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翊微微颔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帐内立刻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临横府的城墙轮廓。
“诸位说得都有道理。”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这临横府知府突然投降,确实可疑。”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真投降的可能性。”
众将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没想到赵翊会这么说。王勇忍不住想说什么,却被赵翊一个眼神制止了。
“当然,”赵翊话锋一转,“可能性很小。”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金国那帮蛮子,向来恃强凌弱,不到山穷水尽,岂会轻易投降?”
他走到帐门口,掀开帷幕,望向远处的临横府城墙。
城墙在烈日下泛着冷硬的光,垛口后隐约可见金兵的身影。
“他们要半天时间准备?”赵翊低声自语,像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在问众人,“准备什么?”
他转过身,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准备加固城防?准备布置伏兵?还是……准备派人去上京求援?”
众将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他的判断。
“不管他们准备做什么,”赵翊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铁血的寒意,“我们都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走到韩世忠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韩军长你和吕政委带五万人马已及我的一个师的铁甲卫以防他们有重骑兵,我们不能再因为没有防御而让弟兄白白牺牲,这样是毫无意义的。
立刻去临横府外围巡查,重点关注通往上京的要道。如果发现金兵援军,立刻阻击!”
“末将得令!”韩世忠抱拳领命,眼神坚定。
他又转向王勇和李勇:“你们两个,各带20万,加强对东西两门的攻势,做出一副立刻要攻城的架势,给他们施加压力,让他们没时间做其他准备!”
“末将得令!”王勇和李勇同时抱拳,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
“赵岩,”赵翊看向那个锦衣卫千户,“你负责收集临横府内的情报,看看这个知府到底在搞什么鬼。还有,查清楚城里的兵力部署和粮草情况。”
“末将遵命!”赵岩连忙点头。
“刘光世,张俊,”赵翊继续下令,“你们两个负责中军大营的防守,防止敌人偷袭。同时,准备好攻城器械,随时待命!”
“末将得令!”两人齐声应道。
最后,他看向李彦仙:“李将军,你带五万精锐,作为预备队,随时听候调遣。”
“末将领命!”李彦仙精神一振,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安排完任务,赵翊回到帅椅上坐下,端起案几上的水囊喝了一口。
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中衣,贴在身上,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
他看着众将匆匆离去的背影,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
不战而屈人之兵?哼,那只是对文明国家而言。
对于金国这帮刚从部落里爬出来的野蛮人,这一套根本没用。
他们信奉的是弱肉强食,是拳头底下出真理。
你对他们客气,他们只会觉得你软弱可欺,变本加厉地侵略你、掠夺你。
宋朝就是被儒家的中庸思想毒害太深了,讲究什么“仁政”,对待这些少数民族总是怀柔安抚,结果呢?换来的是辽、西夏、金的不断侵扰。
在他们眼里,宋朝就像一头肥羊,谁都想上来咬一口。
反正就算打输了,宋朝也会默认他们占领的土地,甚至还会花钱买回来。
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他们怎么会不做?
赵翊是从后世来的,他太清楚这一点了。对待野蛮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比他们更野蛮,更狠!
你杀我一个人,我就杀你十个,一百个!让他们从骨子里感到害怕,不敢再轻易招惹我们。
而且,女真族现在人口也就一百五十万左右,能打仗的顶多也就五十到一百万。
现在辽民还没有完全臣服,他们的力量还没有达到顶峰。如果等到后世南宋时期,他们吸收了全辽的人口,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赵翊必须尽快灭金。
这不仅是为了报野猪林牺牲五万弟兄的仇,更是为了消除这个心腹大患。
但是,这些想法不能让朝廷里的那些老顽固知道。他们满脑子都是“仁义道德”,要是知道赵翊打算屠戮俘虏,非把他骂死不可。
不过,赵翊不在乎。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次屠戮俘虏,他只针对女真族。经过耶律不六投降事件,金国守城的基本上不敢用辽军了。
当然,对于那些完全臣服于金国的辽人,也没什么好说的,照样屠戮。
等金国没有足够的女真士兵可用时,他们就只能启用曾经不信任的辽军。
到时候,辽军一旦反水,金国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这就是赵翊的考量。
他要用铁血手腕,为大宋打下一片安稳的江山。
想到这里,赵翊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拿起狼毫,在地图上临横府的位置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临横府,就从这里开始吧。
让金国那帮蛮子知道,大宋的刀锋,也不是那么好惹的。
他放下笔,拿起水囊又喝了一口,冰凉的水滑过喉咙,稍微驱散了一些暑气。
帐外,传来士兵们操练的喊杀声,还有器械碰撞的铿锵声。
赵翊知道,一场硬仗,即将开始。
但他无所畏惧。为了大宋的未来,为了那些牺牲的弟兄,他必须赢,而且要赢得漂亮,赢得让金人胆寒。
他站起身,再次走到帐门口,望向临横府的方向。
阳光下,那座城池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而赵翊,就是那掀起风暴的人。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