惧。\"申珺迎上姜雁的目光,\"只是不知殿下为何信任我?\"
姜雁沉默片刻,从案头取出一封信:\"今早收到的密报。醉仙楼确如你所言。\"
申珺接过信扫了一眼,是那个黑衣人的笔迹,详细记录了张谦与太子门人的秘密会面。
\"从现在起,你正式成为我的谋士。\"姜雁郑重道,\"月俸五十两,出入自由,但必须每日向我汇报。\"
申珺深深一礼:\"定不负所托。\"
当夜,申珺伏案至三更,梳理户部历年账目。忽然一阵剧咳袭来,比往日更为猛烈。她急忙取帕掩口,却见帕上血迹斑斑。
\"该死......\"她咬牙取出小布包中的草药含住,却止不住咳。眼前一阵发黑,她踉跄着扶住桌沿,不慎碰翻了茶盏。
\"申珺?\"门外传来姜雁的声音,随即门被推开。
申珺急忙将染血的帕子藏入袖中,却为时已晚。姜雁一眼瞥见案上血迹,脸色骤变。
\"你病得这么重?\"姜雁大步上前,一把抓住申珺手腕。触手冰凉,脉搏紊乱。
\"旧疾而已......\"申珺试图抽回手,却被姜雁牢牢握住。
\"青霜!传太医!\"姜雁高声道。
\"不!\"申珺突然激烈挣扎,\"不能请太医!\"
姜雁眯起眼:\"为何?\"
申珺喘息着,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太医院......有太子的人......\"
\"所以你宁可病死也不求医?\"姜雁声音冷厉,\"申珺,你到底在隐瞒什么?\"
两人对峙片刻,申珺终于颓然坐下:\"不是隐瞒......是防备。\"她苦笑,\"殿下,我若死了,怎能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人?\"
姜雁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你是说......\"
\"御史府三十八条人命,凶手尚未伏诛。\"申珺抬头,眼中燃烧着冰冷的火焰,\"我怎敢轻易死去?\"
姜雁松开手,沉默良久,忽然转身走向门口:\"我府上有位老医者,与太医院无关。你若信我,就让他看看。\"
申珺望着姜雁的背影,轻声道:\"我信你。\"
姜雁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好好休息。明日再谈。\"
门关上了。申珺缓缓展开染血的帕子,眼神复杂。
信任,多么奢侈的东西。但她必须赌这一把——为了复仇,也为了......那个在雨中向她伸出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