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被秦峰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
“小友之言,李斯还是一个不错的人,跟他成为亲家也是好的?”
“别着急下定论啊。”秦峰说道,“李斯除了能力强,懂得抓住机遇之外,他的权利欲特别强。
为了自己能得到始皇帝重用,李斯出卖了提拔过他的吕不韦。
当时李斯初到秦国之后,恰逢秦庄襄王去世,知道见不到当时的秦王政。
李斯就退而求其次去吕不韦府上,当一个舍人。
他的才能很快得到吕不韦的赏识,任命他为郎官。
李斯因此有了向秦王进言的机会。”
嬴政想起来了,当时李斯在皇宫的偏殿中数落六国,字字珠玑,大为惊艳。
自己当时进入偏殿后,李斯竟然从另外一个出口离开。
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机会,竟然会如此完美地错开。
嬴政还记得,自己当时下令一定要找到这个人。
最后找到了李斯,两人一见如故,第一次见面后就来了一个促膝长谈。
李斯说了很多,如秦穆公称霸春秋,没有吞并六国的原因。
还说现在是统一六国最好的机会。
秦国不仅积攒了六世的财富,还有嬴政这样拥有雄心壮志的大王,足以扫平诸侯,成就帝业。
甚至说,倘若现在不抓住这次机会,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
大秦将无法再吞并六国。
思绪回来,嬴政见到秦峰继续说着:“李斯抓住机会,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王,被提拔成长史,接着帮助秦王政出谋划策,削弱六国实力,最后成为客卿。
然而吕不韦想要继续把持朝政,打算出兵软禁秦王。
却因为李斯的背叛,最后失败了。
吕不韦的党羽也趁机被秦王连根拔起。”
扶苏不解道:“就算如此,那也只能说李斯忠于陛下,不能说他背叛吕不韦。”
秦峰看了扶苏一眼,道:“这个不算,那就说另外一件事,韩非子大家熟知吗?”
“当然知道,法家之人,比李斯更加出名。”扶苏颔首道。
李斯嘴角扯了扯,说什么大实话,怪不得不支持你当秦二世。
蒙毅和冯去疾都不由得嘴角翘了起来。
“知道就好。”秦峰笑道,“当初秦王政得知韩非子是一个法家人才。
于是派兵攻打韩国,迫使韩非子出使秦国。
韩非子到达咸阳城后,经常跟始皇帝促膝长谈。
李斯得知消息后,深怕地位不保,就离间了始皇帝和韩非的关系。
最后导致韩非入狱,听说入狱的韩非死于李斯的手中。”
“你…你怎么知道?”李斯大惊。
这件事他做得很秘密,所以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就连始皇帝也不知道。
可是面前的秦峰却知道。
而李斯的话让其他人都皱起眉头,因为这算是李斯承认了是自己杀了韩非子。
“我知道的事情多了,他虽然忠心大秦,忠心始皇帝,但是他的权力心太重,最后只会落下个满门抄斩的下场。”秦峰得意的说道。
李斯闻言,知道重点来了,立马问道:“为何会被满门抄斩?”
“还不是他信错人,也怪他权力心太重了。”秦峰回应道。
“还请小友细说。”李斯沉声道。
秦峰看了蒙毅和扶苏一眼,叹口气:“看在赵护卫的面子上,我就细说一下吧。
你们也就当听一个故事吧,千万不要到处乱传哦?”
“先生放心,不会乱传的。”蒙毅一脸挚诚的说道。
嬴政说道:“小友放心,这件事只有我们几人知道,绝对不会外传。”
秦峰笑了一下:“其实想要外传也可以,不过要在三天后。”
“先生放心,我们真的不会外传。”嬴政沉声道。
其他人也一一进行了保证,绝不会外传。
秦峰耸了耸肩,道:“既然如此,我开始说了
这应该从始皇帝第五次出巡时说起。
始皇帝在到达沙丘后,丹毒发作,驾崩于沙丘宫。”
冯去疾几人眼皮一跳,不约而同看向嬴政。
虽然大家都知道嬴政死于金丹之毒。
可是从来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驾崩,在哪里驾崩。
尉缭,李斯以及冯去疾三人都已经开始计算嬴政的驾崩日期。
第五次出巡的事宜早就已经提上日程了。
最晚两年后就能出发了,到达沙丘也就半年不到的路程。
也就是说始皇帝还有最多两年半可活。
李斯和冯去疾一惊,齐齐看向嬴政。
见嬴政神色正常,也就放心多了。
而尉缭几人却没有放在心上,因为秦峰将解毒之法给了始皇帝。
秦峰没有看众人的神色,而是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
“始皇帝一驾崩,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
“等等。”李斯立马问道,“赵高只不过是一个宦官。李斯堂堂一个左相,他怎么会被赵高胁迫。”
嬴政说道:“我也很好奇,要知道李斯还是扶苏的丈人,是翁婿关系,再怎么样也不会伤害扶苏吧?”
“这就怪李斯权力心太重了。”秦峰叹口气,“如果不是李斯同意跟赵高合谋,大秦说不定还能多撑几年。”
“小友可否细说,这关乎我李家全族人的命。”李斯沉声道。
其他人也好奇地盯着秦峰。
秦峰颔首道:“马上说。”
他又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当始皇帝一驾崩,赵高便劝说胡亥,让他诈称始皇遗诏命杀掉扶苏,立他为太子。
胡亥本来就对皇位垂涎三尺,欣然同意。”
闻言,嬴政瞬间明白赵高会和李斯一起合谋的原因。
“我懂了,胡亥想要成功必须找李斯合谋。大家可能会怀疑赵高跟胡亥,但是不会怀疑李斯。”
冯去疾几人微微点头。
确实如嬴政所说,赵高跟胡亥自己拿出遗诏来,不管真假都会遭受质疑。
最后其他公子们站出来质疑赵高和胡亥。
但是李斯也这么说,大家就算有质疑也不会说出来。
也就是说大家默认胡亥成为秦二世。
等到胡亥登基后,天下再也没有人敢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