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惜春却不乐意,着急地说道:“林姐姐,我要去!”
“对,一起去!”
贾环的声音忽然响起。
小惜春欢呼一声,跑到贾环身旁道:“三哥,你最好了!”
贾环笑着说道:“二姐,难道你就甘心一辈子待在后宅,不想出去看看广阔天地吗?这岂不是白白活了一遭!”
迎春说道:“环儿,你和林妹妹是去祭扫祖墓,我们去了岂不耽误你们的行程?”
贾环笑道:“我和岳父早已提及此事,祭扫只是其中一部分,主要是想带林妹妹好好游览一番江南。
二姐还是同行吧。\"
黛玉也劝道:“是啊,二姐一同前往吧,路上还能有个伴。\"
宝钗亦附和道:“是啊,二姐,咱们走水路,一路上美景无数,大家一起吟诗作赋岂不快意?”
湘云与探春此时也不再沉默,齐声说道:“二姐,还是同去吧。\"说完期待地看着迎春。
迎春听后感动不已:“好,那我就随你们一道去。\"
“太好了!要去江南游玩啦!”
小惜春兴奋得跳了起来。
次日。
皇城。
大明宫,养心殿。
弘武帝看着下首的贾环问道:“你要请假去江南为林爱卿扫墓?”
贾环恭敬回答:“是的,陛下,这是一方面,另外江南传来消息,与刘唐关系密切的人是老忠义亲王的侍卫,我也顺道查探一下。\"
弘武帝听后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沉声说道:“为岳母扫墓本是你应尽之责,朕准了。
不过江南之事需谨慎查探,有消息立即上报于朕。\"
贾环俯身回道:“臣,贾环领旨!”
林府。
林如海听说贾环真要前往江南,笑着问:“环哥儿,你是怎么说服陛下让你去江南的?”
贾环笑了笑,将章存的事情告诉了林如海。
林如海指着贾环笑骂道:“你这滑头,也只有这件事能让陛下答应你去江南。
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贾环答道:“岳父,我们后天就启程,船只已经准备妥当。\"
林如海点点头:“路上一定要小心,别出什么意外!”
贾环笑道:“小婿明白,岳父尽管放心。\"
三月十八,天气晴朗,是个适合出行的日子……
宁国府门前,排列着一列马车,周围三百名亲兵严阵以待。
因家中人都要去江南,贾环便带上了所有亲兵。
贾环虽已晋升为郡王,但亲兵人数并未增加,依旧维持原样。
通州码头已被封锁,闲杂人等不得靠近,步军统领衙门的士兵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待贾环等人到达时,黛玉几位女子戴上围帽下了马车,才感受到王爵的威仪。
周围近千名士兵,都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
再看河边停泊的一艘三层楼船,极为奢华。
贾环笑道:“林姐姐,我们上船吧!”
众人登上楼船,直奔三层。
一层住水手杂役,二层是亲兵驻地,三层则是女眷、丫头及婆子的住所。
来到甲板,登高望远,黛玉几位女子好奇地看着远处的行人。
过了一会儿,她们开始分配房间。
一切安排妥当后,贾环下令开船。
清晨。
几位女子梳洗完毕,站在甲板上,眺望两岸。
正值初春,两岸翠柳依依,行人络绎不绝。
黛玉对贾环说道:“环儿,该你了。\"
贾环心领神会,微微一笑:“河岸翠柳河岸垂,柳垂河岸烟波随,烟波浩渺东流去,东际瀚海迎柳归。\"
“好!”
湘云率先拍手称赞。
小惜春、小幺儿和小吉祥在甲板上嬉戏奔跑,迎春提醒道:“你们可别掉下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三小答应一声,继续嬉戏打闹。
因路途不便携带小猫,便将其留在宁国府,否则场面定会更加热闹。
一路无阻抵达金陵,贾环直截了当地说:“不必靠岸,直接前往苏州。\"他不愿应对金陵的官员,更不想见到贾家金陵十二房。
顺利到达苏州码头,苏州知府和守备已在码头等候,迎接阳平郡王贾环。
贾环率先带亲兵下船,说道:“知府大人、守备大人见过王爷。\"二人恭敬行礼。
贾环虚扶示意免礼:“两位无需多礼,本王此行纯属私事,不欲惊扰地方,你们自便吧。\"
“遵王爷吩咐。\"
待二人离开后,马车上仅剩几辆空车,贾环走近车厢旁,对黛玉道:“林姐姐,我们即刻前往林家苏州老宅。\"
黛玉点头:“好。\"她对苏州的老宅并无太多记忆,自幼随父母住在扬州,如今即将回到林家的老宅,心中难免感慨。
黛玉只来过一次苏州老宅,那是送母亲回乡安葬时,与父亲林如海在此居住数日,此后再未踏足。
众人抵达林家老宅,下人早已得知消息,在门前迎接。
见贾环搀扶着一位衣饰华美的女子,急忙跪拜道:“奴才们拜见王爷、王妃。\"
黛玉推开贾环的手,缓缓走到跪在最前的林康面前,亲手扶起他说:“康伯,玉儿回来了。\"话音未落,已是泪流满面。
林康亦老泪纵横:“夫人若知 ** 过得这般好,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南方称 ** ,北方称姑娘)
在林康的带领下,贾环一行人进入林家老宅正堂,众人稍作休整后便休息了。
次日清晨,林康准备了祭品,带领贾环等人前往林家祖坟。
黛玉望着眼前的石碑,碑上刻着“林如海之妻贾氏敏”
。
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娘亲,玉儿来看您了!”
