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腾腾的姜枣茶下肚,书房内的气氛也变得更加融洽和轻松起来。
陆仁与白瑾瑜继续着他们关于书画鉴赏的话题,陆微澜则安静地侍立在一旁,偶尔会应陆仁的要求,为他们添些茶水,或者对某幅字画发表一两句自己的看法。
她并不想过多地参与到这些阳春白雪的讨论之中,以免显得自己太过卖弄或出格。但她那偶尔流露出的、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的独特见解和新奇思路,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引起白瑾瑜的注意和深思。
比如,当陆仁指着墙上那幅《踏雪寻梅图》,盛赞其笔力雄健、意境高远,将梅花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时,白瑾瑜也点头附和,认为此画深得梅花之神。
陆微澜却在此时,轻声说了一句:“父亲,白公子,女儿愚见,此画虽好,却似乎少了几分……人气儿。”
“哦?人气儿?”陆仁和白瑾瑜闻言,都有些好奇地看向她。
陆微澜微微一笑,解释道:“女儿的意思是,这画中的梅花,固然清高孤傲,遗世独立,令人敬佩。但梅花之美,除了其风骨之外,亦在于其能为萧瑟的冬日增添一抹亮色,能为踏雪寻梅的雅人骚客带来几分喜悦和诗意。此画只重其骨,略轻其情,便显得有些……高处不胜寒了。若是能在画中添上一两位赏梅的雅士,或者几只在雪中嬉戏的雀鸟,或许更能体现梅花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也更能引人共鸣。”
她这番话,说得委婉得体,却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那幅画作在意境营造上的一点点缺憾。
陆仁听了,眉头微蹙,似乎在仔细琢磨女儿的话。他虽然也觉得这幅画意境有些过于冷硬,但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
白瑾瑜的眼中则闪过一丝异彩。他发现,陆微澜的这番见解,虽然看似离经叛道,却也并非全无道理。艺术作品,固然要追求风骨和神韵,但若能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或许更能打动人心。
“陆二小姐此言……颇有见地。”白瑾瑜沉吟片刻,开口说道,“画为心声。画者欲抒其清高孤傲之志,故笔下梅花亦显冷峻。然则,正如陆二小姐所言,梅花亦有其温情和悦人的一面。若能将此二者巧妙融合,或许更能臻于化境。陆二小姐小小年纪,便能有这般独特的感悟,实属不易。”
他这话,是由衷的称赞。他发现,陆微澜的思维方式,似乎总是能跳出传统的窠臼,从一些出人意料的角度,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陆微澜被他这么一夸,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谦逊道:“白公子谬赞了。女儿不过是胡言乱语,班门弄斧罢了。真正的书画鉴赏,还需向父亲和白公子多多学习才是。”
又比如,当他们谈及京中最近流行的一种赏雪新风尚——在雪地里烹茶煮酒,吟诗作对时,陆仁和白瑾瑜都认为此举风雅至极,乃文人雅士之乐事。
陆微澜却又不合时宜地插了一句嘴:“父亲,白公子,女儿觉得,这雪地赏玩固然风雅,但也需注意防寒保暖才是。毕竟,风寒入体,可不是闹着玩的。若是为了追求一时的风雅,而折损了身体,那便有些得不偿失了。”
她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大煞风景,与文人雅士追求的浪漫意境格格不入。
陆仁闻言,眉头一皱,略带不满地说道:“微澜,你这丫头,就是太过务实了。文人雅士,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岂能被这区区风寒所束缚?”
白瑾瑜却若有所思地看了陆微澜一眼,觉得她这话虽然朴素,却也道出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道理。风雅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更为根本。
他微微一笑,对陆仁说道:“陆伯父,晚辈倒觉得,二小姐此言,亦有其道理。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等读书人,虽向往风雅,但也应爱惜自身。若能在追求风雅的同时,兼顾身体康健,岂不两全其美?”
他这番话,既维护了陆微澜,又给了陆仁台阶下。
陆仁听了,脸色稍缓,点点头道:“瑾瑜贤侄说的是。微澜这丫头,就是心思太细,想得太多。”
陆微澜则在心中暗暗给白瑾瑜点了个赞。这位白公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情商也颇高,懂得体察人心,圆融变通,确实是个难得的人物。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类似这样的小碰撞还有不少。
陆微澜总能在一些看似寻常的话题中,从一些独特的视角,发表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或许在传统观念看来有些另类或不合时宜,但仔细琢磨,却又往往蕴含着一些朴素而深刻的道理,以及一种超越时代的通透和智慧。
比如,当谈及女子才情时,陆仁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方为正途。白瑾瑜虽然也认同传统观念,但对有才情的女子也颇为欣赏。
陆微澜则会淡淡地说一句:“女儿觉得,女子有才与否,并非关键。关键在于,她是否能活得明白,活得自在。若能将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辜负这大好年华,便是一种最大的才情了。”
她这话,让陆仁听得直摇头,觉得女儿的想法太过离经叛道。却让白瑾瑜听得心中一动,仿佛看到了一个独立、自信、追求个性解放的现代女性的影子。
又比如,当谈及财富观念时,陆仁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也不可过于看重身外之物。白瑾瑜则更注重精神上的富足。
陆微澜则会笑着说:“女儿觉得,银子嘛,自然是越多越好。有了银子,才能买更多好吃的,穿更多好看的,住更舒服的,才能把日子过得更滋润,更随心所欲。当然,这银子得来路正当才行。君子爱财,生财有道,乐在其中,岂不快哉?”
她这番直白而务实的财富观,让陆仁听得目瞪口呆,觉得女儿简直就是个小财迷。却让白瑾瑜听得忍俊不禁,觉得这位陆二小姐真实得可爱,也通透得可爱。
就这样,一场原本是长辈与晚辈之间关于书画鉴赏的正经谈话,在陆微澜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穿越女主的搅局之下,渐渐变成了一场充满奇思妙想、观点碰撞的头脑风暴。
陆仁时不时地被女儿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拿她无可奈何。
而白瑾瑜,则在这场头脑风暴中,对陆微澜的认知,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他发现,这位陆二小姐的内心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丰富、要深邃、要……有趣得多!
她就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奇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未知的惊喜,吸引着他不断地去翻阅,去探索。
他开始期待,下一次与她见面,她又会说出怎样令人拍案叫绝的惊人之语?
而陆微澜,对于自己这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现代思想,也并非完全没有察觉。她知道,在这个时代,她的许多观念,都显得格格不入。但她并不想刻意去迎合或改变。
她只想做最真实的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至于旁人如何看待,如何评价,那便由他们去吧。
毕竟,她的人生,从来都只为取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