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想起荣庆堂里贾环那种目空一切、对王夫人不敬的态度,心中充满忧虑。
姐姐的想法,她怎会不明白?这或许正是她当初将宝钗许配给宝玉的原因。
但姐姐得罪贾环如此严重,宝玉将来还能继承爵位吗?
宝钗看到薛姨妈眉头紧锁,便问:“妈妈为何忧虑?不妨说出来让我听听。\"薛姨妈知道女儿心思缜密,便没有隐瞒,叹了口气说:“还不是因为你姨妈得罪了环哥儿,这会让宝玉的事情变得复杂。\"宝钗明白薛姨妈的担忧,劝道:“妈妈不必多虑,未来的事难以预料,姨妈的想法未必能实现。\"
“这是为何?”
薛姨妈不解。
宝钗沉思片刻后说道:“妈妈可知环弟被赐蟒袍之事?”
薛姨妈点头:“环哥儿穿上那蟒袍很是威风,那可是皇子王爷才能穿的衣物。\"宝钗笑着问:“妈妈可知这蟒袍背后的深意?”
薛姨妈摇头,于是宝钗解释:“自大乾开国以来,被赐蟒袍的只有四位,都是后来成为异姓王的人,再无他人。\"
薛姨妈大吃一惊:“宝丫头,你的意思是环哥儿将来也会封王?”
听到宝钗点头,薛姨妈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要知道,郡王可以娶一正妃二侧妃,而侧妃的地位也远高于普通妾室……
大乾弘武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正值万寿节,由于解决了缺粮问题,弘武帝非常高兴,特地设宴款待百官。
赵好好也在受邀之列。
宴席按身份高低分为上桌、上中桌、中桌和下桌四等,每桌的菜品都有所不同。
贾环作为侯爵,自然被安排在上座。
弘武帝端坐御座,面带笑容道:“众位爱卿,尽管这些年天灾频发,但我们君臣齐心协力克服了许多困难,我感到十分欣慰。
来,大家一起举杯庆祝。\"
众人喝完酒重新坐下,弘武帝接着说道:“总有些人居心叵测,挑拨是非,说什么朕是无德之君,上天频繁降灾便是惩罚,还指责朕刻薄寡恩,不配享有宗庙祭祀。
听听这些荒唐话!”
“朕今天很开心,今年的旱灾非常严重,朝廷粮食短缺,山东、河南等地的百姓饥饿难耐,让我整夜难眠。
幸好贾环献上红薯,解决了朝廷的难题,也让百姓脱离困境。\"
弘武帝面带喜色,激动地望着贾环:“很多人都劝朕提防你,但朕相信你。
只要你对朕、对大乾忠诚,朕绝不会亏待你。
即便朕将来不在了,你若遇到困难,可以找皇后求助。
有人说朕刻薄寡恩,朕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究竟是怎样的人。\"
贾环深受触动,皇帝很少提及身后之事,这表明他对自己的信任。
他起身拜谢:“陛下是明君,必定长寿安康,那些诽谤之人根本无法动摇您的威名。\"弘武帝听了更加满意,频频点头。
皇后看了看贾环,笑着称赞:“贾环真是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众皇子也注视着他,各有心思。
……
“皇后过奖了,臣只是尽职尽责罢了,不敢当如此赞誉。\"贾环再次行礼。
殿内其他官员都投来羡慕的目光,与皇室关系密切意味着前程无量。
再看贾环身上的蟒袍,他们甚至猜测他可能成为大乾的第五位异姓王。
弘武帝觉得时机成熟,笑着说:“朕的话不仅针对贾环,也是对各位说的。
只要你们忠于朕、忠于大乾,朕怎么会吝啬官职爵位呢?好了,话不多说了,大家干了这杯!”
众臣齐声道:“谢陛下厚恩!”
朝廷赐宴不过如此,菜品冰冷,根本无法尽兴。
宴毕,贾环打算回府补餐,安抚空虚的胃。
然而刚到宫门,就被夏守忠拦下。
“见过宁侯,皇后娘娘请您赴坤宁宫的家宴。\"夏守忠恭敬地引领贾环至坤宁宫西暖阁。
此时,帝后正坐在凤榻上谈笑,见贾环入内,弘武帝笑着说:“免礼吧,你这小子定是饿了,别否认,朕清楚得很。
今召你前来,就是让你吃饱了再走,免得说朕小气。\"
贾环道:“臣不敢。\"
李皇后转向贾环说道:“贾环,朕从未见陛下对哪位臣子这般优待,即便是皇子也甚是严格。
今日邀你共进家宴,足见陛下将你视若子侄。
你切莫辜负圣意,否则休怪朕无情。\"贾环闻言跪下:“陛下厚恩,千古难寻,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这话出自真心,弘武帝确实待他极好,而这也正是弘武帝留他性命的原因,否则贾环绝不会甘心受制。
弘武帝和李皇后都明白真心假意,彼此对视一笑,点了点头。
“起来吧,这是家宴,不必拘谨。\"弘武帝挥手示意。
贾环起身坐下,李皇后指着身边的女子笑道:“贾环,你认得她是谁吗?”
