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入京城时,天正下着入秋第一场冷雨。林姝玥掀开窗帘,见朱雀大街的青石板上积着细流,马蹄踏过溅起的水花里竟混着铁锈味。
谢砚舟骑在马上,墨色披风被雨丝洇成深蓝,腰间玉佩在暮色中泛着冷光——那是谢老爷今早塞进他袖中的谢家祖传玉佩,说是“出门在外保平安”。
“姐姐快看!”苏桃桃的小铃铛在车厢里晃得清脆,“城门卫的甲胄上有三叶草绣纹!”少女掀开一角车帘,雨水溅在她新做的面团小人上,那小人穿着漕帮服饰,腰间别着枚透骨钉。
林姝玥凑近细看,果然见城门卫的护心镜边缘绣着极小的三叶草,与扬州香料铺的暗记如出一辙。
她摸向腰间银针包,触到夹层里的透骨钉——那是从扬州凶手身上取下的,钉头三叶草纹路此刻仿佛在掌心发烫。
“谢大人,漕帮怕是……”她话音未落,前方突然传来惊呼声。三辆装满香料的货车横在街口,车轮下的积水泛着诡异的青紫色,车把式倒在地上,七窍流血,死状与扬州周明如出一辙。
“保护现场!”谢砚舟甩镫下马,佩刀出鞘声惊飞檐下避雨的麻雀。
林姝玥已踩着积水冲至尸体旁,粗布手套在指间缠了两圈,银针刺破死者指尖时,挤出的血珠竟在雨水中迅速凝固成黑色。
“乌头碱中毒。”她抬头望向谢砚舟,雨水顺着下颌滴落,“但致死原因不是毒发——”她掰开死者牙关,喉间卡着半块霉变的桂花糕,“是有人强行灌毒后,用糕点堵住喉咙。”
箫妄言摇着折扇凑过来,扇面“刘海戏金蟾”被雨水糊成一团:“这手法倒像生怕他死不透。”他用扇骨挑起死者袖口,露出腕间褪色的红绳,绳结处缠着半片干枯的曼陀罗花瓣。
江怜月撑着油纸伞蹲在一旁,月白色裙裾浸在泥水里浑然不觉,手中验尸笔记沙沙作响:“与扬州周明案相同,凶手在制造‘毒发意外’的假象,但实则……”
“实则在掩盖真实死因。”林姝玥取出牛骨探针,对准死者耳后极细的针孔,“透骨钉,曼陀罗毒,三叶草暗记——贺承的人果然跟着进了京城。”
谢砚舟的目光扫过货车上的“江记香料”招牌,突然伸手按住林姝玥肩头,将她拽向街边屋檐。
一枚透骨钉擦着她发梢飞过,钉入对面墙垣时带出蓝粉——正是扬州香料铺的迷药。
“散开!”箫妄言甩出折扇,扇骨间寒光一闪,竟是枚袖箭。街角黑影一晃,只余下半片三叶草花瓣落在积水里,随波漂向货车底部。
林姝玥蹲下身,用银针挑起花瓣,发现内侧印着极小的“酉”字:“酉时三刻,漕帮码头。”她转头看向谢砚舟,后者已解下披风铺在尸体旁,玉冠流苏滴着雨水:“我带暗卫去码头,你们立刻回大理寺验尸。”
“我和你一起去。”林姝玥站起身,牛皮验尸包撞在货车车轮上,发出闷响,“漕帮与江家的勾结,或许藏在码头底下。”
谢砚舟刚要开口,忽听苏桃桃惊呼:“姐姐,死者手里有东西!”少女跪在泥泞里,从死者指缝中取出半张纸,上面用朱砂写着“血祭河神”,落款是漕帮大当家的印鉴。
箫妄言吹了声口哨:“乖乖,这是要拿人命祭河神?漕帮近年越发猖獗了。”他扇面轻敲掌心,忽然指向货车缝隙,“你们看,香料袋上有血迹。”
林姝玥掀起麻袋一角,见乳白的香粉里混着暗红斑点,银针探入瞬间变黑:“香粉里掺了乌头碱,与扬州香料铺的手法一致。”她忽然想起谢老爷提到的漕运志,转头看向谢砚舟,“大人,或许该查查江家香料的进货渠道。”
谢砚舟点头,目光落在她被雨水打湿的襦裙上,喉结滚动:“先回大理寺。”他解下披风披在她肩头,麝香混着冷梅香扑面而来,“别着凉。”
林姝玥一愣,望着他耳尖的薄红,忽然想起扬州灯会那晚他的告白。雨水顺着披风边缘滴落,在两人之间织出细密的帘幕,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混着雨声,竟比验尸房的铜漏更清晰。
“谢大人!”暗卫骑马赶来,在雨中压低声音,“漕帮码头发现浮尸,七窍流血,疑似中毒!”
