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笑道:“不如将愉哥儿唤来,听听他的想法。\"
不久,林愉跑进来说道:“父皇母后,您们找孩儿吗?祖父也在啊,孙儿向祖父请安。\"
林如海忙起身道:“皇子殿下不必客气。\"
贾环见状摇头叹息,对林愉说道:“愉哥儿,此事关乎你的未来,请认真回答。\"
林愉见贾环神情严肃,也正色道:“父皇请问,孩儿定如实回答。\"
贾环点头道:“愉哥儿,你知道自己为何与兄长姓氏不同吗?”
林愉答道:“因母亲家香火断绝,需我继承香火,所以我姓林而非贾。\"
贾环闻言点头,又问:“你可知过继林家即意味着失去皇子身份?若父亲曾是亲王,世子自是兄长的,但如今不同,将来立储时以才德为先,你或许有机会登基。
今日父皇母后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要仔细考虑后再作决定!”
林如海和黛玉直视林愉,看他如何回应。
林愉语气坚定地道:“无需选择了,孩儿仍愿姓林。
虽留在宫中可能问鼎大位,但为了报答母后的养育之恩,孩儿甘之如饴;而且祖父视我如珍宝!”
黛玉闻言泪流满面,如此年幼便能说出这般话,足见其孝心。
为了报答母亲,竟愿放弃皇位,黛玉颤抖着说:“愉哥儿,真是好孩子。\"林如海亦激动不已,能得到如此孝顺的孩子,实乃林家之幸。
贾环沉声问:“愉哥儿,你所言皆是真心话,将来不会后悔?”
林愉郑重地点点头。
林愉神情严肃地说:“父皇,儿臣无悔,但能否请父皇母后允许儿臣多入宫探望?否则儿臣会想念父皇母后。\"说到此处,林愉眼中含泪,满是对即将离家的不舍。
黛玉不禁失声哭泣,紧紧抱住林愉,心中满是感动。
贾环拍案而起:“好!不愧是我的儿子,这般明理懂事!”
望着泪眼婆娑的林愉,他摸了摸孩子的头,“别哭,不论你姓什么,你永远都是父皇母后的孩子,想来就来。
你年纪还小,未到去林家的时候,将来去了林家,也要每日上书房读书,每天都能见到父皇母后。\"
林愉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真的不用与父皇母后分开吗?”
见黛玉点头,他才安心地说:“那我就放心了。\"
林如海也欣慰地说道:“愉哥儿懂得孝顺,是个好孩子,我也很高兴。
你就继续住在宫里,七岁时再去林家,但功课绝不能落下,否则我会责罚的。\"
林愉立刻恭敬地回答:“祖父放心,孙儿定不会荒废学业。\"
贾环满意地说道:“愉哥儿,你孝顺母亲,父皇也不会亏待你。
待你长大成人,我便封你为郡王。\"
林愉仰起脸庞道谢:“谢谢父皇。\"
贾环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去玩吧。\"林愉应声离去。
贾环转向林如海:“岳父这次该放心了吧。\"
林如海笑道:“陛下教育愉哥儿有方,若论教子之道,陛下确实堪称楷模。
这些皇子皇女都十分懂事,没有半点娇生惯养的习气。\"
黛玉听了,白了贾环一眼,对林如海说:“父亲,环儿整天只知道玩耍,哪里教过什么,孩子们的教育还不是我们负责?”
林如海捋须而笑:“这才是真正高明之处啊。
陛下借着与孩子们嬉戏的机会,就把人生哲理传递给他们,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贾环闻言得意地看了黛玉一眼,黛玉回以一个白眼,问道:“那秦可卿的事情你怎么安排?”
