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落万物,满含哀愁。
无论是与天争锋的霸体许安临,
还是登临圣贤的女皇少少,
都足以令天地动容。
【开辟肉身巅峰之境,铸就苍天霸体】
【以人王之名统御万族,独尊人族】
【与天抗争,千古无双】
【一生牵绊,究竟谁是谁的挂念】
【这一生,她仅言两语:情之所至,生死相随】
这是对许安临这一世的总结。
尤其末句,似是对二人命运的评述。
对比先前对小梦的评价,众人已习以为常。
然而九州之人心中略有遗憾。
这般评价难以完全展现霸体的可怕之处。
亦有人叹息少少的遭遇。
又一位带着些许悲情色彩的女子。
他们能感知到少少对许安临的依赖。
细心之人早已察觉。
每次许安临现身,少少的眼眸总会闪烁异彩。
虽为兄妹,若非血缘,众人也会信其为夫妻。
因二人太过默契。
数千年的相伴,少少一个眼神,
许安临即知她所欲为何。
少司命手持小铜鼎,神色间透着几分复杂。
这鼎与安临鼎极为相似,但她并不知它从何而来,只记得自出生便一直伴随左右。
曾几度遗失,却又莫名归回。
如今仿佛明白了缘由。
另一边,许安临尚不知自己被前世的安排掌控得滴水不漏。
“解锁第二世,获苍天霸体与修炼法,及三百年记忆。”
即便只是看到这些奖励,他的眼中也闪过一丝亮光。
经历过第二世后,他深知肉身的重要性。
伴随传承,他的肉身修为也在不断提升,尤其苍天霸体毫无瓶颈,打磨到位即可突破。
再加上三百年的修炼记忆,无论修为还是肉身,均已远超天人。
他确信,待传承完毕,实力绝不会逊色于神话强者,甚至触及陆地神仙之境。
当前九州的巅峰,大概便是神话至强者。
若谨慎行事,闭关一段时间便可登顶。
回溯前两世的经历,虽让他倍感压力,但也拓宽了他的眼界,不再局限于九州。
人王时代过去五万载,许安临神魂转世,迎来第三世。
这一世,他出身边陲小族,为庶出子弟。
当年安临皇朝在人王与女皇飞升后,迅速土崩瓦解。
在那段混乱之后,大陆进入了全新的秩序。
不再是昔日的王朝争霸,而是由各大道统主导一切。
这一切源于人王时期的压制,那时半圣皆由道统气运孕育,自然成了大陆的核心力量。
虽然他们有能力建立新的王朝,但这次他们选择更加稳妥的方式——让门人去开创王朝,而自身则居于幕后,掌控全局。
这些道统犹如太上皇,即便麾下的半圣陨落,也只会剥离王朝,自身的根基不受丝毫影响。
这种模式迅速在大陆掀起模仿热潮。
在普通人眼中,这些道统出身的人宛如仙人一般。
过去,道统与王朝合作,甚至在人王时代被直接管辖;如今格局反转,一个道统可能统领多个王朝,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凡是有半圣坐镇的道统皆被视为圣地,而拥有陆地神仙的更胜一筹,依修为高低排列。
这些圣地站在大陆顶端,权势极大,异族亦然如此。
然而,由于长久受制,许多异族对人族怀恨在心,却因实力不足只能隐忍。
他们寄希望于培养天才,期待有朝一日能重现往日荣光。
尽管如此,异族的半圣数量已有所回升,与人族基本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人王时代的压迫让其他种族空前团结,但也因此招致更多敌意。
看到五万年的变化,不少人心中感慨万千。
“谁曾想会有这般局面。”
“道统凌驾王朝之上?绝无可能。”
“对这些家族和道统的监督必须加强。”
九州大地依旧处于王朝时代,但显然,真正的权力早已悄然转移。
自然难免有所触动。
尤其是这些并非心胸宽广之人,对某些传承瞬间警觉起来。
当然,许多传承看到光幕中的变化,同样目光一亮。
他们未曾料到会有这样一番景象。
但随即又摇了摇头。
如今不少传承都有了自己的理念。
例如儒家,传授的是忠诚与爱国的思想。
这就决定了这条路难以通行。
当然,也有一些野心家看到此景略显心动。
仿佛也渴望自家传承如此。
无疑,接下来王朝与传承间的合作定会充满波折。
不论九州如何应对,光幕依旧在演进。
青玄圣地所辖的小王朝中,
边疆一座小城内有一户小家族。
许安临便在此诞生!
关于他的名字并未引发太多波澜。
往昔人王时代,有人敢直呼其名,
或许是自忖活不长久?
又或是担心被那位女皇留意。
于是许安临之名早已成禁忌。
后来众人提及这个名字的也越来越少。
加之五万年时光流逝,历经无数岁月,
同名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出身普通家族,为旁支子弟。
许安临虽非大富大贵,也算不上贫寒,
毕竟至少拥有习武的机会。
双亲尚在,生活尚算和睦。
天赋方面,他仍属天骄级别。
并非特别出众。
不过年幼的他对剑术兴趣浓厚。
即便仅达天骄层次,在小家族已是佼佼者。
即便身为旁支,也不影响他的地位提升。
年幼时,即使无人督促,
他仍会舞弄木剑。
每挥一剑皆透着坚毅。
光幕前众人心潮澎湃。
原因简单,显然此次许安临很可能走上剑道之路。
九州之内,剑修数量众多。
纵使有人持剑仅为美观,
却不妨碍诸多执着于剑道者存在。
“此人能否登临剑道顶峰?”
“大有可能,人间翘楚许安临!”
“不知剑道巅峰究竟如何?”
无数武者心生向往。
大秦咸阳宫中,
盖聂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在场的嬴政对这位护卫盖聂颇为理解。
盖聂对世间万物似乎都不太在意,唯独对剑道充满热忱。
嬴政虽对其他道统心存忌惮,但对盖聂却很是信任。
原因很简单,鬼谷派每代仅传两人,这两人既是同伴,又是对手。
正因如此,鬼谷才能成为圣地,而圣地的数量远超想象。
大唐之地,用剑之人不在少数。
比如慈航静斋,几乎全是用剑高手,更有剑道大宗师傅采林坐镇。
而在宋阀的磨刀堂中,有人遗憾地说:“可惜不是刀道。”
宋缺虽感惋惜,但也承认刀道与剑道有不少相通之处,因此他依旧认真观摩。
到了大明,剑道高手更是层出不穷。
像剑神西门吹雪、剑圣叶孤城等,年轻一代的剑道新秀都被吸引而来。
至于老一辈高手,如神话境界中的张三丰、无双城的孤独剑圣,虽未上榜,但同样是顶尖存在。
这些高手对剑道巅峰有着极大兴趣,前提是他们必须专修剑道。
以往改变主意并非难事,或许改变后会放弃剑道,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潜力。
九州武者对此并不担心,他们的心态比许安临更为轻松。
这次与前几次不同,许安临的经历显得较为平和,道统间的竞争虽有,却不激烈,整体氛围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