贾环望向那位女子,只见她眼若秋水,发髻高挽,身着淡黄棉袄,竹叶青丝肩褂,葱黄织金长裙,目光含泪望着自己。
能在坤宁宫陪坐的定是弘武帝的嫔妃,此处仅她一人,再结合她的神情,身份显而易见——正是贾元春。
贾环连忙起身,说道:“小弟贾环拜见大姐姐,姐姐安好,这些年您受累了!”
贾元春入宫已有十年,从未听闻家人提及她内心的苦楚。
即使后来封妃,家人探望时也只是谈论如何保住恩宠、光耀家族的话题。
今日被皇后召来,贾元春已猜到可能见到这个庶出的弟弟。
当听到温暖的话语时,她再也控制不住泪水,轻声抽泣。
贾环见姐姐情绪激动,忙安慰道:“大姐姐无需悲伤,当年祖母送您入宫,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有我在此,姐姐只需安心侍奉陛下即可,一切都有我在。\"弘武帝闻言皱眉,斥责贾环胡言乱语。
皇后则笑着解释,说陛下对贾环另眼相看。
元春见状连忙跪下请罪,担心贾环因言辞不当而获罪。
皇后安抚她并无大碍,并暗示她应重新审视贾环在宫中的地位。
贾环却反驳道:“若非陛下称这是家宴,臣也不敢直言。
若陛下执意追究,臣亦不敢再言。\"
弘武帝兴趣盎然地表示愿意倾听,皇后也随之投以好奇的目光。
贾环冷笑一声:\"陛下,那些勋贵之家不思报效朝廷,只盼着把女儿送入宫中博取权势。
他们可曾顾念过女儿的安危?陛下恕我直言,后宫的凶险远胜于豪门大族内的勾心斗角,稍有不慎便会丧命。
即便一时得宠封妃,所谓的荣华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终究难逃衰败的命运。
就像那高楼大厦,今日矗立,明日倾塌。\"
元春听得心中一震,对贾环的大胆言论深感不安,唯恐他惹怒皇帝。
弘武帝微微颔首:\"贾环所言极是。
这些寄生虫般的勋贵之家注定难以长久。
她们只知吸取国库的养分,毫无贡献,终将被清除。
不过你将朕的后宫说得如此不堪,朕倒要看看你怎么收场!\"
元春听得背后发凉,若非贾环突然崛起,荣国府恐怕已危机重重。
她大伯为人处世诸多问题,一旦事发便是贾家的致命伤。
李皇后似笑非笑地说:\"照你所说,难道是本宫管理不当才导致宫中的种种问题?\"
贾环正色道:\"皇后娘娘,历代后宫皆如此,人性贪婪,无人能控制。
此事与娘娘无干。\"
弘武帝见话题愈发失控,急忙转移:\"皇后,开宴吧。\"
震惊的夏守忠这才缓过神来,赶忙出去安排,心中暗自决定,无论如何都不能招惹贾环。
贾环确实饿了,待弘武帝动筷后,便狼吞虎咽起来,皇后与元春看得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人,简直像头猪!
贾环服用了基因液后,食量大增,相当于十个人的饭量。
看到皇帝和皇后都盯着自己,他擦了擦嘴说:\"陛下,娘娘,请别小气,我还饿着呢。\"
皇后和元春望着空空如也的盘子,面露复杂之色。
皇后说道:\"夏守忠,再去传一桌菜,朕倒要看看他到底能吃多少!\"
贾环笑道:“娘娘,我还未尽兴呢,平时在家我能一顿吃掉一头羊,现在才吃了七分饱。\"
李皇后听后连连摇头,元春也对贾环的食量感到惊讶。
弘武帝笑道:“北辽镇北侯说你勇猛无比,带百人就能冲击千名罗刹兵,我起初以为只是夸大其词。
如今看来,此话不假。
我曾听说古代猛将能日食一头牛,今日总算见识到了。\"说着,他对戴权示意,命御膳房送一头烤羊过来。
最终,在弘武帝等人的注视下,贾环真的吃光了一头羊。
他拍拍肚子,笑道:“多谢陛下款待,臣已吃饱。\"
皇后笑着说道:“你的饭量确实惊人,不过你的力气如何?能否展示一番,让我们感受一下古时猛将的风采?”
见弘武帝和元春都期待地看着自己,贾环微微一笑。
他现在的力气已有十倍于常人,足足千斤之力,“既然娘娘想看我的本事,那我就献丑了。\"
说完,他环顾四周,发现院中的柳树粗如大腿,便朝它走去。
贾环走到柳树前,弘武帝等人尾随而出,好奇地看他要做什么。
只见他走到一棵碗口粗的柳树旁,众人皆是一愣,不明白他的意图。
在弘武帝和皇后的惊愕中,贾环双手抱紧柳树,大吼一声,使力拔起,整棵柳树连根拔起。
紧接着,他一脚踢向树干,轰然巨响,柳树飞向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