谢砚舟的手在她肩头顿了顿,终究还是放下:“你们先回,我去码头。”他翻身上马,披风带起的风卷着雨水扑在林姝玥脸上,“验尸结果立刻告诉我。”
林姝玥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攥紧手中的半张纸。
江怜月撑着伞靠近,伞骨上的三叶草雕纹与死者手中的花瓣重叠:“妹妹,我总觉得,这案子比想象的更深。”
“深到与江家的香料生意有关。”林姝玥摸向颈间的玻璃珠银链,想起谢砚舟的玉佩,“江家、漕帮、贺承,他们要的,恐怕是用香料掩盖私铸假银的勾当。”
大理寺验尸房的陶土灶烧得通红,林姝玥将死者口腔内的糕点碎屑放在白纸上,用银针轻轻拨弄。
苏桃桃举着烛台凑近,火苗在她脸上投下晃动的影:“姐姐,这糕点里有芝麻碎!和扬州糖画摊的味道一样!”
“不是芝麻。”林姝玥用镊子夹起碎屑,对着烛光细看,“是曼陀罗种子磨成的粉,混在桂花糕里,既能掩盖毒性,又能让人在幻觉中吞咽糕点,造成窒息假象。”她转头看向江怜月,后者正在记录尸斑位置,“怜月姐,尸僵程度如何?”
“下颌关节僵硬,手指蜷曲,推测死亡时间在酉时初刻。”江怜月放下笔,指尖沾着炭粉,“与纸条上的‘酉时三刻’吻合,凶手在示威。”
林姝玥点头,目光落在死者腕间的红绳上。她忽然想起扬州乱葬岗的夏草,同样戴着谢家红绳,只是这根绳子上多了个青铜铃铛——与漕帮船只上的装饰一致。
“桃桃,去把城西当铺的朝奉叫来。”她用银针挑开铃铛暗格,里面掉出片极小的羊皮纸,上面画着漕帮码头的地形图,某处用朱砂圈着“仓库”三字。
苏桃桃应声跑出门,小铃铛的声响渐渐消失在雨幕中。林姝玥展开死者攥着的纸条,“血祭河神”四字写得力透纸背,最后一笔拖出的墨痕里竟藏着细小的沙粒。
“江南荷塘沙。”江怜月凑近细看,“和扬州香料铺的一样,说明纸条是在江家商铺写的。”她顿了顿,手指划过“血祭河神”四字,“漕帮每年中秋都有祭河神的习俗,但从未出过人命。”
“今年不同。”林姝玥将纸条对着烛光,发现背面有极细的网格纹路,“这是江家记账本的纸,他们用漕帮祭典掩盖私运毒药和假银。”她忽然想起谢砚舟的玉佩,从颈间取下玻璃珠银链,放在纸条旁——珠子在火光下竟与“河”字笔画重合。
江怜月惊呼出声:“这珠子的纹路,和纸条上的暗纹一样!”
林姝玥盯着银链,想起谢老爷说的谢家祖传玉佩。她忽然伸手握住江怜月的手,后者腕间戴着的翡翠镯子正是谢夫人所赠:“怜月姐,你可知道江家祠堂供着什么?”
“一尊断了臂的女神像。”江怜月的声音发颤,“小时候我问过兄长,他说那是江家先祖的信物,护佑漕运。”
“或许与他们的秘密有关。”林姝玥起身走向陶土灶,从灰烬中取出前日在扬州捡到的透骨钉,“贺承他们用曼陀罗毒控制漕帮,再用祭典名义运送毒药和假银,周明和这个车把式,都是因为发现了秘密才被杀。”
话音未落,验尸房的竹帘突然被掀起。箫妄言浑身湿透地闯进来,扇面上的金蟾只剩半只眼睛:“谢砚舟在码头遇袭!对方用的是……”他弯腰喘气,从袖中掏出半枚三叶草形状的暗器,“是贺家私铸的机关弩!”
林姝玥的瞳孔骤缩,接过暗器时,发现内侧刻着极小的“贺”字。
江怜月猛地起身,验尸笔记掉在地上:“贺承果然来了京城!他要干什么?”
