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楼的风波(主要是曲筱绡的青鸟事件和樊胜美娘家人的闹剧)渐渐平息。安迪的生活,则始终围绕着高强度的工作和精准的时间管理。她最近接手了一个跨国并购案的前期评估,项目庞大而复杂,涉及多个业务板块和海量的数据信息。团队连轴转,压力巨大。
这天深夜,安迪还在书房里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张复杂的业务流程图和旁边堆积如山的报告皱眉。时间紧迫,她需要尽快梳理出核心脉络和潜在风险点,形成一份清晰的汇报摘要。但信息过于庞杂,千头万绪,传统的思维导图工具似乎也难以承载这种量级的梳理。
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身去客厅倒水。目光无意间扫过玄关柜子上放着的一个白色陶罐——那是她上次开出的“黄级”资料后,觉得有趣,又随手开的一个普罐。开出的是一件【白级】的暖暖饰品,一个设计简约的金属书签,被她随手放在了那里。
安迪走过去,拿起那个罐子看了看。限购规则下,她这周的额度还有几个没用。或许……再开一个?就当是工作间隙的小调剂,也顺便验证一下“实用资料”出现的概率。
她付了钱,随意拿起一个罐子,在书房里顺手抠开了封泥。
一道充满生机的绿色光芒亮起。
绿级。
安迪并不意外。她伸手进去,拿出了一本……册子?
册子很薄,只有巴掌大小,封面是柔软的、带有颗粒感的浅绿色皮质,没有任何文字,只压印着一个极其简洁的、如同神经元连接网络的抽象图案。册子侧面用同色系的丝线装订,透着一种低调的高级感。
她翻开册子。里面是空白的?不,纸张是某种带有极细微纹理的特种纸,触感极佳。
怀安的信息适时在她脑中浮现(仿佛系统直接提示购买者):“【绿级】物品:‘思维导图速成手册’(黑科技资料载体)。功能:使用配套的特制书写工具(笔尖含特殊导引粒子),在本手册任意空白页书写核心关键词或概念,手册会自动感知并引导使用者以最清晰、最高效的树状或网状结构,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辅助理清复杂逻辑关系,提升思维效率。”
思维导图速成?自动引导构建?安迪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她正需要这个!
她立刻在书桌抽屉里找到一支常用的签字笔,试着在手册的空白页上写下这次并购案的核心项目。
就在笔尖触碰到纸页的瞬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笔尖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带着她的手,流畅地在纸页上移动!她根本不需要费力思考结构,只需顺着那股轻柔的引导力,写下她脑海中闪过的关键词:“市场前景”、“技术壁垒”、“财务风险”、“文化整合”、“政策合规”……
随着关键词的写下,手册自动在她落笔的周围,生成了清晰的分支线条,并将关键词框在简洁的图形框内。当她写下一个新的、与之前关键词相关的次级概念时(比如在“财务风险”下写“负债率过高”),手册会自动将新概念引导到正确的分支节点下,并生成连接线!
安迪完全沉浸在了这种前所未有的思维梳理体验中。她只需专注于内容的输出,而最耗费精力的结构搭建和逻辑连接,完全交给了这本神奇的册子!她的思维从未如此流畅,那些盘踞在脑海中的复杂信息,如同找到了宣泄的出口,被迅速、精准地梳理成型!
不到半个小时,一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思维导图,赫然呈现在手册的纸页上!涵盖了项目的主要评估维度、关键风险点和初步应对方向!这比她平时用软件或者手绘,效率提升了何止数倍!而且逻辑链条更加清晰直观!
安迪看着眼前这张堪称完美的思维导图草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拿起手册,感受着那温润的皮质封面和纸页上残留的、仿佛带着思维余温的墨迹。
这哪里是什么“速成手册”?这简直是思维加速器和逻辑梳理神器!对于她这种处理海量复杂信息的人来说,价值难以估量!
她将手册珍重地放在电脑旁,看着屏幕上依旧复杂的流程图,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有了这个工具,接下来的工作,似乎变得清晰可控了许多。这小小的绿级手册,带来的效率提升,远超她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