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庆堂。
贾母从鸳鸯那里得知贾赦和王夫人碰壁归来,毫不在意地摆摆手示意她退下。
此刻她才真正安心,环哥儿还能顾念他的丫头,说明他并无大碍。
东路院,王熙凤的小院里,王熙凤笑容狡黠,“二爷,我说什么来着?大老爷和太太空手而归了吧。
三弟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会自陷困境?大老爷、二太太,还惦记着东府的财产呢,呵呵!”
英国公府,小书房中,卫国公邓达说道:“没料到贾环如此果断杀了曹文忠,让我们处于不利境地,实在可恨!”
英国公李泰道:“那也是曹文忠太冲动,我和他讲过别与贾环起冲突,他不听劝,若真能杀了贾环倒也罢了,可偏偏反被贾环所杀,不仅使我们陷入被动,自家还被抄家夺爵,全是他咎由自取!”
卫国公邓达严肃地说:“如今曹文忠掌控的势力必定会被陛下派人接管,这样一来我元兴勋臣的势力定会大幅削弱,这一切皆因贾环所致,必须设法除掉他!”
李泰摇了摇头说:“这件事你就别再想了,皇上绝不会怪罪贾环。
曹文忠的死让皇上高兴得很,这对皇上加强军权极为有利。
而且贾环并无大错,全是曹文忠的过错,众人面前我们也不能冤枉他。\"
邓达愤怒地说道:“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贾环继续逍遥法外吗?”
话锋一转又道:“李大哥,我们不如趁贾环被关押时,想办法除掉他!”
李泰再次摇头道:“如果贾环关在别的地方,或许还有机会。
但他现在关在昭狱,那是贾环的地盘。
况且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锦衣亲军早已用过,我们根本没有机会,万一再惹出别的麻烦。\"
邓达愤怒地拍桌子喊道:“太过分了!”
李泰望着窗外远处的天空,沉声说道:“别急,总会有机会的……”
神京城城门外,曹家一家人准备离开返回老家,其中包括刚被罢官的陈茂。
曹家的人全都怒视着陈茂,要不是因为他,曹家怎会遭遇不幸,国公爷也不会死。
从马车里传来曹夫人的声音:“炎儿,你此去边镇,一定要小心,战场上危险重重,凡事都要把性命放在首位,曹家未来的希望就靠你了。\"
原来两位国公念及曹家情谊,安排曹文忠的次子曹炎到边关参军。
凭借他们的面子,边关的将领应该会给些薄面,只要曹炎不算无能,将来混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对曹文忠的报答。
曹炎跪下道:“母亲放心,我一定让曹家重新崛起!”
心中默默想着,贾环你等着,杀父杀兄之仇,我一定不放过!
曹夫人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叹息道:“炎儿,娘劝你还是别再想 ** 的事了,否则不但报不了仇,还会害了整个曹家。\"
曹炎流着眼泪说道:“可是母亲,父亲和兄长的仇难道就这样算了不成?”
曹夫人从马车中探出身子,叹息道:“炎儿,娘亲又何尝不痛心?但这又有何用?若你能谋得一官半职,或许贾环早已封王。
你知道皇上赐蟒的深意吗?我也曾劝过你父亲,如今曹家已足够显赫,何必再争?若父亲听我的话,怎会落至此地步!”
说着,泪水再次滑落。
曹炎见母亲伤心,也感伤不已,但他若真要放弃,却又难以割舍。
曹夫人继续说道:“炎儿,娘让你去边关,也是为曹家未来打算。
你若有官职在身,曹家便不会任人欺凌。
可若你只顾着一己私欲,曹家只会因你而遭灭门之祸。
炎儿,看看你的侄儿侄女,再想想你的亲人,你能忍心让他们陪你一同赴死吗?”
曹炎听后,看着几个未留头的侄儿侄女,内心剧痛,仿佛一座大山压在肩上。
他不再是昔日游手好闲的少爷,而是全家的希望。
想到这里,不禁泪流满面:“母亲的话,孩儿铭记于心。\"
昭狱中,贾环慵懒地躺在厚厚的锦被上,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小菜和一壶美酒。
锦衣校尉正在汇报外面的情况。
当听说王夫人和贾赦要帮忙管理家务时,他问:“老太太怎么说?”
锦衣校尉恭敬回答:“侯爷,老太君说即便帮忙管理,也不允许动东府的财产,否则绝不答应,要等侯爷平安回家。\"
贾环点头,这老太太还算明白事理,“后来呢?”
“后来被侯爷的丫鬟顶了回去,王夫人还想发作,却被侯爷的亲兵吓退了。\"
贾环满意地笑了:“还算她有点分寸,不敢轻举妄动。
英国公和卫国公有何举动?”
