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量子计算研究所,2023 年 11 月。
林牧的量子矩阵突然剧烈震颤,腕骨处的皮肤下泛起蓝紫色涟漪,像有活物在血管里游走。他手中的超导量子芯片发出蜂鸣,十二面体的晶体表面浮现出斐波那契螺旋纹路,每个棱角都折射出滨海市夜景的碎片 —— 这是量子态崩溃的前兆。实验服口袋里的青铜怀表突然变得滚烫,表链在皮肤表面烙下齿轮状的压痕,表盘上的二进制代码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组,0 和 1 的数据流顺着袖口爬上他的小臂。
\"林博士!监测到量子芯片频率偏移 0.003 赫兹!\" 助理研究员陈墨的声音从隔音控制室传来,隔着防爆玻璃,他的白大褂上沾满荧光粉,那是调试反物质传感器时留下的痕迹。林牧抬头看向观测室中央的全息星图,代表斯塔克实验室的红点正在疯狂闪烁,周围环绕的银线突然绷直,像被无形的手猛地拽紧。
怀表 \"当啷\" 落地,却没有发出金属碰撞声 —— 它悬浮在离地十厘米的位置,表盘展开成三维星图,每颗光点都是一个时空碎片。林牧看见 1987 年铜锣湾的霓虹在某片碎片里闪烁,1999 年台风夜的雨水在另一片中凝结,而中心最亮的光斑正投射出纽约斯塔克大厦的立体模型,大厦底部的量子计算机阵列正在渗出紫色光雾。
\"信号源强度突破历史极值!\" 陈墨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残影,他的蓝牙耳机发出刺耳的电流声,\"滨海市所有 1999 年重建的路灯杆同步出现能量反应,它们的量子矩阵... 在和您的手环共振!\" 他突然指向窗外,实验室外的梧桐树上,路灯的光晕正扭曲成六边形,每个灯杆底部都浮现出与林牧腕间相同的矩阵纹路。
机械音在林牧颅骨内侧炸响,像有人用生锈的齿轮摩擦他的神经:「时空锚点重合度 89%,建议立即介入」。他的鼻腔突然涌入 1999 年台风的咸涩水汽,视网膜上闪过自己在暴雨中刻划灯杆的画面。怀表的指针诡异地逆时针旋转,表盖 \"咔嗒\" 弹开,露出内侧刻着的量子公式 —— 那是他从未见过的时空坐标算法。
\"启动量子纠缠通信需要同步脑波频率,\" 陈墨递来神经接驳头盔,镜片后的瞳孔映着不断跳动的红色警报,\"但您上次实验后,大脑枕叶的量子疤痕还没愈合...\" 他的声音突然哽咽,因为看见林牧已经扯开实验服,胸口的生物芯片正发出与怀表同频的蓝光,芯片周围的皮肤呈现出六边形的角质化纹路。
\"没时间了。\" 林牧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他扣紧头盔,电极贴片在太阳穴压出红印。观测室的灯光骤然熄灭,唯有中央的全息星图发出幽蓝光芒。当陈墨按下确认键的刹那,整面墙的监控屏幕突然显示出斯塔克实验室的实时画面:托尼?斯塔克的机械臂正抵住自己胸口的方舟反应堆,激光焊接头的红光在他瞳孔里跳动,像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量子通道打开的瞬间,林牧感觉有无数根冰针刺入脊髓。他的视野分裂成两半:左眼看见自己的身体在实验室缓缓升空,右手腕的矩阵与天花板的量子天线形成光柱;右眼则穿透时空,看见斯塔克实验室的金属墙面正在融化,宇宙魔方的蓝光中漂浮着无数代码组成的水母,每只水母的触须都连接着不同年代的滨海市街景。
\"陈墨,把我的权限接入斯塔克的方舟系统!\" 林牧的嘶吼混着电流杂音,他看见自己的量子矩阵在虚空中显形,像一团由星光编织的漩涡,\"用 1999 年灯杆的量子指纹作为密钥!\" 实验室的应急系统突然启动,天花板喷出的不是灭火气体,而是纳米级的量子纠错码,那些银色颗粒在光柱中汇聚,形成通往纽约的时空隧道。
当意识即将进入隧道的瞬间,怀表突然发出蜂鸣,表盘中央浮现出从未见过的画面:1945 年新墨西哥州核爆现场,某个戴着青铜怀表的身影站在蘑菇云前,他转身时露出的手腕上,竟刻着与林牧完全相同的量子矩阵。陈墨的惊呼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林博士!您的生物电信号... 正在被改写!\" 但话音未落,林牧的意识已如脱缰的量子比特,冲进了闪烁着二进制光芒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