随即放声痛哭,身旁的女子们也被她的悲伤触动,眼眶泛红。
贾环亦跪下,恭敬地说道:“小婿贾环拜见岳母,岳母请安息,小婿定会善待林姐姐,绝不让她受委屈。\"随后他转向黛玉,轻声劝慰:“林姐姐,莫要再哭了,岳母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
黛玉脑海中浮现出母亲年轻时的笑容,想起如今阴阳相隔,不禁心如刀绞,任凭贾环如何劝说也无法止住泪水。
贾环无奈,只能让她尽情宣泄情绪。
待黛玉哭了一阵,才慢慢平复下来,在贾敏墓前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话,最后站起身,走到旁边较小的墓碑前,温柔地抚摸着碑面:“弟弟,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记得别淘气惹娘亲生气。\"
黛玉的弟弟三岁时便因病去世,身体虚弱至极,自出生起便离不开药物,命运比黛玉更为坎坷。
黛玉坐在墓前,仿佛看见小时候那个小小的身影躺在床上向她呼唤:“姐姐,我难受……”
年幼的黛玉总会递上一块蜜饯,试图安慰他。
看着黛玉伤感的模样,贾环不知自己是否做错了决定。
他走上前,将她揽入怀中,轻轻拍打着她的背,柔声安慰:“林姐姐,一切都过去了,岳母和弟弟都不愿看你如此伤心,只希望你能快乐生活。\"
黛玉靠在贾环怀里片刻,起身擦去眼泪道:“环儿,是我太失礼了。\"贾环回应道:“林姐姐言重了,这是人之常情。
今日既已祭拜过岳母和弟弟,天色也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黛玉命人摆放贡品,焚烧纸钱后,与贾环及众姐妹一同返回林家老宅。
夜晚,后宅设宴款待姐妹们,黛玉举杯笑道:“这些都是江南的特色菜肴,不知各位是否合口味?”
迎春笑着答道:“林妹妹太谦虚了,我们有幸品尝到地道的江南美食,实属荣幸。\"
小惜春正忙着吃饭,嘴里全是油腻,完全没有抬头的机会。
她身旁的小吉祥也是如此,专注于桌上的美食。
屋内设了两桌宴席,因为年纪小的关系,小吉祥和小幺儿被安排在黛玉那一桌,而平儿、晴雯、彩霞等人则在另一桌。
贾环对迎春姐妹说道:“二姐姐,你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吗?”
迎春摇头,贾环笑着回答:“苏杭的风景极美,让林姐姐带你们好好游玩一番。\"
湘云兴奋地说道:“林姐姐,一定要带我们好好玩,难得来一次苏州,可不能白跑一趟!”
黛玉听后笑着说:“好啊,云丫头别担心,我一定带你把附近的美景都转遍!”
小惜春抬起头说道:“太好了,我也要去!”
旁边的吉祥听到后撇了撇嘴,继续埋头对付桌上的美食。
黛玉的心情明显好转,笑着说:“苏州好玩的地方很多,虎丘山可是个好去处!”
探春笑着问:“林姐姐,这虎丘山很有名吗?”
黛玉笑着解释道:“虎丘山大有来历,以前叫海涌山。
传说春秋时期,吴王与越王交战时受了伤,不久就去世了。
他的儿子新吴王夫差将其葬在虎丘山上,三天后忽然来了只白虎蹲在坟前吼叫,于是改名为虎丘山。\"
黛玉继续说道:“此外,虎丘山上还有剑池、白莲池、第三泉以及云台寺等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在黛玉的解说下,众人都双眼放光,恨不得立刻出发。
晚饭后,众人早早休息,为第二天游览虎丘山养足精神。
下午,林家的一些宗亲前来拜访,都被贾环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