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第一辆车成功发车后,王宸终于是看到了一点现代的样子。
在大唐三十年了,王宸还是没有彻底习惯现代的生活作息。
没办法王宸卧室里的东西都是现代的。
这玩意要么不碰,碰了就永远忘不掉。
剪彩仪式完成后李世民拉着王宸就回宫了。
“咱们大唐国库现在有钱了,是不是可以修路了?
以前你小子一天让朕修路,可这路不是说修就修啊。
现在百姓吃饱穿暖了,让他们修一下路方便出行应该没问题吧?”
李世民今天早上很是开心,给大臣放了一天假。
“可以啊,二哥准备怎么修?
从长安到北方到南方修一条?
然后慢慢辐射四周。”
“不用那么麻烦,现在刚刚秋收完,百姓那边没事干,可以征两百万徭役。
争取在过年前把路从南到北修出来。
火车那边不是也要完工了吗?
还可以在征一些人把铁路也修了。
反正现在大唐国库充盈。
你小子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嘛,有了路商人往来会更便捷。
到时候物资运送就会简单多了。”
王宸都懵了“二哥要徭役?还要那么多人。
隋炀帝这么完蛋的才过去几年二哥就忘了吗?”
“你拿他跟朕比?他是弄的百姓民不聊生,现在百姓谁还吃不饱穿不暖?
只要有吃的百姓就不会造反。
这才两百万人一点都不多。”
“二哥糊涂啊,这是人数的问题吗?
我的意思是咱们现在不能再要徭役了。
咱们现在应该给百姓开工钱,而不是强制他们来劳动。”
这下轮到李世民懵了“你没睡醒吧?
你知道两百万人一天要开多少工钱吗?
就算一天三十文工钱,一天也是六千万文钱啊。
一天就是六万两,一个月一百八十万两啊。
大唐是有钱了可也不能这么造啊?
这么造大唐能修几个月?”
“二哥,账不是这么算的。
这路修出来老百姓谁没事一天到处跑啊?
受益的还是大唐。
另外这一个月一百八十万两丢出去,其实丢不了多少。
能收回来一大部分的。”
“哦,你的意思是说朕让他们吃饱穿暖了还要花钱请他们干活?
那朕不是白让他们吃饱穿暖了。”
“二哥,百姓是你的子民,也是你的儿子,你会让太子去干苦力吗?
咱们现在不缺钱,这些钱咱们砸得起。
你听我跟你算笔账。”
“你说,朕看你又有什么歪理。”
“这怎么能是歪理呢?这两百万人可都是财富啊。
商人会抓住商机去他们修路的地方做买卖。
既然有卖的就会有买的。
钱就这样流动起来了。
商人那些原材料要不要东南西北的跑去收购?
只要钱流动起来大唐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没钱了。
二哥可以去收税,在发补贴。
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钱在国库里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花出去能带动经济。
不用多长时间这一百八十万两就能收回来。
还有就是咱们要慢慢步入现代化。
不能再像以前的皇帝一样为了自己喜好征徭役了。
今天让他们修路明天二哥是不是要让他们给你修个避暑胜地啊?
是不是又要再给你做几尊雕像供起来?
这些面子工程有什么用吗?
二哥是皇帝就不是来享受的。
是带着整个大唐前进的。
你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
李世民有些不开心“朕做到了前面皇帝都没做到的还不行吗?
最简单的旱涝灾害,他们治黄河多少年了都没搞定。
咱们现在已经开始挖排水渠了。
不出十年大唐就不会再有黄河泛滥的问题。
中原大地每年可以产出多少粮食?
这些都是朕带给百姓的。
现在朕要修路也是为了方便他们,他们为什么还要钱?
你这么说都要钱了那是不是还要供饭啊?”
“二哥说错了,咱们不供饭,每天三十文,他们自己带粮食自己做。
可他们拿了钱会干嘛?
会寄回家让孩子上学,买衣服买柴米油盐。
就是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存起来。”
“哦,这是为什么?”
“因为经济一起来就一定少不了攀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路通了南北交融。
文化融合,这些都需要钱。
百姓存钱无非就是攒老婆本。
可现在大唐日子可比以前好过多了。
只要你不闲着就饿不死。
咱们刚经历完战乱,现在女人比男人多。
男人很少会有打光棍的。
想娶媳妇也要花钱,钱只要买了东西,商人就要交税。
这些钱迟早会回到二哥手里。
你现在如果不花钱办修路这事情。
百姓帮你白干自然更舍不得花钱。
到时候钱流通不起来二哥去哪收税?
靠地里那点粮食?
那点粮食值几个钱?
我跟你说的皇商你找好人选没有?
找好了咱们就可以开始做生意了。
直接去修路的地方搞个流动国营大饭店。
当官的去吃,百姓也会去吃。
价格别太高有的赚就行。
还可以卖衣服,农具,书籍。
反正就是个杂货超市,只要是百姓需要的咱们都卖。
而且定价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高了百姓买不起,低了小商人就容易被咱们挤死。
这事情找个专人去干我不懂这些。
反正就是不能征徭役,必须给钱。”
李世民想了半天“你确定这税收能上来?”
“没错,而且税收还只会多不会少。
只是回流的慢一点,但是只要有回流,大唐这台国家机器就能不停运转。
做生意的本质是空手套白狼,拿别人的钱生自己的钱,拿别人的货给自己挣钱。
不然谁有那么多启动资金?
这些律法都要找人来修定。
绝对不能让世家把控粮食价格。和生活用品价格。
要把饭碗牢牢端在朝廷手里。”
李世民挥挥手“黄狗把长孙无忌,魏征,房杜两人叫来。”
“是,陛下。”
“你小子先等一下,这么大的事咱们几个商量一下。
不能咱们俩人头脑一热就定了。
到时候要是出了问题可就麻烦了。现在干着户部尚书,他知道有多少钱,下半年又要用多少钱。
咱们不能打乱他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