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原为一等伯,晋爵后成为一等侯。
贾环过继至宁国府承爵的消息迅速传遍荣国府,王夫人听闻后愤而摔毁不少器物。
庶出的贾环有何德何能,竟得此殊荣,不仅晋爵为侯,还成了国公府的主人。
偌大的宁国府,如今成了他的私产,而宝玉至今仍是布衣,这怎能让王夫人甘心?
贾母接到圣旨后,心情复杂地回到荣庆堂。
荣国府好不容易出了个有作为的子孙,却不料成了宁国府的继承人。
尽管贾环已获侯爵头衔,但贾母依然高兴不起来。
贾环与贾家素来不合,如今出继,恐怕更难修复关系。
她虽然偏爱宝玉,但也期望荣国府兴旺。
贾环从宫中谢恩回来,到荣庆堂拜见贾母。
一进门发现只有贾母和鸳鸯在场,便知贾母有意谈话。
行礼毕,他安 ** 下等待贾母发话。
贾母叹了口气说道:“环儿,我知道你心有不满,觉得家中待你不公。
可哪家不是这样?嫡庶有别啊!我虽偏宠宝玉,但从不曾亏待你。
在从军一事上,贾家确有过错,若要怨恨,就怨我一人好了。
你现在虽过继宁国府,但两府同根同源,希望你能以大局为重,莫因怨恨迷失方向。
只要你答应,我即便今日离世也能安心。\"
贾环深知贾母虽偏爱宝玉,但始终为贾家着想,与贾赦、王夫人之辈截然不同。
于是笑道:“老祖宗误会了,我是您的孙子,也是家族的族长,怎会不顾家族利益?您多虑了。\"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与贾府彻底划清界限是不可能的。
宗族二字并非虚名,若荣国府犯下灭族大罪,他也无法独善其身。
如今成为族长,正是清理家族积弊的好机会。
贾母没想到贾环如此表态,连连说道:“环儿,你真的这样想?”
贾环点头笑道:“自然是真的。
如今陛下正在推行新政,外界有不少人对贾家虎视眈眈。
而我们贾家内部却有不肖之徒,借着荣国的名号在外胡作非为,甚至涉及人命。
等到孙儿动手整顿时,还请老祖宗莫要阻拦。\"
贾母听后大喜,对外面那些族人的行为毫不在意,笑道:“好,好!环哥儿你是个明事理的人,老祖宗没看错你。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若有难处,尽管来找我。\"
大乾十三年三月二十五,贾环在宁国府祠堂完成了过继仪式。
到场的有镇国公府的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府的一等子柳芳、齐国公府的三等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府的三等威远将军马尚以及修国公府的一等子侯孝康。
缮国公府的石光珠因在家守孝未派人前来,王子腾也出席了。
仪式结束后,贾环派人将贾敬送回玄真观,随后前往宁安堂。
堂内两侧站满了宁府亲兵,气氛森严。
贾环坐于主位,对宁国府的管事们说道:“从今日起,宁国府将恢复其尊贵地位,此后将以军法治家。
本侯不多赘述,凡是有 ** 行为的,速将账目交出。
这里有纸笔供诸位使用,若心存侥幸被查出,立刻处死,绝无例外。\"说完,贾环饮了一口茶,不再多言。
赖二为首的管事们顿时惊恐万分,他们个个都不清白,此时都把目光投向赖二。
赖二更是害怕得不行,思量许久后决定性命更重要,他不相信贾环只是说说而已,于是走向桌边开始写下自己的 ** 账目。
其他管事见赖二已坦白,也不敢拖延,纷纷开始交代自己的问题。
贾环查看赖二交代的内容,连连摇头,仅赖二一人就贪了近十五万两,其余小管事们的 ** 总额也达三十万两,这让贾环意外收获一笔巨款。
贾环沉声下令:“立刻派人监督他们去取银子!”
贾环站在院子里,看着一箱箱银子被搬进府库,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等银子安放妥当后,他对赖二说道:“赖二,你回荣国府吧,看在老太太面上,我不追究你见官的事了。\"
赖二感激涕零地离开,贾环转身对其他管事说道:“你们也不必再待在这儿了,都去庄子上干活吧。\"说完,他径直朝荣国国府走去。
进入荣庆堂,贾环直接对贾母说道:“老祖宗,我要向您借个人。\"
贾母一脸困惑:“你要谁?不过鸳鸯是不行的,我离不开她,等我以后不在了再说吧。\"鸳鸯在一旁羞得无地自容。
贾环脸色阴沉,苦笑一声:“老祖宗,您想错了,我府里的奴才手脚都不干净,已经被我处理掉了,现在实在没人可用,我想向您借林之孝夫妇过去。\"
贾母这才明白过来,说道:“好,鸳鸯你去把林之孝夫妇的卖身契拿来给三爷。\"鸳鸯领命而去。
随后,贾母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这样的家庭,对下人不能过于苛刻,否则传出去名声不好。
你现在是一府之主,该懂‘不聋不哑,难做家翁’的道理。\"
贾环恭敬回应:“老祖宗教诲,孙儿谨记于心,但那些奴才实在是太过分了,竟 ** 了三十万两银子,光赖二手里就有十五万两,我已经网开一面,没让他们吃官司。\"
贾母听后大吃一惊:“三十万两?他们怎么敢这样!”
