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始皇这真是一箭几雕,他就动动脑子,吩咐一声就变成了。”
卫青:“招数确实有用,当父的也不会太过警惕儿子。”
李世民:“所以,朕跟高明就是不知不觉间疏离,缺乏沟通吗?”
魏征简直高兴极了,陛下终于想到关键之一了。
“陛下,您对太子殿下太苛刻了,你们除了是君臣,也是父子啊。”
其他大臣默默给魏征竖起大拇指,可真敢说。
李世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坐在那里沉思着。
朱元璋:“好多银子,妇道人家那么会经商的吗?”
朱标:“父皇,这也有窈姑娘带领的缘故。”
“还有,做为大妇,主理府务是基本的。”
朱元璋:“嗯。”
胤禩面对兄弟们的目光,面上平静。
拳头紧握,思考着怎么打破僵局。
胤褆:“哟,本王怎么也没想到,我被圈禁的事还有八弟一手啊!”
胤礽:“大哥,你也不能全怪八弟,你要没那个心思,也不会被蛊惑向皇阿玛请杀孤。”
胤褆有些心虚,他那会真是情绪上来了,被人一刺激就头脑发热。
“咳……这事是大哥冲动了,给老二赔个不是。”
胤礽:“哼……以后各自安好吧。”
胤褆无语,他都道歉了,老二还这样,随便,爱咋咋滴,说的他想跟老二好似的。
胤祉:“九弟,你有什么说的,贪污受贿的事该不会现实世界也有吧?”
兄弟们齐刷刷看向胤禟。
胤禟冷汗都出来了,这确实有的,这心照不宣的事,谁会没有?三哥干嘛点自己。
胤禛:“九弟,现在可没有一个九弟妹替你收拾烂摊子。你坐镇户部,要身先士卒,将得来的不义之财捐给国库吧。”
胤禟被气的咬牙,想不出一点办法。
只能应声:“我一会儿回府让人查清楚账目。”
胤禩也不知咋办,只能袖手旁观。
胤褆:“还有,都回去再查查府里的人手。”
康熙没有发言,继续盯着天幕。
【胤礽被废以后,有人上折请立新太子。】
【康熙下口谕,让众人将心目中的太子人选写在奏折上,上奏。】
【胤祺听从弘晸的意见,上奏复立太子。】
【而胤禟不知写谁比较好,就直接写上自己的名字,上交奏折。】
【胤?知道以后,以为胤禟被打击的开窍想要那个位置了。】
【联系与他相关的势力,让他们都写胤禟的名字。】
胤禟:“啊啊啊……十弟,你要害苦我。”
胤?:“九哥,我不是故意的,我当时肯定以为你开窍了。”
胤禟:“求求了,你别说了,希望还有人的票数更多,我不会成为显眼包。”
胤褆:“九弟,你也不用太担心,就你那个德性,没谁把这事当回事。”
胤禛:“指不定都会想,你是不是被打击的不轻,所以故意和八弟作对才写你自己的。”
胤禟:“……”我就那么差?不被人忌惮吗?
胤祉:“哈哈哈,九弟,你和十弟可真逗。”
胤禟:“……”三哥的嘴吃蒜了吗?
【这一举动导致胤禟的票数第二。】
【这要不是胤禩和胤祯在前面闪闪发亮,胤禟肯定会被迁怒。】
【就这样又被禁足半年。】
【而胤禩被康熙怒斥:“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随之被削去爵位,禁足府邸。】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胤礽复立为太子,胤禩解除禁足,恢复贝勒爵位。】
【胤禔、胤祉、胤禛被册封为亲王,胤祺、胤佑、胤?被册封为郡王,胤禟、胤祹册封为贝勒,胤祥、胤祯则晋封为贝子。】
【同年六月,弘晸三兄弟携手弘昱、胤祥,成功种植出改良版高产作物:藩薯、土豆、玉米、南瓜、番茄。】
【康熙帝下旨,正式确立弘昱、弘晸的世子身份。同时,弘旸、弘晗被册封为贝子,胤祥则进一步晋封为贝勒。】
【夺嫡之争进一步进入白热化,由于九福晋掌握了九爷的财政,胤禟不再专注支持胤禩,连着十爷也正式退出夺嫡。】
赢政有些小激动,他感觉快了,距离他造反的日子不远了。
反应迟钝的蒙恬没有注意那么多,反而有些看不惯康熙。
“康熙帝的嘴可真毒。”
吕雉也皱着眉:“人是他自己睡得,如今倒是骂起来了,要是真那么嫌弃,为何要碰那女子?”
赢政:“咳……确实有些小人了。”
刘邦:“进度拉快了,精彩的时刻应该快到了,期待啊!可可爱爱的始皇造反啦!想起那个画面就搞笑。”
刘恒:“父皇,大清的男子成亲都比较早,始皇的年龄在大清都可以娶妻了,也不算小了。”
刘邦:“你不觉得大清那个发型,长的好看的公子,特别显嫩吗?”
刘恒:“???”父皇,你在说什么?
迎着儿子的眼神,刘邦不自在的解释道:“乃公没别的意思,就根据事实说话。”
刘恒:“嗯,儿臣相信父皇没别的意思。”
有意思也没用,就父皇现在的年龄,也没得玩了。
吕皇后简直没眼看,老流氓有些德性还是死性不改。
刘彻:“这康熙帝不愧是皇帝啊,这张嘴够毒。”
“哎呀,快要被始皇收拾了,期待……”
卫青:当皇帝的都差不多的嘴毒。
李世民:“这……朕的嘴没有那么戳心窝子吧?”
魏征:“陛下,这要看对谁了。”
李世民不想听,他自认为自己的脾气已经很好了。
朱元璋:“康熙这是对亲儿子吗?连咱都比不上,优秀的儿子多了就不珍惜了。”
朱标:“嗯,父皇是慈父。”
朱棣:“瞧见没,瞧见没,这一对比,就知道咱对你们多好了吧。”
朱高炽:“是,父皇对咱们一片真心、一片慈心。”
朱高煦:“父皇疼儿子,不如……”
朱瞻基打断朱高煦的话:“二叔想说什么?皇爷爷心好,二叔也不能恃宠而骄啊!”
朱高煦不服了:“咱怎么就恃宠而骄了,你这个小崽子知道什么?想当初……”
朱瞻基:“二叔,你别想当初了,侄儿都听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