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得知贾环召她前来是为了增强身边侍女的实力,保护她的安全,心中既欢喜又感激。
见贾环又要靠近,她警惕地退后一步说:“环儿别胡闹!”
察觉贾环仍赖皮般地靠近,她心中一软……
片刻后,黛玉气喘吁吁地说:“环儿,姐姐不能久留,得回家了。\"
贾环还想靠近,黛玉嗔怪道:“环儿,再纠缠我就真生气了!”
宁国府门前,直到黛玉的车驾消失,贾环才回到宁安堂,叫来周扬吩咐他去买些**护院犬回来,因为狗的听觉和嗅觉比人敏锐,这样府里会更安全。
进入后堂正屋,平儿等人已准备好了午饭,晴雯回头望向贾环身后,疑惑地问:“三爷,林姑娘怎么没来吃饭?”
贾环笑道:“林姑娘还有事,已经先回去了,咱们自己吃吧。\"
用完午饭,贾环又躺在摇椅上休息,晴雯在他身后轻轻帮他按摩肩膀。
火器若没有正当理由使用,必然引来灭门之祸。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也无需用到火器,他更倾向于和平解决,将来在外建立自己的封地,但这取决于皇室的态度。
皇城。
弘武帝埋首沉思,如今天下缺粮,民间流传苏杭丰则天下足的说法,意思是只要苏杭丰收,各地便都有饭吃。
天下真的缺粮吗?并非如此,粮食大多囤积在士族和官宦富商手中,他们每年将粮食储存在粮仓中,待到灾年再高价出售陈粮,借此购地买奴,享受奢华生活,导致局势混乱。
尽管清楚这一切,弘武帝也无计可施,总不能把所有相关人员抄家查办,那只会让天下更加动荡,毕竟大多数官员都出身于此类家庭。
“陛下,张廷玉和陈廷敬两位大人求见!”
戴权进来通报。
弘武帝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说道:“宣!”
张廷玉二人进殿说道:“陛下,山东济南发生 ** ,房屋严重受损,伤亡无数,请陛下拨粮救济!”
弘武帝听闻大惊,雁门关的蒙古问题尚未解决,山东济南又突发 ** ,真是祸不单行。
他皱眉沉声说道:“爱卿,神京城中的粮米大多已送往雁门关,哪里还能有多余的粮米赈济山东百姓!”
身为内阁大臣,朝廷的现状张廷玉和陈廷敬岂会不知,然而山东的百姓急需粮米救命,他们只能来找弘武帝。
陈廷敬道:“陛下,山东真的缺粮吗?或许是一些人不愿拿出粮米帮助朝廷。
如今山东百姓危急,也顾不得许多了。\"
张廷玉听后明白其意,皱眉道:“你说的是山东的世家大族,但他们未必肯配合。\"
陈廷敬急切地说:“张相此时绝不能心慈手软,那些世家大族哪个不是罪行累累,随便抄几家就能解决山东的问题。\"
张廷玉严肃道:“你知道吗?你今日所说的话若传出去,你在官场中将寸步难行。\"
陈廷敬坚定地回答:“为了国家,我毫不畏惧,即便辞职也在所不惜!”
弘武帝拍案叫好:“好!若人人都像你这般,何愁天下不安定!”
随即皱眉道:“可派谁去呢?这样的差事得罪人不说,还会断送前程,恐怕没人愿意承担。\"
陈廷敬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前往,所有骂名由臣一人承担!”
弘武帝眉头深锁,他并不想失去这位重要的人才,陈廷敬是他未来计划重用的人选,绝不能在这次任务中受损。
于是说道:“不行,朕这里离不开你。\"
张廷玉沉思片刻道:“陛下,既能担当重任,又一心为公的,唯有林如海和李光地二人。
但林如海掌管督察院无法离京,神京也需要他留守,而李光地年事已高也不适合。
再派别人去又担心会与当地势力同流合污,这该如何是好?”
弘武帝也陷入苦恼,忽然想到一个人选,此人既不贪财又正直,应该合适,便问道:“爱卿觉得贾环如何?”
张廷玉和陈廷敬听到此话都吃了一惊。
贾环虽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但最近刚被解除军职,如今又将如此重任交给他,不得不说弘武帝有些冷漠无情,这是要把贾环当作工具使用,日后怕是要卸磨杀驴了。
不过他们两人不敢多言,只觉得皇帝太过苛刻无情。
尤其是贾环身为林如海的女婿,此事若被林如海知晓,不知会有何反应,弘武帝难道不怕贾环与林如海心生不满吗?