贾环点点头:“可不是嘛,我一开始也被吓到了,没想到他们的胆子这么大,连宁国府的库房都没有这么多钱!”
贾母感叹不已,忽然想到荣国府的奴才会不会也有类似问题,决定找个机会跟王夫人聊聊。
不久,鸳鸯拿着林之孝一家的卖身契回来,说:“老太太,林之孝的女儿在宝二爷那儿当差,您看合适吗?”
贾母皱眉问:“在宝玉那边,是什么职位?要是贴身的就不太好给了,外头说起来不好听。\"
鸳鸯答道:“老太太,是三等洒扫丫头,叫小红。\"
贾母听说是个三等丫头,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道:“三等丫头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随即吩咐说:“告诉宝玉,就说我说的那个丫头赏给环哥儿了。\"
贾环忙起身谢恩:“多谢老祖宗。\"
离开荣庆堂后,贾环直接返回宁国府。
其实他并不缺钱,仅凭李大经营的酒楼,就已日进斗金。
酒楼之所以能如此兴隆,全因所用调料皆为这个时代所无。
他这么做,更多是为了整治宁国府的下人。
回到宁国府,贾环来到后堂,晴雯迎了出来。\"三爷回来了。\"贾环点了点头,环顾四周,发现只有晴雯在场,便问道:“小吉祥和晴月呢?”
晴雯嘟囔着嘴道:“三爷,您还是别提那两个小蹄子了,她们现在不知在哪儿疯玩呢。\"
贾环见晴雯赌气的模样,捏了捏她的脸蛋,笑道:“那你为何不去陪她们一起玩?”
晴雯的脸微微泛红,低声道:“三爷,若是大家都去玩了,谁来伺候您呢?”
贾环从怀中掏出一瓶雪碧递给她,说:“这是给你的小奖励。\"晴雯早已尝过这种饮料,知道它珍贵,接过瓶子时,眼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小吉祥和晴月跑了进来。
两人跑得满头大汗,小吉祥见到贾环立刻高兴地喊道:“三爷,荟芳园真大啊,我们玩了半天都没逛完呢。\"
贾环摸了摸她的头,叮嘱道:“可以玩,但不许爬山,也不要靠近湖边,出了事可就麻烦了。\"
小吉祥连连点头答应,忽然注意到晴雯手中的雪碧,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急忙说道:“三爷,我也要!”
贾环故意逗她:“你晴雯姐姐说你们偷懒,所以今天没有给你们。\"
晴雯得意地冲小吉祥晃了晃雪碧,然后自顾自地喝起来。
小吉祥顿时垂下了脑袋,随后灵机一动,端起茶盏走到晴雯面前,满脸讨好地说:“晴雯姐姐,给我一点喝吧!”
这一副谄媚的样子把贾环逗得哈哈大笑,最后他又给了小吉祥和晴月每人一瓶雪碧,看着两个丫头开心的模样,他也感到十分满足。
就在众人玩笑之际,一个小丫头匆匆跑来通报:“三爷, ** 奶与小蓉 ** 奶到了。\"
尤氏和秦可卿来到屋内,先向贾环行礼,随后忐忑地说道:“三弟,我们打算搬去偏院翠兰院居住,不知三弟能否同意?”
近几日,尤氏与秦可卿如坐针毡,担心贾环会将她们逐出宁国府,一旦如此,她们确实无处可去。
两天后,见贾环并未赶她们离开,二人商议前来试探他的态度。
毕竟她们的丈夫曾图谋加害贾环,换作是贾环,恐怕也不会轻易原谅。
贾环听后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若他真的驱逐两人,她们除了投河自尽别无他法。
而且以她们的处境,即便逃过一劫,也难有安稳日子过。
于是笑着回答:“大嫂子、侄媳妇,贾珍父子的事与你们无关,你们尽管留在府中生活。
不过,若要从正院搬走,免得招惹闲言碎语。
至于具体住处,你们自行决定即可。\"
尤氏与秦可卿听到这话终于放下心来,向贾环行礼后离开。
贾环对晴雯吩咐道:“关于贾珍的姨娘,想改嫁的我不会阻拦,并给予一份嫁妆;若不愿再嫁的,也会提供一笔安家银子,足以供她们下半生所需,不过府中已不适合留人。\"
晴雯领命而去,贾环接着对晴月和小吉祥说道:“把原先的丫头全都放出府,不用她们的赎身银子,每人另给二十两安家费。\"贾珍父子的丫头早已被处理,贾环自然不会留下这些人,今后再慢慢补充新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