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6日 多云转晴
早上五点半,宿舍的窗户还透着淡淡的露气,我睁开眼的时候,赵阳还缩在床角呼呼大睡。手机屏幕亮了,是林知秋的消息:“记得吃早饭。”
我盯着这四个字看了好一会儿,忽然笑了出来。这份普通的关心,却让我觉得早上的寒意都散了。
今天是礼拜六,但对于工地来说,周末和工作日没有太大区别。工期一天天临近,项目部早就排好了进度计划,连哪个区域什么时候完成都细得吓人。
我洗完脸出来,发现赵阳也醒了。他打着哈欠问我:“今天该轮到我们那一段砌完了吧?”
“嗯,后侧隔墙,你记得带电锤。”我一边整理图纸一边提醒。
吃完早饭,我们一行人准时到了工地。我作为带班,从调度到施工安排,都得一一过问。今天主要任务是六号楼一层卫生间后墙和东侧通道的封砌。昨晚图纸刚更新,我今天清早就翻了两遍,怕出岔子。
“赵阳,你跟小李负责后墙那块,我去协调钢筋这边的进料。”我吩咐。
“好嘞哥!”
刚走两步,工程部的吴工过来招呼我:“周磊,昨天你提交的那个材料汇总,我刚才看了,有几项没写清楚。”
我愣了下:“我昨晚填的,可能有点仓促,我马上去补。”
吴工点头:“行,你今天中午前给我。”
我赶紧回到材料室,翻出清单一项项补齐。这些琐碎的表格,有时候真的让人头大,可我知道,这是我必须跨过去的一道门槛。会图纸、会管理、会统筹——我想成为的那个我,不能落下一样。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阳一边吃一边说:“哥,我女朋友让我去她家,说国庆她爸妈想见见我。”
我一愣:“那你去啊,这不是挺好的事?”
“我怕人家看不上我。”他挠头,“我跟你一样,农村的,在工地混。”
“你不去你才永远没机会翻身。”我夹了一口青椒土豆丝,“就当是一次机会,不试怎么知道。”
他说不出话了,只是重重点头。
下午工地上突发了点小状况,东侧通道的砖车因为地面下沉打滑,砸到了旁边的钢筋架,幸好没人受伤,但部分钢筋歪了,得重新绑扎。
我第一时间赶过去,现场拍照、报告、协商重排,前后跑了四趟,直到晚上六点才算基本处理完。
天黑得很快,我回到宿舍洗完澡,林知秋发来语音:“今天很累吧?”
我说:“还行吧,你那边呢?”
“办公室开始给我安排新工作了,虽然只是资料归档,但我觉得慢慢来就好。”
“等你调过来,我请你吃顿正经的。”
“上次那家小馆子就挺好吃的。”
“那以后就常去。”我笑。
她忽然问:“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以后会一直这样吗?”
我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如果可以,我想。”
“但现实好像不太允许。”她声音低了下来,“我爸那边最近出了点事,工作丢了,家里全靠我妈。”
我一下子心里咯噔一下,不知该怎么回应。
“我们都一样。”我最后说,“我爸还在老家干活,我妈经常腰疼不说,前阵子还说冬天想来城里看看我,可我连个能住的地方都没有。”
她没有出声,但我们都明白,这就是生活给我们的难题。
“但就算这样,我也不想放弃你。”我说。
她沉默几秒,说:“那我们就都咬牙坚持吧。”
挂了电话,我拿出日记本,写下今天发生的每一件事。这一天的奔波和疲惫,没有让我的心冷下来,反而让我更坚定了——我必须熬下去,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我们。
这段感情不能轻易被生活打败,哪怕未来有无数困难,我也愿意扛。
夜深了,赵阳已经打起了呼噜。我翻身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
第一百天,每天一页,每天一份希望和辛苦交织的记录。没什么轰轰烈烈,却是我人生真正的开始。
我叫周磊,这是我写下的第一百页。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