弘武帝看着两人的表情,微微一笑,说道:\"爱卿不要误会,朕并非苛刻之人。
朕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若派他人前往,一旦再生变故,后果不堪设想。
毕竟雁门关的蒙古势力仍在伺机而动。
朕深知贾环自入仕以来,对朝廷贡献颇多,功勋卓着。
两位爱卿可放心,朕在此承诺,贾环今后绝不会陷入绝境。\"
\"陛下英明!\"二人无话可说。
他们明白,贾环若得罪天下人,处境堪忧,但如今他的命运全系于天子一言,即便日后封王,也可能整日提心吊胆,任人摆布。
贾环在家中接到宫中的召唤,急忙赶往宫中。
一路上都在猜测究竟为何突然被召见。
他认为短时间内弘武帝不会给自己安排具体任务,不知此次召见所为何事。
大明宫,养心殿。
贾环进殿行礼道:\"臣贾环参见陛下。\"随后起身向张廷玉和陈廷敬点头致意。
弘武帝沉稳地向贾环讲述了山东的事务,问道:\"贾环,你可愿意前往?\"
贾环听后眉头微蹙,但他知道此时不能犹豫,否则会让弘武帝对他产生疑虑。
于是抱拳答道:\"陛下,臣愿前往。\"
弘武帝见贾环神色平静,毫无怨恨之意,十分满意。
他站起身道:\"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贾环,只要你一心为朝廷效力,朕定保你一生荣华富贵。
戴权,传旨:封贾环为山东巡查使,代天巡狩,赐天子剑!\"
离开养心殿后,贾环来到皇城门口与周扬等人会合,随即策马直奔林府。
途中,贾环心想,这个差事并不容易完成。
山东的世家怎么可能轻易交出粮草?必定会引发 ** ,届时自己将成为众矢之的。
而且自己并无兵权,未来的生死完全取决于天子一句话。
这样看来,弘武帝更加可以放心地使用自己,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
难怪他会承诺自己一世荣华富贵。
林府。
书房里,林如海眉头紧锁,他对弘武帝的潜在意图心知肚明。
虽然眼下弘武帝对贾环还算信任,给予了一世荣华富贵,但那种如同猪狗般的生活,贾环会甘愿接受吗?更何况自己还有一个心爱的女儿。
“环哥儿,你怎么想?”
贾环撇嘴轻笑,“皇帝对任何人存疑都是正常的,但那样的日子我可不愿过。
若天家不容我,我自会携全家离开大乾,去境外开辟新的天地。
我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贾环话未尽,但他心意已明。
林如海听罢点点头,“不至于到那一步,陛下也算是明主,不会为难你。
你提前考虑退路很好,将来即便新君不容,咱们也能离开大乾。
林如海胸怀大志,不愿见贾环与天家冲突。
在他看来,贾环即便有所隐秘,也不足以对抗整个朝廷,那是自寻死路。
他认为贾环的打算十分明智。
“依我对当今圣上的了解,只要你不做违背朝廷之事,不会有事。
最差不过是虚衔国公或虚衔王爵,但那时若满朝皆敌,也未必好过。
你的想法倒也是一条出路。\"
贾环不想继续沉重的话题,笑着说道:“姑父,现在谈这些还太早,未来谁能预料?但几年内应该无虞,那位还需要我,这几年足够我准备。
姑父放心,绝不会让林妹妹受苦!”
林如海洒脱一笑,“说得好,我还不及你豁达,走一步看一步吧。\"
黛玉院子
“环儿,我虽不懂朝廷之事,但这次山东之行一定要小心。
我知道你此行的目的,那些世家大族背景深厚,不可小觑。\"黛玉一脸忧虑。
贾环听后心中触动,黛玉虽为闺阁女子,自幼谨慎小心,一句错话就能哭一夜。
这些年因林如海健在,加上自己的宠爱,性格已坚韧开朗许多,但对外界事务仍不多关心。
她能如此周全地为他的山东之行考虑,定是费了不少心力,可见对她感情深厚。
贾环起身走到黛玉面前,轻轻将她抱入怀中,温柔地说:\"林姐姐放心,你何时见过我吃亏?你知道我的亲兵实力,最差也能全身而退。
姐姐只管在家等我平安归来便是。\"
黛玉脸红,贾环即将离京,她不愿违逆他的意愿,将头靠在他肩上,柔声说:\"我会等你平安归来……\"
英国公府书房内,李泰和邓达坐着交谈。
邓达说道:\"贾环这是要走上绝路啊,以后不会有好结果,没想到皇上对他如此薄情,真是伴君如伴虎!\"
李泰严肃地说:\"兄弟,自古以来皇帝都是这样,只信自己。
皇上这么做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任用贾环。
贾环的权力将来会更大,你要告诫家中子弟不要正面冲突,否则吃亏的会是我们。
等贾环这把刀变钝时,就是我们反击的机会。\"
邓达点头道:\"李兄说得对,不过我们要提防皇上是否会借贾环整顿军中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