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金国上京会宁府,酉时的斜阳将天边染成一片血色,仿佛预示着这座古老都城即将面临的命运。
宋帝赵翊身着玄色龙袍,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目光如炬,凝视着会宁府府衙大厅外残破的城墙,嘴角微微上扬,带着胜利者的自信与从容。
慧妃耶律余衍一袭淡紫色长裙,身姿婀娜,她静静地站在赵翊身旁,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故土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期许。
此时,大将军李勇匆匆步入大厅,铠甲上还沾着些许血迹,风尘仆仆却难掩眼中的兴奋与紧张。
他大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陛下!会宁府外围已尽数肃清,残余金兵及部分女真贵族都退守至皇宫之中,妄图负隅顽抗。”
他微微抬头,目光与赵翊相接,继续说道,“皇宫防御极为坚固,尤其是城门,堪称铜墙铁壁。
末将与王勇大帅商议,认为唯有动用大炮轰击,摧毁守军意志,方能顺利强攻。
然而,末将记得陛下曾言这座皇宫乃是历史文化瑰宝,如此一来,实在可惜。
故而王勇大帅先行率兵将皇宫重重围困,特派末将前来请示陛下,是否启用火炮?”
赵翊微微皱眉,右手轻轻摩挲着下巴,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派人用弓箭将通牒信射入皇宫。
告知他们,朕钟爱这座宫殿,不愿以火炮损毁。
朕给他们一天时间考虑,命金国皇帝完颜晟率领百官开城投降,否则明日酉时,200门火炮将无情倾泻,这座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建成的皇宫,以及无数无辜百姓,都将在炮火中化为灰烬!”
说罢,他眼神坚定地望向皇宫方向,仿佛已经看到了完颜晟等人收到通牒时的模样。
慧妃耶律余衍轻轻上前一步,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轻声说道:“陛下仁心,想必那完颜晟定会有所考量。
只是这一天时间,不知是否会再生变故?”赵翊转头看向她,温柔地笑了笑:“爱妃无需担忧,朕自有分寸。
若他们不识好歹,那便休怪朕不客气。”
很快,李勇便传达了赵翊的命令。
耶律余睹迅速调集2000名弓箭手,他们整齐列队,手持强弓,将早已写好的通牒信绑在箭矢之上。
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箭矢如流星般划破天际,带着宋军的威严与警告,纷纷射向皇宫高墙之内。
而此时的金国皇宫内,却是一片混乱。
当通牒信如雨点般落下,被侍卫捡起呈给百官时,整个朝堂瞬间陷入死寂。
完颜晟脸色苍白,手中的通牒信微微颤抖,他猛地将信摔在地上,怒吼道:“宋军欺人太甚!朕岂会向他们投降!”然而,他的声音中却难掩一丝恐惧。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文官颤颤巍巍地捡起通牒信,声音沙哑:“陛下,宋军势大,那200门火炮绝非虚言。
这座皇宫承载着我大金无数心血,若是毁于一旦,我们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况且,城中百姓……”他话音未落,便被一位武将打断:“哼!难道要我们束手就擒?我等将士定能死守皇宫,与宋军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谈何容易!”
另一位文官苦笑着摇头,“宋军连会宁府内城都已攻破,皇宫能守几时?
一旦火炮轰击,不仅皇宫不保,城中百姓也将生灵涂炭。
我们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让无数人陪葬啊!”
朝堂上,文官们大多面露惊恐之色,低声议论纷纷,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奈。
而武官们则是满脸不甘,紧握拳头,却也难掩眼中的迷茫。
与此同时,皇宫外的百姓们也得知了宋军的通牒。
街道上,人心惶惶,一片哀嚎之声。
一位老妇人坐在自家门槛上,泪流满面:“这可如何是好?好不容易赚些钱搬到金国上京来,原以为能过上安稳日子,没想到还是要遭此劫难。
这皇宫一炸,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怎么办啊!”
旁边一位中年男子叹了口气,满脸愁容:“宋军的火炮厉害得很,听说一炮下去,房子都能炸个粉碎。
若是真的开炮,我们怕是连个全尸都留不下。”
“要不,咱们逃吧?”一个年轻女子怯生生地说道,眼中满是恐惧。
“能逃到哪去?城外都是宋军,往哪逃都是死路一条!”
中年男子绝望地摇头,“只盼着金国皇帝能听劝,投降吧,也好保住我们这些百姓的性命。”
皇宫内,完颜晟看着争吵不休的百官,心中愈发烦躁。
他猛地一拍龙椅,大喝道:“都给朕住口!此事以后再议!”说罢,他起身拂袖而去,留下一众面面相觑的大臣。
夜幕降临,会宁府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宋军大营灯火通明,200门火炮整齐排列,犹如一头头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发出致命一击。
赵翊站在大营前,望着不远处的皇宫,眼神深邃而坚定。
他知道,这一夜,对于金国上下而言,必将是一个无眠之夜。
而明日酉时,这座承载着无数历史与文化的皇宫,究竟是会在炮火中湮灭,还是会迎来新的命运,一切都将揭晓。
在皇宫内,完颜晟独自坐在寝殿中,望着窗外的月光,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金国曾经的辉煌,想起了祖先们征战四方的英勇,心中满是不甘。
然而,宋军的威胁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才能保住金国的尊严,同时又能避免皇宫和百姓遭受灭顶之灾。
而在皇宫的角落里,一些文官们悄悄聚集在一起,低声商议着投降之事。
他们深知,以金国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宋军抗衡。
与其玉石俱焚,不如投降,或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也能让这座皇宫和百姓免受战火摧残。
“明日一早,我们便联名上奏,劝陛下投降吧。”一位文官小声说道,“为了大金的百姓,也为了这座皇宫,我们不能再犹豫了。”
“可是,陛下会听我们的吗?”另一位文官担忧地问道。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试一试。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
与此同时,一些武官们也在暗中集结,他们不甘心就这样投降,决定拼死一战。
他们认为,只要坚守皇宫,或许还能等到援军,扭转局势。
“宋军虽然势大,但我们也不能轻易认输!”一位将领咬牙切齿地说道,“明日,我们就与宋军决一死战,就算战死,也要死得其所!”
“对!宁死不降!”其他将领纷纷响应,眼神中充满了决绝。
一夜过去,天色渐亮。
会宁府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皇宫内,百官再次齐聚朝堂,等待着完颜晟的决定。
而皇宫外,宋军将士们严阵以待,200门火炮蓄势待发,只等赵翊一声令下,便将怒火倾泻在这座古老的皇宫之上。
完颜晟缓缓走上龙椅,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纠结。
他扫视了一眼下方的百官,看到文官们期盼投降的眼神,也看到武官们坚定死战的决心,心中愈发矛盾。
“陛下,宋军势不可挡,为了皇宫和百姓,还请陛下下令投降吧!”一位文官上前一步,跪地痛哭道。
“陛下,万万不可!我等将士愿与宋军血战到底!”一位武将也不甘示弱,大声喊道。
朝堂上,争论声再次响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完颜晟头痛欲裂,他猛地站起身来,大喝一声:“够了!容朕再想想!”说罢,他再次转身离去,留下一片哗然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