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赵翊紧绷的面庞。
他身着玄色龙袍,腰间的玉带在光影中泛着冷冽的光泽,眉头紧蹙,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此刻,他正凝视着案上的军事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宋军与金军的布防情况,而那会宁府的位置,仿佛是一颗亟待拔除的钉子。
“陛下,慧妃娘娘求见。”
随着侍卫的通报,慧妃耶律余衍莲步轻移,走进帐中。她容颜绝美,眉眼间却带着几分忧虑与急切。
赵翊抬眸,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急切:“余衍,耶律余睹可有新消息?”
耶律余衍福了福身,语气急促道:“陛下,耶律余睹传来消息,完颜宗弼让他们速速回会宁府加强防御。
如今会宁府防卫空虚,仅有五十多万精锐及二十万其他部队。
完颜宗弼担心黄龙府守不住,会危及会宁府,不仅不同意派耶律余睹去支援黄龙府,还急召他们回城。
他认为,若陛下能引爆之前埋在会宁府的‘雷’,他便能引导辽军反叛,助我军占领会宁府。
此外,草原的萧阿古等元老回信,称已按金国皇帝要求南下支援黄龙府,预计一日内便到,特来请示陛下何时举起义旗,以及那反叛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赵翊闻言,陷入沉思。
他缓缓踱步,心中思绪万千。
从主观上来说,此次出征金国,已耗时许久。身为大宋皇帝,他心系天下,渴望早日结束战事,实现大宋的一统大业。
他渴望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成为名垂青史的明君。
如今,这攻打会宁府的绝佳机会摆在眼前,若能一举成功,金国覆灭指日可待,他的宏图霸业也将向前迈出一大步。
而从客观因素来看,局势已不容乐观。
这几日,锦衣卫从各邻国传来的消息,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他的心。
西夏,这个看似与大宋保持着微妙平衡的邻国,竟在故意打压大宋合法商人。
商业往来是大宋经济的重要支柱,西夏此举无疑是在挑战大宋的底线。
更令人担忧的是,军事上西夏似乎也在蠢蠢欲动。
据探查,金国极有可能用某些宝贵的东西换取西夏对大宋的进攻。
一旦西夏与金国联手,大宋将腹背受敌,局势将变得极为严峻。
另一边,越南也在广西边境不断搞事情。
邕江知府吴为之却一味采用中庸的儒家思想,忍让求和,妄图以利益换取和平。
可赵翊深知,越南李朝狼子野心,这种忍让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大宋的尊严与百姓的安宁正在被践踏。
想到此处,赵翊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暗暗发誓,定要严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好邻居”,维护大宋的威严。
“如今,正是引爆‘雷’的最佳时机!”赵翊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穿透这营帐,看到那遥远的会宁府,“西夏与越南的挑衅,金国的威胁,都在催促着我们加快步伐。
若不尽快灭掉金国,我们将陷入多面受敌的困境。
会宁府防卫空虚,耶律余睹又愿做内应,此等良机,绝不可失!”
说罢,赵翊立刻下令:“传我旨意,命锦衣卫即刻收网。
明日,六月二十八辰时,务必将完颜不惊绑在会宁府的广场,广而告之。
尤其要让会宁府的辽人权贵知晓,当年草原萧阿古元老之女在会宁府被金国皇室子弟轮奸至死,罪魁祸首完颜不惊并未如公告所说被处死,而是被权贵用李代桃僵之计替换,逃至秦州继续作恶,这也是我大宋攻破秦州府的导火索。
此消息一出,定会激起辽人对金国的仇恨,成为他们举起义旗的绝佳理由。”
“是,陛下!”侍卫领命而去。
赵翊又看向慧妃耶律余衍,眼神柔和了几分,道:“余衍,你回信给耶律余睹和萧阿古等元老,明日,他们自会知晓举起义旗的原因与理由。
让他们做好准备,里应外合,共破会宁府。”
耶律余衍点头,温婉道:“臣妾遵旨。”
随后,赵翊面色凝重,继续下令:“传我旨意给身在西夏的王悔,命他不顾一切代价,查清金国究竟用何物换取西夏对我大宋的进攻。
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若有必要,可调动一切可用资源,朕要在最短时间内得知真相!”
待传令兵领命后,赵翊稍作停顿,眼中闪过一丝凌厉:“再传旨给川蜀的吴玠、吴璘两兄弟,命他们各率五万大军,共十万人马,即刻布置在广西和越南边境处。
若发现越南主动挑衅,无需请示,直接开枪还击。
若情况严重,可直接将其歼灭。
朕要让越南知道,大宋的领土,不容侵犯!”
最后,赵翊沉思片刻,沉声道:“传旨给赵颢、宗泽、李纲、种师道、蔡京五位军机大臣。
邕州知府吴为之的‘忍让’,已让越南的狼子野心愈发膨胀,他已不适合担任此职,即刻免职。让五位军机大臣迅速选拔合适人选,要求此人胆大心细、认真负责、爱民如子、忠君爱国。
务必让广西百姓不再受恶邻侵害,若再有侵犯,定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记住,‘明犯大宋者,虽远必诛’!”
旨意一道道传出,营帐内的气氛愈发紧张而凝重。
赵翊站在营帐中央,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着决胜千里的自信与霸气。
他知道,这一系列决策将改变大宋的命运,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夜,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各方势力都在为明日的行动紧张筹备着,而会宁府的风云,即将在宋帝赵翊的雷霆之策下,掀起惊涛骇浪。
一场关乎大宋兴衰、金国存亡的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