“自然是完成他父亲未竟的事。”箫妄言甩了甩头发上的雨水,“码头底下有密室,谢砚舟在里面发现了假银模具,还有……”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姝玥的银链上,“还有与你这珠子材质相同的碎玻璃。”
林姝玥攥紧银链,玻璃珠在掌心发烫。她想起扬州灯会那晚,谢砚舟的玉佩与银链曾意外相触,忽然转身走向门口:“带我去码头。”
“等等!”江怜月追上她,递上一个牛皮小包,“里面有我新制的防烟粉,贺家的迷烟对曼陀罗毒有克制作用。”
林姝玥接过小包,触到里面硬硬的物件——是江怜月送的柳叶刀。她转头看向验尸房内的尸体,死者腕间的红绳还在轻轻晃动,忽然伸手取下自己的银链,塞给江怜月:“替我保管,或许能派上用场。”
江怜月愣住,望着手中的银链,忽然想起林姝玥说过的“真相最干净”。她握紧链子,点头:“我在验尸房等你们,若有发现,立刻用银针传信。”
箫妄言晃了晃折扇,扇骨间弹出枚烟花信号弹:“放心,本侯爷的暗卫遍布京城,一有动静,半个时辰内必能赶到。”
戌时三刻,漕帮码头的雨势愈发凶猛。林姝玥跟着箫妄言钻进废弃的货舱,腐木味混着浓重的曼陀罗香扑面而来。她摸出江怜月给的防烟粉,涂在鼻下,听见前方传来金属摩擦声——是谢砚舟的佩刀。
“谢大人!”她压低声音,银针滑入指间。货舱深处的阴影里,谢砚舟的披风挂在木柱上,地上躺着三具黑衣人尸体,每人咽喉处都插着一枚透骨钉。
“姝玥?”谢砚舟的声音从暗门后传来,带着压抑的痛楚,“别过来,地上有机关!”
林姝玥立刻止步,借着火折子的微光,看见脚下的青石板上刻着复杂的符文。
箫妄言蹲下身,用折扇挑起块木板,下面露出密密麻麻的弩箭:“乖乖,贺承这是要把我们困死在这儿。”
“左边第三块砖是活的。”谢砚舟的声音更近了,他扶着暗门边缘现身,左臂鲜血直流,“小心弩箭。”
林姝玥冲过去,从验尸包取出金疮药:“怎么伤的?”她的声音发颤,指尖按压伤口周围,发现没有毒血,这才松了口气。
“机关弩的倒刺。”谢砚舟扯下披风撕成布条,“密室里有假银模具,还有贺承留下的字条。”他从袖中取出羊皮纸,上面用朱砂写着“子时来祭台”,落款是三叶草暗记。
箫妄言挑眉:“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啊!谢兄,去吗?”
谢砚舟看向林姝玥,后者正专注地替他包扎伤口,雨水混着血水顺着她的指尖滴落。他忽然伸手握住她的手腕,触感柔软却坚定:“你留在码头,我和箫妄言去。”
“不行。”林姝玥抬头,眼中映着火折子的光,“假银模具与我的银链材质相关,只有我能确定来源。再说——”她摸出腰间的银针包,“贺承的毒,我比你们更清楚怎么解。”
箫妄言吹了声口哨:“得,看来咱们是绑在一条船上了。谢兄,带路吧。”
暗门后是条狭窄的石廊,墙壁上每隔五步就嵌着一盏琉璃灯,灯油里掺了曼陀罗花汁,火苗呈现诡异的幽蓝色。
林姝玥数着步数,忽然停在第七盏灯前——灯罩上的莲花纹样与谢府影壁的并蒂莲如出一辙。
“这里有暗格。”她用银针撬开灯座,里面掉出枚青铜钥匙,钥匙孔形状与她的银链末端完全吻合。
谢砚舟的目光落在钥匙上,想起父亲的叮嘱:“江家早年做过铸银生意。”他转头看向林姝玥,后者正用钥匙打开前方石门,“姝玥,小心。”
石门内是座圆形密室,中央石台上摆放着一尊断手的女神像,右手握着的正是与林姝玥银链材质相同的碎玻璃。她惊呼出声,银链在江怜月手中的部分此刻正发烫,碎片之间隔着三尺距离,却有微光相连。
“是早年私铸的碎银模具。”谢砚舟的声音里带着震惊,“传说江家曾用琉璃混银,以次充好。”
林姝玥走近石台,发现女神像脚下刻着漕帮码头的地形图。她摸向碎玻璃,指尖刚触到模具,整座密室突然震动,琉璃灯次第熄灭,唯有模具发出幽幽反光。
“不好!”箫妄言甩出折扇,“机关启动了!”
