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内,地火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秦川盘膝而坐,那枚修复如初的探幽针静置于他掌心。
《玄元经》的灵力自丹田气海涌出,循着经脉流转,最终化为一股温润而绵长的青色气流,缓缓注入探幽针之内。
他的神魂之力亦如水波般轻柔包裹着针体,仔细感知着新旧灵纹的融合,以及针体内部每一丝细微的灵力变化。
“公子的《玄元经》灵力,中正平和,用于温养法器,最是稳妥不过。”赵寻的声音在识海中响起,“如此徐徐图之,能让新修复的灵纹与法器本身更好地契合,不留隐患。”
秦川微微点头,心神愈发沉静。
在他的感知中,那修复的“牵星纹”仿佛活了过来,正贪婪地吸收着他渡入的灵力,与针身上原有的其他灵纹逐渐产生一种和谐的共振。
探幽针的针身,原本因断裂而略显晦暗的部分,此刻正一点点焕发出新的光彩,一种淡淡的银芒在针体内部流转,如同月华凝聚。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也需要精准的控制。
灵力输入过猛,可能损伤刚刚修复的脆弱灵纹;灵力不足,则温养效果大打折扣。
秦川全神贯注,将灵力输出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时间缓缓流逝,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待到探幽针内的灵力流转趋于稳定,针体散发出的气息也变得圆融无碍,秦川才将心神分出一部分,重新沉入阵道的海洋。
他取出《阵道初解》与《一阶阵法详解》两枚玉简,神识探入其中。
这一次,他并未像之前那般通览,而是着重研究那些关于阵法节点、灵力脉络以及不同基础阵纹组合运用的部分。
“这牵星纹的修复,让我对灵纹节点间的灵力传导有了新的体会。”秦川在心中思忖,“若将此法用于阵法节点,是否能使阵法运转更为流畅,威力更增?”
他想起了聚灵阵。
最基础的聚灵阵,便是由数个引灵阵纹与聚灵核心阵纹构成。
引灵阵纹负责牵引周遭灵气,聚灵核心阵纹则负责将这些灵气汇聚、压缩。
“每一个阵纹,都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秦川喃喃自语,“而连接这些单元的,便是灵力脉络。脉络的通畅与否,节点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阵法的效能。”
“公子此言,已触及阵法布置的核心。”赵寻赞道,“阵法之道,小可于方寸间勾勒守护,大可引动天地之力,改换山河。其根本,皆在于对灵力流转的认知与掌控。”
秦川问道:“赵寻,你说,若将数个不同功用的一阶阵法,通过特定的节点巧妙相连,能否形成一个具备多种效果的复合阵法?”
赵寻沉吟片刻,道:“公子此想,正是阵法进阶的思路之一。譬如将‘聚灵阵’与‘防御阵’结合,便可在提供防御的同时,缓慢汇聚灵气补充阵法消耗。只是,不同阵法间的灵力属性、运转频率若有冲突,强行融合,反会导致阵法崩溃,甚至灵力反噬。”
“如何解决这种冲突?”秦川追问。
“其一,是寻找到能够兼容不同属性灵力的中枢阵纹进行调和;其二,是通过精妙的阵法布局,使不同阵法的灵力流转互不干扰,甚至能够相互促进。这便需要对各种基础阵纹的特性了如指掌,并具备极强的推演能力。”赵寻解释道。
秦川若有所思。
他尝试在识海中模拟。
先构建一个简单的“聚灵阵”模型,再在其外围尝试叠加一个“示警阵”。
“聚灵阵”的灵力流转是内敛汇聚,而“示警阵”则需要灵力外放,感知周遭。
当两种阵纹的灵力脉络试图连接时,他立刻感觉到一种阻塞与冲突。
“果然不易。”秦川眉头微蹙。
“公子不妨先从最基础的两种相似属性阵纹叠加开始。”赵寻建议,“比如,将‘聚灵’与‘固元’相结合,尝试设计一个能缓慢恢复自身灵力的小型阵盘。‘固元阵纹’本身便有稳定灵力的效果,与‘聚灵阵纹’的属性较为接近,融合起来难度会小很多。”
秦川眼睛一亮。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思路。
他当即开始在识海中推演。
引灵,聚灵,再以固元阵纹稳定住汇聚的灵气,使其不至于逸散,并能缓慢释放,滋养阵盘核心。
