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被胡须遮盖住,很难察觉到。
眼下胡子全部刮掉,就很明显了。
那里早已长好新的血肉,但那块肉并不平整,是个斜面。
他的下巴应该是被某种利器斜面切掉的。
通过流浪汉的面部特征,乔卿判断他的实际年龄应该在五十多岁,只是因为历尽沧桑,看着要更显苍老一些。
“去洗澡吧。”乔卿将新衣服新鞋子交给对方,就去院子里坐着玩手机。
这个澡,他洗了很久。
先泡澡软化身上的污垢,再用搓澡巾耐心地搓掉一身结了痂的污垢,流浪汉这才换上了清凉的短衫长裤,跟足力健运动鞋走了出来。
听到脚步声,乔卿回头看向大门处。
不得不说,这一收拾,流浪汉先生就像是脱胎换骨一般。
那清瘦的身板藏在宽松的衣服下,有种仙风道骨的劲瘦感。
就连小奶狗都歪着头,好奇地看着他。
直到流浪汉先生低头朝小奶狗招手,小奶狗这才蹦跶地跑过去,围着他脚踝嗅了嗅。
确认这人是自己的主人后,小奶狗尾巴都摇上了天。
乔卿还买了一块电子绘画板,这种绘画板拥有一键清除,反复利用的优点。
便宜又好使,比纸笔方便多了。
乔卿拿起触屏笔,在绘画板上写到:【小狗叫什么名字?】
看清绘画板上的文字,流浪汉先生用沙哑的声音说:“小八嘎。”
乔卿:“...”
她看向了小奶狗。
小家伙一身毛发乳白,唯独下巴上长了指甲盖大小的黑毛痣。
还真有点像谍战剧里面的小八嘎。
乔卿忍不住轻笑了声,“是个很形象的名字。”
她在绘画板上写到:【你叫什么?】
流浪汉望着天,想了很久,才茫然地摇头。
他遗忘了过去。
乔卿思索片刻,又写到:【以后,我就叫你龙叔。】
聋子不尊重人,龙叔多好听。
流浪汉对名字不讲究,他点点头,认可了这个名字。
将绘画板递给龙叔研究,乔卿接了杯水,就去了二楼。
二楼是她的小天地,卧室对面的书房里摆着几台电脑。
乔卿打开最边上的电脑,在浏览器搜索栏,敲下‘曜日科技’四个字。
等乔卿关掉电脑,撑着懒腰起身,才发现外面天都黑了。
她拿起桌上的水杯下楼,看到龙叔在厨房里煮面条。
他捞起熟烂的面条,放到陶瓷面碗里,余光这才注意到乔卿下楼来了。
龙叔赶紧拿起绘画板,一边走一边写:【我想学做饭,报答你。】
报答的‘报’字写错了两笔,但不影响乔卿阅读理解。
因为耳背的缘故,龙叔控制不好说话的音量。但他知道自己的声音很尖锐刺耳,因为他发现每当自己开口说话的时候,乔卿都会被吓一跳。
龙叔便选择用文字的形式跟乔卿沟通。
乔卿颔首,拿过电子笔写道:【我明天给你带个手机过来,你跟着手机学做饭。】
龙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先回去了。”
乔卿对清汤寡水的面条没食欲,便准备去附近找点吃的。
她背着电脑包,刚走出院门,就听到一声拖长的熟悉的腔调:“乔卿同学...”
宋宴辞?
乔卿回头,果然看见了身后的宋宴辞。
他穿着件黑色运动背心,脖子上挂着两只拳套,覆盖在手臂上的薄肌充满了力量感,感觉能一拳打死一头驴。
一看就是刚打完拳回来。
“好巧,乔卿同学也住附近?”
乔卿听出了宋宴辞的话外音,“宋先生住在这边?”
宋宴辞伸手指了个方向,他说:“我住这里。”
乔卿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
发现宋宴辞竟然就住在她的隔壁!
