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天和杨学增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回到了根据地。
回到驻地的杨学增,望着墙上的作战地图,眉头始终拧成一个结。
黄河战役的胜利并未让他感到轻松,反而心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那一场惨烈的战斗,虽然最终守住了阵地,但战斗过程中诸多不合常理的细节,如同一根根刺,扎得他坐立难安。
杨学增在作战室里来回踱步,陷入沉思。
他总觉得,这场战斗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些秘密,就像一层迷雾,笼罩在黄河战役的上空,让他感到不安。
杨学增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但杯中的茶水,却怎么也压不下他心中的那股躁动。
杨学增放下茶杯,重新看向作战地图,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这场战斗给他的感觉,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可这阴谋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
杨学增凝视着地图,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但没有一个能解释他心中的疑惑。
次日清晨,杨学增将参与黄河战役且侥幸存活下来的战士们召集到一间简陋的会议室。
屋内气氛压抑,战士们身上还带着未愈的伤痛,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悲怆。
杨学增看着这些浴血归来的兄弟,心中一阵绞痛,但他知道,有些问题必须弄清楚。
“弟兄们,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想再问问黄河边战斗的事儿,咱们虽然赢了,但这仗打得太蹊跷,我心里有很多疙瘩解不开。”杨学增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目光在战士们脸上一一扫过。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战士们低着头,面面相觑。
杨学增的声音再次响起:“我知道大家都很疲惫,但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弄清楚,这关系到我们接下来的战斗,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杨学增的话,让战士们的目光渐渐聚焦起来,他们开始认真地思考连长的问题。
杨学增看着战士们,继续说道:“大家回忆一下,战斗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或者发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一位腿部负伤的战士率先开口:“连长,我也觉得不对劲,当时我们刚埋伏好,还没等发起突袭,日军就好像提前知道了我们的位置,火力全朝着我们招呼过来,跟长了千里眼似的。”
随着这位战士的话音落下,其他战士也纷纷开口。
另一名战士也皱着眉头回忆道:“对!而且我们好几次调整作战计划,准备变换阵地,可每次刚一动,日军的炮火就精准地覆盖过来。那炮弹就跟长了眼睛一样,太邪乎了!”
听着战士们的描述,杨学增的脸色愈发凝重起来。
石云天在一旁听着,脸色也严峻起来。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还有,我们出发前,明明对行动路线做了严格保密,除了少数几位干部知晓,其他人都不知情,可日军却能在我们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甚至连我们的兵力部署都好像摸得一清二楚。”
杨学增的手指在地图上的几个关键地点来回敲击,沉声道:“最要命的是冯排长带领的小分队遭遇的那次伏击,他们是从上游迂回过去的,路线极为隐蔽。”
“日军却早早在那里布下重兵,要不是有内鬼通风报信,日军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详细?”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阵死寂,战士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
杨学增的拳头紧握,骨节泛白,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么说来,我们之中,有内鬼!”
这个结论让所有战士都震惊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和愤怒。
大家都明白,一旦内部出现内鬼,意味着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可能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往后的战斗将变得更加艰难危险。
“大家再仔细想想,战斗前后,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或事?任何小细节都别放过!”杨学增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杨学增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一个战士的心上,他们开始绞尽脑汁地回忆着每一个细节。
杨学增目光锐利地盯着在座的每一位战士,他相信,只要内鬼就在这间屋子里,就一定会有所破绽。
战士们的表情从震惊逐渐变得严肃,他们开始认真地回忆着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出那个隐藏在队伍中的内鬼。
大家的目光在彼此之间来回扫视,试图从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找出端倪。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会议室里寂静无声,只有战士们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然而,不管大家怎么努力回想,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杨学增的眉头紧锁,他不相信这个内鬼会藏得这么深,一定有什么细节被他们忽略了。
杨学增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上,目光在战士们身上来回扫视,沉声道:“我再说一遍,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哪怕是再小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关键线索!”
他的声音充满了紧迫感和威慑力,让每一个战士都不由自主地绷紧了神经。
战士们纷纷低下头,再次陷入沉思,他们知道,连长已经下了死命令,如果找不出内鬼,大家都不好过。
杨学增的视线在每一个战士脸上停留片刻,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找到一丝蛛丝马迹。
难道内鬼没在这里?是在什么某个职位?
石云天在一旁沉思着,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
石云天若有所思地说:“日军安插的内鬼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职位不低,不然不可能接触到这么多机密情报。”
杨学增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好!从现在起,加强营地戒备,所有机密情报严格管控,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准擅自外传。\"
\"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内鬼揪出来,不能让弟兄们的血白流!”
杨学增的话音刚落,战士们纷纷站起身来,齐声喊道:“是!”
散会后,杨学增和石云天站在营地门口,望着远处的山峦。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却无法驱散两人心中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