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六月二十一,辰时。
金国上京会宁府,晨光透过厚重的窗棂,洒在议事大殿内,却驱不散弥漫的凝重气息。
金国皇帝完颜晟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蹙,面色阴沉如铁。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叩击着扶手,发出有节奏却略显焦躁的声响。
下方,一众勃极烈成员分列两侧,皆是神色凝重,眼神中透着忧虑与迟疑。
“诸位,昨夜收到临横府知府耶律不美的求援信。”
完颜晟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压抑的怒火,“宋军几十万兵马已将临横府团团包围,断了粮草水源。
耶律不美打算假意投降,盼我等派重骑兵与之里应外合,夹击宋军。
你们说说,这计划可行否?又该派多少重骑兵前去支援?”
话音刚落,大殿内陷入一片死寂。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愿率先开口。
好一会儿,一位白发苍苍的勃极烈元老缓缓上前,他拄着拐杖,身形佝偻,脸上满是岁月的沧桑。
“陛下,”他的声音颤抖着,“前年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两位元帅的惨败,我等至今记忆犹新。
完颜宗望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命丧燕京城,那十万重骑兵更是无一幸免;
完颜宗翰虽侥幸未全军覆没,但十万重骑兵也在宋军的炮火与追杀下损失殆尽,仅剩轻骑兵逃脱。
如今,仅存建制完整的完颜金弹子五万重骑兵三日前已然出发。
若再派兵支援临横府,怕是只能从我们各自的精锐部队中抽调拼凑了。”
此言一出,其他勃极烈成员纷纷附和,脸上露出为难与抗拒之色。
一位身形魁梧的勃极烈涨红了脸,大声说道:“陛下,我部精锐皆是多年心血培养,若抽调过多,日后边境防守如何保障?
临横府虽重要,但也不能让我们伤筋动骨啊!”他的眼神中满是不甘,拳头紧握,似乎在极力扞卫自己的部队。
另一位较为沉稳的勃极烈则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话虽如此,可若临横府失守,黄龙府便岌岌可危。
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都懂。
只是这兵,确实难派啊!”他轻轻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
完颜晟的脸色愈发难看,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很快又被无奈所取代。
他深知,这些元老们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可临横府的危局又迫在眉睫。
“朕也明白诸位的难处,”他强压着怒火,尽量让语气缓和些,“但国之安危,在此一举。
若能解临横府之围,击退宋军,日后必有重赏。还望诸位以大局为重!”
元老们依旧犹豫不决,开始低声议论起来,时不时有人摇头叹气。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他们勉强达成共识。
那位拄拐杖的元老再次上前,神色疲惫地说道:“陛下,我等商议后,愿拼凑两万重骑兵前去支援临横府。
这已是我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完颜晟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也只能无奈接受。他微微点头,沉声道:“好吧,两万就两万。希望这两万兵马能扭转局势。”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许,却也掩饰不住心中的担忧。
就在完颜晟准备宣布散会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一名侍卫神色慌张,满头大汗地冲进大殿,“陛下!莱州知府急报!”他的声音中带着惊恐,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完颜晟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快说,何事?”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充满了紧张与不安。
“二殿下率领的重骑兵遭遇宋军伏击,在宋军铁甲卫的重重包围下,宋军动用数百门火炮攻击,全军覆没!现在岳飞率领的几十万部队正向我莱州府包围,希望陛下能尽快派援兵支援”侍卫大声禀报道。
这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炸响在大殿之中。
完颜晟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双目圆睁,满脸的不可置信,“怎么会?金弹子怎么会受到伏击还全军覆没?”他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无尽的震惊与愤怒。
一股怒火直冲头顶,他只觉眼前一黑,身体摇晃了几下,便直直地向后倒去。
“陛下!”众人大惊失色,纷纷惊呼出声。
内侍们反应迅速,立刻冲上前去,扶住完颜晟。只见他面色苍白,紧闭双眼,嘴角微微抽搐。
一位年长的内侍焦急地喊道:“快,快扶陛下回宫!”众人手忙脚乱地将完颜晟扶起,小心翼翼地抬着他离开朝堂。
临走前,那内侍高声宣布:“退朝!”
朝臣们一个个呆立当场,脸上写满了惊恐与慌乱。
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神中满是恐惧与不安。
有的人大张着嘴巴,久久合不拢;
有的人双手颤抖,不知所措;还有的人连连摇头,似乎还不愿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噩耗。
片刻之后,他们才如梦初醒般,带着满心的惶恐,匆匆离开了大殿。
而那原本计划支援临横府的两万重骑兵,也因此次变故中断了行程。
在临横府外,韩世忠、吕端等人翘首以盼,却始终不见金国援兵的踪影。
他们心中疑惑不解,却不知金国朝堂之上已然发生了如此惊天巨变。
他们一早就率领将士准备好的铁甲卫和随时待命的燧火枪,可最后援兵没伏击到却错过了与弟兄们一同攻破临横府的机会。
他们满心埋怨,却也只能无奈地望着远方。
会宁府的天空渐渐阴沉下来,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金国即将面临的更大危机。
这场突如其来的噩耗,如同汹涌的浪潮,冲击着金国的根基,也在这片土地上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