意识到他们竟然成了邻居,乔卿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这辈子都要跟宋宴辞纠缠到底的奇怪感觉。
“乔卿为什么会在这里?”宋宴辞虽然在笑,但他看乔卿的眼神却是充满了探究。
乔卿懒得解释真相,直接摆烂,故意说:“自上次匆匆一别,宋先生英俊帅气沉稳可靠的形象便烙印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我当然是在跟踪你。”
也不知道这话怎么就戳中了宋宴辞的笑点,他笑得肩膀都在颤抖。
乔卿觉得这人莫名其妙。
笑完,宋宴辞主动朝乔卿这个跟踪狂发来邀请:“既然都跟踪我到家门口了,要不要去我家坐坐?”
大晚上邀请小姑娘去家里坐坐?
男人果然只有挂在墙上才老实。
“免了。”乔卿转身就走了。
却听见宋宴辞尾随的脚步声。
乔卿回头,警惕怀疑地看着他,“宋先生这是做什么?”
“巷子黑,我送送你。”
乔卿抬头,果然看到巷子两边的路灯坏了几盏。
这边住的都是柳城本地的居民,他们祖祖辈辈聚在这里,没几个开发商有能力收购拆迁这一片。
市政对这一片的管理也不上心,路灯坏了也没人来检修。
乔卿没说什么,背着包走出了巷子。
看着乔卿上了7路公交,宋宴辞这才沿着原路返回。
路过隔壁院子,宋宴辞抬头望向闭合的院门。
原来黑漆漆的隔壁院子,今晚竟然亮着灯光。
细听,还能听到小奶狗的哼唧声。
*
乔卿在小院待了一整天,杨柳也没闲着。
她被乔卿一洗脑,满脑子都是创业挣钱的念头。
一整天,她都在锦荣中学附近摸底排查。
她观察发现,锦荣中学附近的商业几乎已经饱和。
餐饮、文具店、奶茶店、书店、剧本杀...
总之市面上适合高中生们消费的产业,这里应有尽有。
回家这一路,杨柳都很沮丧。
到家,见乔卿捧着书在学习,儿子乔隽虽然没看书,也在家里打沙袋。
她将到了嘴边的丧气话淹了回去,第二天又去锦荣中学转了一遍,顺带还去金湖中学附近调查了一番。
她终于有了些眉目。
这天晚上,吃饭时,杨柳突然说:“关于创业,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乔卿放下筷子,看向杨柳,“说出来,我们给你分析下。”
对上女儿鼓励的眼神,杨柳呼了口气,略有些紧张地说:“锦荣中学初中部跟高中部加在一起,共有师生五千多人。”
“锦荣中学只有三个食堂,每个食堂不仅菜品大同小异,风评也很一般。据说2食堂还有学生吃出过老鼠尾巴和臭抹布!”
“因为这些负面新闻,大部分家里经济条件稍好的孩子们,都会选择去校外吃饭。”
“但校外的快餐店,大多数卖的都是盖饭砂锅跟麻辣烫这些小食。这种东西,吃一顿两顿还好,经常吃营养单一,家长们肯定也有想法。”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学校附近盘个大门面,做一个自助餐餐厅。菜式不用太多,但食材必须干净,荤素搭配要专业。”
“正好,你们谢阿姨有做餐饮的经验,我想跟她合伙开店。”
听完杨柳一席话,乔隽对此深有体会。
“开自助餐厅是个好主意。我在学校的时候,也最讨厌吃学校食堂。”
“不过,我建议菜肴最好每周更换一次,这样才能保持新鲜感,留住回头客。”
“对了。”
乔隽又说:“我觉得还可以设置充卡消费,充卡时登记每个同学的生日,等到生日当天,寿星可以免费就餐。”
“如果他们请朋友吃饭,寿星结账还可以打八折。”
杨柳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
这样还能免费宣传一波呢。
乔卿毫不吝啬地夸奖乔隽:“脑子挺灵活啊。”
乔隽不好意思,赶紧继续吃饭,掩饰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