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的茅草稀稀落落,估计一逢下雨天,屋里定会,滴滴答答地,漏个不停。
走进屋内,昏暗的光线,让人的眼睛,一时难以适应。
一股浓重的潮湿发霉气味,扑鼻而来。
马豆豆定睛一看,
地面是凹凸不平的泥土,走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极为不稳。
老太太坐在凳子上,等候着他们。
想必是,有人提前告知她了。
老人身形佝偻,脸上的皱纹,如沟壑纵横。
那浑浊的双眼,透着无助与迷茫,空洞无神。
身上的衣物虽说干净,可洗得,已然瞧不出原本的颜色。
袖口和领口磨损严重,线头肆意地垂挂着。
脚上的鞋子,也早已破烂不堪,鞋面磨损得,几乎露出了脚趾,鞋底也薄得如纸一般。
土炕上的被褥,既单薄又破旧。
棉花从破洞里钻了出来,有的地方已经结块,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味。
家里的家具,少得可怜。
仅有的,一个破破烂烂的大板柜,歪歪斜斜地立在角落里。
柜门半遮半掩,随时都会掉落下来,布满了划痕和污渍。
由于买不起煤,也捡不到柴火,火炕冰冷冰冷的。
人坐在上面,散发的寒气,直往人的骨头缝里钻。
厨房里,
炉灶,是用几块石头,简易堆砌而成的。
上面的铁锅,锈迹斑斑,锅底还粘着烧糊的残渣,黑糊糊的一片。
角落里,堆着几个干瘪的土豆,和一把枯黄的青菜,青菜的叶子,都已发黄打蔫。
这便是,老人为数不多的存粮。
看着眼前,这位满脸皱纹的老人,马豆豆不禁忆起了自己的奶奶,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难以言说的酸楚。
眼眶微微泛红,喉咙也有些哽塞,忍不住询问老太太:“奶奶,您这日子 怎么过成了这样啊?”
老太太长叹一口气,哆哆嗦嗦地道:“孩子啊,我这把老骨头不中用啦,干不了啥重活,就只能这么将就着,熬下去呗。”
说着,老人抬起那如枯树枝般的手,抹了抹,眼角浑浊的泪水。
听了老人的话,马豆豆心里越发不是滋味,环顾四周,想为老人做点什么。
先把扶贫物品,帮老人规整放好,又热情高涨地,帮老人打扫房间,
当他伸手,轻轻摸了摸,冰冷的炕面,说道:
“奶奶,这炕,我来帮您,收拾收拾,加点柴火,让它暖和暖和。”
说罢,便开始在屋外,寻找能烧的东西。
一番折腾后,炕总算有了些温度。
老人感激地看着马豆豆,嘴里不停念叨着:“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马豆豆又走进厨房,把那锈迹斑斑的铁锅,刷洗干净,给老人做一顿热乎的饭菜。
恰好扶贫物品里有面条,倒也方便。
他还和村干部要了几个鸡蛋。
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就端到了老人面前。
老人接过面,泪水再次夺眶而出,说好久没吃上,这么香的饭了。”
老太太一边吃面,一边指着墙上那个破旧的相框,给他讲述过去的点点滴滴。
“这是我和老头子年轻时候的照片,那时候,日子虽然贫苦,可我们心里头甜着呢。”
收拾屋子时,马豆豆瞧见,大板柜上 放了一个破碗。
碗里有几枚铜钱。
便随手将其倒出来,瞧了瞧。
多数铜钱的字迹,已然模糊不清,锈迹斑斑,且泛着蓝色。
那铜锈,宛如肆意蔓延的青苔,严严实实,把铜钱的表面,覆盖住了,散发出一股,陈旧腐朽的难闻气味。
唯有一枚铜钱,看上去 品相还算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