“回侯爷,二人曾在英国公府密谋,具体内容不知,但目前没有行动。\"
贾环冷笑着:“这两个老狐狸,果然狡猾,如此大的损失,竟能忍住不动声色。\"
一旁的常贵说道:“侯爷,若是在其他地方,他们也许会动手,但在昭狱他们也不敢,毕竟这些招数我们锦衣卫都玩过了。\"
贾环轻轻点头说:“你们盯着这两位老东西,别让他们坏了我的大事。\"
常贵回应道:“侯爷放心,一切已安排妥当,有任何动静都会立刻告知您。\"
“嗯,你们退下吧,我需要休息。\"
这几日,弹劾贾环的奏章堆满了弘武帝的桌面,其中包括几位朝廷重臣。
弘武帝看着那些奏章说道:“看来贾环在江南树敌不少,现在他们开始反击了,想置他于死地。
哼!这些家伙到底想做什么?”
弘武帝心里清楚得很,贾环在江南铲除了孙家和刘家这样的世家大族,触怒了整个江南的士族,如今这些人借机想除掉贾环这个眼中钉。
站在一旁的戴权不敢言语,担心惹怒皇帝会牵连自己,心中暗想:贾环帮你几乎动摇了江南士族的根本,他们能不反击吗?
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禀报:“陛下,张廷玉大人求见。\"
“宣!”
张廷玉进入养心殿后,行礼道:“臣,张廷玉叩见陛下。\"
“戴权,给张爱卿搬把椅子。\"弘武帝虚扶示意。
坐下后,张廷玉说道:“陛下,关于宁侯贾环的事情,臣已查明,宁侯实属正当防卫,无任何过错。\"
弘武帝早已料到结果,对戴权说道:“传贾环前来。\"
贾环正在昭狱饮酒,很快就被一个小太监带到养心殿。
一进殿,他立即跪下行礼:“臣,贾环叩见陛下。\"
弘武帝并未让他起身,脸色阴沉地说:“你这混账!谁给你的胆子,竟敢当街杀害国公?”
贾环低头回答:“回陛下,臣只看到一名刺杀天子亲军指挥使的叛贼,并未见到国公。\"
弘武帝冷笑一声:“放肆!贾环,你胆子太大了,那可是国公!若非念及你对国家有功,朕定扒了你的皮!”
贾环低声说道:“陛下息怒,臣知错了,今后一定不会再莽撞行事。\"
弘武帝训斥道:“还想有下次?若非天子剑庇护,朕也无法保你。
今后做事要多动脑筋,别再蛮干!”
张廷玉深知曹文忠之死对当今圣上收拢军权的巨大益处,甚至怀疑这是君臣精心策划的结果。
这些年元兴勋臣确实有些过分嚣张,于是说道:“陛下,宁侯年轻气盛,虽稍显鲁莽,却也在情理之中。
况且此事并非他的过错,还请陛下宽恕。\"
弘武帝冷哼一声:“回去闭门思过一个月,再惹出乱子,休怪朕不客气。
退下!”
贾环大喜,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离开,笑道:“臣定会好好反思。\"随后退出养心殿。
弘武帝轻哼一声:“但愿如此。\"
贾环恭敬退出后,弘武帝脸上虽冷,心中却满意,对张廷玉笑道:“爱卿,你看,早晚朕得让他明白规矩。\"
张廷玉附和道:“宁侯年幼,难免冲动,这也是赤诚之心。\"
弘武帝叹息:“贾环这孩子看似不羁,实则胸怀天下。
他所做的每件事看似鲁莽,实则是为天下、为国朝、为朕。
这样好的孩子,谁能不喜欢?”
贾环出皇城后直奔荣国府,到荣庆堂拜见贾母:“孙儿见过老祖宗。\"
贾母见贾环平安回来,很是欢喜:“环哥儿,你没事就好。\"
贾环笑道:“孙儿没事,此次不过是为国除害,陛下高兴都来不及,怎会怪罪我。\"
贾母听后笑了:“既然陛下没罚你,说明信任你。
今后做事要更谨慎,否则真要把老婆子吓死了。\"
贾环点头:“孙儿记住了。\"
贾母摆手:“去吧,你也该去看看你娘,她这些天一定担心坏了。\"
贾环离开荣庆堂后,径直朝赵姨娘的小院走去。
如今这小院里已不是过去的光景,伺候的丫鬟和婆子众多,赵姨娘享受的待遇堪比王夫人。
毕竟,她如今已是朝廷授予的三品淑人。
贾环刚踏入院子,就有婆子进去通报。
赵姨娘从屋内快步出来,后面跟着小鹊等几个丫头婆子。
“环哥儿,你终于回来了,可把娘吓坏了!”
赵姨娘紧紧抱住贾环,泪水止不住地流下。
这些日子以来,她每日都提心吊胆,生怕出什么事。
贾环心中一暖,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娘别担心,我做事有分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您就放宽心过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