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儿科病房的哭声像一根根针,扎得陈志远太阳穴突突直跳。走廊上挤满了抱着孩子的家长,有个年轻母亲正对着垃圾桶干呕——她已经连续守了三天。
\"第十七例。\"秦雪递给他一份病历,白大褂上沾着可疑的污渍,\"症状都一样:腹泻、呕吐、低烧。最小的才八个月。\"
陈志远翻开病历,孩子照片上的大眼睛无神地瞪着镜头,与前世新闻里看过的\"大头娃娃\"惊人地相似。他喉咙发紧:\"原因?\"
\"初步判断是劣质奶粉。\"秦雪压低声音,\"这些家庭都在'天天平价'买过一种'康乐'牌奶粉,促销价只有正品的一半。\"
病房门突然被撞开,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冲进来,揪住陈志远的衣领:\"黑心商人!我闺女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保安赶忙拉开他。男人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手里攥着半袋奶粉。陈志远捡起掉落的包装袋,上面印着模糊的\"高钙高铁\"字样,生产日期却是手戳盖的。
\"这不是我们的供货商。\"陈志远翻看超市进货单,\"记录显示上周进了五十箱'康乐'奶粉,但这家厂子两年前就倒闭了!\"
连夜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气氛凝重得像结了冰。周雅调出的工商资料显示,\"康乐\"厂确实已注销,而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是黑作坊的冒牌货。
\"我们的采购员收了回扣。\"张建军咬牙切齿,\"已经跑了。\"
陈志远把奶粉袋扔在桌上:\"当务之急是三件事:第一,全面下架问题产品;第二,垫付所有患儿医疗费;第三......\"他看向秦雪,\"我们需要专业的检测报告。\"
\"县卫生局的设备太老了。\"秦雪摇头,\"要送省城。\"
\"来不及。\"陈志远想起前世那些因为延误诊断而终身残疾的孩子,\"我们自己检。\"
天蒙蒙亮时,陈志远和秦雪敲开了县化验室主任家的门。老头穿着秋裤,听完来意后直摆手:\"开玩笑!食品检测要气象色谱仪、原子吸收仪,你们有吗?\"
\"没有。\"陈志远老实承认,\"但孩子们等不起。\"
\"那就别捣乱!\"主任正要关门,秦雪突然开口:\"您还记得七六年唐山地震时的鼠疫风险吗?\"
老头的手顿住了。秦雪继续道:\"当时您用离心机和显微镜,做出了第一批快速诊断。\"
最终,主任偷偷借给他们两台淘汰的离心机,还有半盒试剂。\"别说是我给的。\"他嘟囔着,\"这不符合规定......\"
废弃的肉联厂冷库再次派上用场。张建军带着人连夜打扫出一间实验室,用摩托车零件改装了工作台。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无菌室\"——用塑料布围出个帐篷,里面点着紫外线灯,进去要戴摩托车头盔改装的防护罩。
秦雪从省城请来三位老同学,加上县医院的两个化验员,组成了临时检测团队。第一批结果出来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奶粉蛋白质含量仅为标准值的十分之一,重金属却严重超标。
\"这根本不是奶粉。\"秦雪指着显微镜,\"是淀粉掺滑石粉,再加点香精和糖。\"
更可怕的发现在第二天凌晨。当陈志远送来从患儿家收集的其它食品样本时,检测团队在一种廉价酱油中发现了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五十倍。
\"这不是食用盐!\"秦雪的同学老林惊呼,\"是工业盐!会要人命的!\"
陈志远立刻调取进货记录,发现这批酱油来自县郊的\"味香\"食品厂——工商登记显示,赵建国的侄子占股30%。
天亮前,周雅赶出了第一篇报道:《黑心食品产业链调查》。报社总编却不敢发:\"小周啊,没确凿证据,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这就是证据。\"秦雪递上一沓检测报告,每页都盖着县医院的红章,\"我以医师资格担保。\"
报道刊发后,县城炸开了锅。\"天天平价\"门口挤满了要求退货的顾客,也有人举着\"严惩奸商\"的标语。陈志远让人在超市门口支起桌子,现场办理退款和赔偿登记。
\"陈总,这样下去资金链会断的。\"财务主管小声提醒,\"光奶粉就退了三万多......\"
陈志远置若罔闻。他跳上桌子,举起扩音器:\"各位父老乡亲,志远集团承诺:今后所有食品,假一赔十!\"说着让人抬出一块早就准备好的大牌子,上面用红漆写着同样的承诺,落款是他的亲笔签名。
人群安静了几秒,突然爆发出掌声。有个老太太颤巍巍地竖起大拇指:\"这才是有良心的企业!\"
危机暂时平息,但陈志远知道根源未除。当晚,他召开了全员质量大会,宣布成立\"志远质检中心\"。没有专业设备?就用医院淘汰的;没有专业人才?就送员工去省城培训;没有检测标准?秦雪带队连夜编写了《食品安全二十条》——这份用复写纸誊抄的手稿,后来成了行业标准的基础。
一个月后,当首批患儿康复出院时,志远质检中心已经初具规模。实验室虽然简陋,但每份检测报告都详尽规范。陈志远还创造性地推出了\"开放日\",让顾客亲眼见证检测过程。
最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开放日当天。县工商局突然来人抽查,带队的是个面生的科长。当他随机抽取一包奶粉要求现场检测时,秦雪镇定地完成了全部流程。结果让所有人震惊——蛋白质含量竟然低于标准。
\"不可能!\"张建军惊呼,\"这批货我们亲自去厂里验过的!\"
细心的楚明月却发现,科长带来的\"抽样袋\"有细微的缝合痕迹。她悄悄告诉陈志远,后者立即要求重新抽样——这次当众拆封新品。检测结果完全合格。
\"掉包计啊......\"周雅冷笑,\"赵家这是狗急跳墙了。\"
风波过后,\"天天平价\"的生意不降反升。主妇们口口相传:\"这里的酱油能验出真假,奶粉敢让孩子喝。\"连省卫生厅都派人来学习\"土法质检\"经验。
但陈志远并不满足。他在实验室墙上挂了幅中国地图,每发现一个问题产品,就在产地贴个黑点。三个月后,地图上已经星星点点。
\"这只是冰山一角。\"他对团队说,\"我们要建的不是一个超市的防线,而是整个行业的标杆。\"
说这话时,他眼前浮现的是前世那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而现在,他正亲手改写历史。
夜深人静时,陈志远独自在实验室整理数据。台灯下,一份关于工业盐危害的报告格外醒目——那是秦雪特意标注的,准备提交给省人大的提案草案。窗外,第一场雪悄然落下,覆盖了所有的污秽与不堪。而在这场雪之下,一颗名为\"食品安全\"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