黛玉提到秦可卿时,林如海的脸色微红,急忙说道:\"后宫事务皆由林姐姐操持,朕向来不管这些,姐姐何必问我?\"
黛玉听后心中不悦:\"既然你不问后宫之事,那我明日便让她离开宫中!\"
贾环无奈地望向林如海,林如海只得对黛玉解释:\"玉儿,高门大户中的这类事情实属常见。
陛下在这方面已做得很好,从不涉足外界风月之地,还请多体谅。\"
黛玉虽有些不甘,但也只能低声应道:\"玉儿明白了,若非看他还算本分,怎能轻易放过?\"说完,她调皮地朝贾环皱眉轻哼。
宫内一群孩童正在玩捉迷藏,周围站满宫人以防意外。
自珺姐儿等人入宫后,安平宛如脱缰的小马,每日都与她们嬉戏玩耍。
尽管常被元春训斥,她仍不改顽皮本性,这让元春颇为苦恼。
一次游戏中,小安泰不慎摔倒,珺姐儿连忙扶起她,关切地问:\"安泰妹妹,摔疼了吗?\"
小安泰乃云妃之女,母逝后性格变得孤僻,现由元春抚养长大,因此常与安平一起找珺姐儿玩,渐渐变得活泼开朗。
小安泰拍掉身上的尘土,笑着说:\"珺姐姐,我不疼!\"这几日,珺姐儿通过大姑姑得知安泰的情况,对她格外关照。
珺姐儿确认小安泰无恙后,牵着她躲到假山后,恰逢贾蔚匆匆赶来寻找她们,两人屏住呼吸不敢出声,直至贾蔚离去,才相视一笑。
大明宫,养心殿。
贾环身着明黄色龙袍,正专注批阅英国公李泰的奏折。
李泰在奏折中表示年事已高,请求辞去官职,将爵位传给李霄,至于为何选李霄而非世子,这与贾环并无直接关联。
贾环心中暗笑,李泰此举显然是在试探他的度量。
若贾环拒绝,李泰定会另寻出路;若贾环应允,则表明他无意与李家为敌,这样李泰便可安然无恙地在京城安享晚年。
贾环虽对李泰多次算计心存芥蒂,但这些争斗多限于军内派系,且李泰并未针对他的家人。
若贾环真要报复李家,元兴一脉的勋臣势必人人自危,军中亦将陷入混乱,李泰孤注一掷之下也难免会有重大损失。
思索片刻后,贾环在李泰的奏折上批注“准”
,仅削其爵位一级,改封李霄为侯爵。
以贾环当前的实力,根本无需担心李家谋反,但他不愿见到军中伤亡过多,毕竟那些都是他的子民。
李泰察觉到局势已不可逆转,见贾环麾下皆装备阳平卫所的火器,知大势已去,遂低头请求宽恕。
英国公府。
李泰接旨后沉声说道:“当今陛下确实非同凡响,李霄,今后你要紧跟陛下步伐,切勿生异心。\"
李霄恭敬回应:“父亲教诲,孩儿铭记于心,定不负厚望。\"
李泰听罢点头,望着天空喃喃自语:“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自从贾环被立为皇太子,李泰始终忐忑不安,唯恐锦衣亲军突然登门,连睡觉也不敢完全放松。
次日,景仁宫。
薛姨妈携黄氏拜见宝钗,入门即行礼道:“民妇叩见德妃娘娘。\"
宝钗忙离座亲自扶起二人道:“姨母、大嫂不必拘礼,请坐。\"
薛姨妈与黄氏谨慎入座后抬头打量宝钗,只见她身穿淡黄绣凤烟罗衫,下配双蝶云行山水裙,发髻斜簪八尾凤钗,气质高贵逼人。
忽闻一阵脚步声,一个小身影冲进殿内,一眼看见薛姨妈便欢叫起来:“外祖母,您可想死我了!”
这孩子在宁国府时常常见到薛姨妈,此次进宫数日不见,甚是思念,得知薛姨妈今日进宫,便急忙赶来。
薛姨妈紧紧抱住珺姐儿,说道:\"外祖母也很想念珺姐儿呢。\"说完,她在珺姐儿的小脸上亲了好几下。
珺姐儿皱眉,赶紧用手擦脸,薛姨妈笑着问:\"是不是嫌外祖母嘴上的胭脂味道太重了?\"
宝钗见到珺姐儿就头疼,没多久就不得安宁,于是问:\"你怎么来了?苍哥儿呢?\"
珺姐儿回答:\"苍哥儿在玩,听说外祖母进宫,我就赶过来了。\"
宝钗说:\"既然已经见过外祖母了,那就回去继续玩吧。
妈妈还有事要跟外祖母说。\"
珺姐儿虽然不太乐意,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吧,外祖母一定要常来看我哦。\"
薛姨妈笑着保证:\"放心,外祖母一定会经常进宫看你!\"
珺姐儿这才高兴地向薛姨妈告别,离开景仁宫去玩耍。
宝钗问道:\"这次进宫,妈妈有什么事吗?\"
薛姨妈看了看黄氏,笑着说:\"苍哥儿快入学了,我想着皇子有伴读,能不能也让成哥儿来皇宫陪读?\"
宝钗陷入思考,薛姨妈和黄氏都十分紧张,如果宝钗不同意,成哥儿就无法进宫陪读,这对薛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
黄氏忍不住起身行礼:\"德妃娘娘,我们薛家世代经商,能不能转为官宦之家,全靠成哥儿了。
娘娘看在他是你亲侄儿的分上,帮忙照应一下吧。\"
宝钗被黄氏的话惊醒,忙扶起她:\"大嫂子何必如此客气,成哥儿是我的亲侄儿,我会尽力帮助他的。
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向陛下提及此事,你们别胡思乱想了。\"
黄氏听后大喜,若儿子能进宫陪读,将来肯定不会差。
正要再次行礼,却被宝钗拦住:\"大嫂子,我们是一家人,你再这样我可真生气了!\"
薛姨妈笑着说:\"只要宝丫头点头,陛下一定会答应的。\"
宝钗道:\"不急,苍哥儿还得过段时间才入学,我会找个合适的机会跟陛下说,你们等着我的消息就好。\"
此时,贾环步入殿内问道:“宝姐姐找朕有何事?”
薛姨妈急切行礼道:“民妇叩见陛下,愿陛下安康!”
贾环亲自扶起她:“姨妈无需多礼,宝钗你也起来吧。\"薛姨妈与黄氏落座后,贾环轻叹一声,转头对宝钗说道:“宝姐姐找朕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