他不断调整着各种基础阵纹的排列组合,尝试着不同的连接方式。
时而蹙眉深思,时而指尖在身前虚空轻点,模拟阵纹勾勒。
偶有所得,便会与赵寻探讨一二,赵寻也总能给出一些关键性的指点。
这一参悟,便是大半日时光。
期间,他也会分出心神,继续向探幽针内渡入灵力,进行温养。
两相交替,倒也不觉得枯燥。
反而因为阵道上的些许领悟,让他对灵纹的理解更加深刻,温养探幽针时,对灵力的操控也愈发得心应手。
一日一夜,悄然过去。
秦川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明悟的喜悦。
经过反复推演与修改,一个迷你的“聚灵固元阵”的雏形,已在他识海中构建完成。
此阵虽然简单,仅能缓慢汇聚些许灵气,但其中蕴含的阵纹组合与节点处理方式,却是他学习阵法以来,第一次独立思考并初步完成的设计。
“公子这‘聚灵固元阵’的设计,虽尚显稚嫩,但思路清晰,阵纹间的衔接也颇为流畅。若有合适的材料,或可尝试炼制出来。”赵寻评价道。
秦川笑了笑:“材料不急,先将理论融会贯通再说。这探幽针温养得如何了?”
他将注意力完全转回到掌中的探幽针。
经过一日一夜的温养,探幽针上的灵光愈发内敛,不再像最初修复时那般青光流溢,而是呈现出一种玉石般的温润质感。
针体散发出的气息,也更加沉稳厚重。
秦川指尖一动,一丝精纯的灵力再次探入针内。
“嗡……”
探幽针发出一声更为清晰的轻鸣,针尖处,一股若有若无的探寻之意弥漫开来,比之修复前,乃至刚刚修复完成时,都要显得更加灵敏与凝练。
“似乎,比李瀚交给我时,还要好上几分。”秦川略感讶异。
赵寻道:“公子的修复手法,本就融入了对阵法节点与脉络的理解,使得‘牵星纹’的灵力传导效率有所提升。加之这一日一夜以《玄元经》精纯灵力悉心温养,新旧灵纹完美融合,针体材质亦得到滋养,有此精进,亦在情理之中。”
秦川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能感觉到,这枚探幽针内部的灵力流转,已经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状态。
那道新修复的“牵星纹”,此刻已与整个针体浑然一体,再无半分滞涩之感。
第二日,秦川并未急于继续推演更复杂的阵法。
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巩固昨日的阵道感悟,以及继续温养探幽针上。
他反复在识海中拆解、重构那个小小的“聚灵固元阵”,力求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
同时,他依旧一丝不苟地向探幽针内渡入灵力。
这种温养,不仅是对法器本身的滋养,对他自身灵力的操控能力,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玄元经》灵力的运用,愈发精微入化。
当第二日的黄昏悄然来临,夕阳的余晖透过静室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
秦川缓缓收回渡入探幽针的最后一缕灵力。
此刻的探幽针,静静躺在他的掌心,通体泛着柔和的银色光泽,灵光内蕴,宛如一件全新的法器。
他甚至能感觉到,针体内部的灵纹,因为长时间的灵力滋养,都变得更加坚韧与灵动。
“温养完成了。”秦川轻声道。
“嗯,此针如今的状态,已臻完美。”赵寻回应,“李瀚见了,定会大喜过望。”
秦川将探幽针小心翼翼地收入玉盒之中。
三百块下品灵石的报酬固然可喜,但这两日间,在炼器手法上的精进,以及对阵法之道的初步探索与感悟,才是他更为看重的收获。
尤其是神魂之力的运用,以及对灵力丝线的精准操控,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略有些僵硬的筋骨,只觉神清气爽。
两日的静修,不仅修复了法器,更让他的心境得到沉淀。
静室之外,夜色已浓。
坊市的喧嚣似乎也开始渐渐平息。
“明日,便是与李瀚约定之期了。”秦川走到窗边,望向窗外沉沉的夜幕。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体内充盈的灵力与精神奕奕的神魂。
一切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