无数透骨钉从墙壁射出,谢砚舟一把将林姝玥护在石台下,佩刀挥舞间挡下大部分暗器。
林姝玥趁机观察模具,发现上面刻着“江记”二字,正是江家商铺的暗记。
“林姑娘,谢大人!”贺承的声音从头顶传来,竟是通过石缝传音,“想知道真相,就来祭台赴约。子时三刻,过时不候。”
林姝玥抬头,看见石缝中漏下的月光,照在模具上,映出“血祭”二字。她忽然想起死者手中的纸条,转头看向谢砚舟:“他要的不是我们的命,是掩盖私铸假银的罪证。”
谢砚舟握紧她的手,触感温凉却坚定:“不管他要什么,我们一起面对。”他转头看向箫妄言,“你先回大理寺,通知江怜月封锁所有漕帮码头,别让贺承的香料船出城。”
箫妄言挑眉:“冰块脸,你这是要支开我?”他忽然轻笑,甩出最后一盏琉璃灯,“本侯爷可没那么容易被打发。再说——”他的声音里带着少见的认真,“这案子,镇北侯府也有旧怨。”
林姝玥望着黑暗中谢砚舟的剪影,想起他腰间的双鱼玉佩。或许正如江怜月所说,有些羁绊早已在查案中根深蒂固,无论多少阴谋,终将汇聚于真相之下。
子时初刻,三人站在漕帮祭台。江面上雾气弥漫,祭台中央摆着三口青铜鼎,鼎中燃着曼陀罗香,烟雾中隐约可见贺承的身影。
“欢迎来到真相现场。”贺承抬手,两名漕帮弟子押着江怜月走上祭台,少女发间的铃铛已被扯掉,验尸笔记掉在地上,“林姑娘,只要你毁掉模具,我就放了她。”
林姝玥的手不自觉攥紧银针,看见江怜月朝她摇头,嘴角有血迹——显然反抗过。谢砚舟正要上前,却被她拦住:“贺承,你以为毁掉模具就能掩盖罪行?”她取出银链碎片,“江家私铸假银的证据,远不止于此。”
贺承眯起眼睛:“你以为我会信?”
“江家祠堂的女神像,就是私铸的见证。”箫妄言晃着折扇走近,“那断手的模具,本侯爷见过类似的。”
谢砚舟点头,右手按在玉佩上:“不错。但你以为我们会让你得逞?”他忽然甩袖,暗卫从雾中杀出,弩箭破空声惊飞夜枭。
贺承冷笑,挥动手臂,祭台四周燃起大火。
林姝玥趁机冲向江怜月,银针飞射解开绑绳,却在这时,贺承的透骨钉已到眼前。
“小心!”谢砚舟扑过来,佩刀擦着她耳畔劈下,透骨钉擦过他的侧脸,划出血痕。
林姝玥望着他脸上的血珠,忽然想起扬州乱葬岗的月光。她转身按住模具,银链与碎玻璃共鸣,幽光映出贺承惊恐的面容——他背后站着个身着黑衣的神秘人,手中举着江家的铸银账本。
“那是……江家大公子!”江怜月惊呼。
“江家义子,贺明远私生子。”谢砚舟的声音里带着骇然,“果然是你。”
林姝玥看着贺承慌乱的神情,忽然想起死者腕间的红绳。她摸向自己的银链,碎片已与模具分离,却在掌心留下淡淡的灼痕。
子时三刻,钟声响起。贺承见势不妙,甩出烟雾弹遁入雾中。
林姝玥追至江边,只捡到他掉落的三叶草香囊,里面装着半块扬州糖画——正是今早城门卫甲胄上的绣纹。
“别追了。”谢砚舟按住她的肩膀,“先回大理寺,江怜月需要验伤。”
林姝玥转头,见江怜月正抱着验尸笔记发抖,忽然想起她腰间的翡翠镯子。她摸向自己的银链,碎片在晨光中泛着微光,与谢砚舟的玉佩交相辉映。
回程的马车上,苏桃桃抱着江怜月哭个不停,箫妄言则在研究贺承的香囊。林姝玥望着窗外的晨光,心中翻涌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无论多少阴谋诡计,只要有真相在,正义终将到来。
谢砚舟坐在她身旁,忽然伸手替她拂去鬓边的烟尘:“累了就睡会儿,到了我叫你。”
林姝玥望着他眼中的血丝,忽然靠在他肩头。马车颠簸间,她听见他的心跳声,与自己的共振。
寅时初刻,大理寺验尸房。林姝玥站在铜镜前,解开衣领,露出颈间的普通胎记。烛光下,胎记与寻常印记无异。
“姝玥?”谢砚舟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中端着热粥,“江怜月睡下了,桃桃在旁边守着。”
她转身接过热粥,甜香混着姜末味扑面而来:“贺承不会罢休,我们得尽快查封江家商铺。”
谢砚舟盯着她的眼睛,忽然伸手握住她的手:“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在。”他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林姝玥望着他眼底的柔光,忽然想起扬州灯会的誓言。她反手握住他的手,触感温暖而有力:“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