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六月十六日,晨曦微露,大定府城外便已热闹非凡。
晨雾还未完全散去,露水在草叶上闪着晶莹的光,仿佛也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盛事。
王勇身披铠甲,身姿挺拔如松,站在将士们的最前方。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远方的道路,眉头时而微皱,时而舒展,内心既充满了对陛下到来的期待,又夹杂着一丝紧张。
他深知此次迎接陛下意义重大,大定府刚经历战火洗礼,百废待兴,陛下的到来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更是大定府未来发展的希望。
“一定要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不能出半点差错。”
王勇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腰间的剑柄,又缓缓松开,反复数次,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王贵站在王勇身旁,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不时踮起脚尖,向远处张望,活像个期待礼物的孩子。
“也不知道陛下还有多久能到,真想快点见到陛下,听他亲自指点我们接下来的战事。”
王贵搓着双手,嘴里喃喃自语。
他对赵翊充满了崇拜之情,在他心中,陛下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只要有陛下的带领,攻城掠地、重振大宋指日可待。
韩世忠目光坚定而沉稳,双手抱在胸前,静静地伫立着。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历经沙场的沧桑与自信,仿佛任何困难在他面前都不值一提。
“陛下此来,大定府必将迎来新的生机,接下来的攻占计划也要加快了”
韩世忠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曲端则是一脸严肃,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他不时地环顾四周,检查着将士们的列队情况,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此次迎接陛下,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疏忽。”曲端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
他深知大定府虽然已被收复,但周边局势依然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刘光世和张俊两人站在一起,小声地交谈着。
刘光世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似乎对一切都充满了信心。
而张俊则显得较为谨慎,眼神中带着一丝警觉,不时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同时说道陛下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实在令人钦佩。
我们可得好好表现,争取在陛下面前留下好印象。”张俊回应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李彦仙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众人,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仿佛世间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其实他心中渴望这次能有机会建功立业想起当初差点阻挠军改,可陛下却既往不咎并同意让我军参加这次灭金行动,所以我一定要将功赎罪,不能让陛下失望。
大定府的百姓们也早早地来到城门外,他们或扶老携幼,或三五成群,脸上都带着好奇与期待的神情。
人群中不时传来窃窃私语:“真的能见到以前的三公主吗?
听说她现在成了大宋陛下的慧妃,也不知道变得啥样了。”
“还有大宋陛下,据说英俊无比,文武双全,要是能亲眼见上一面,这辈子也算值了。”
百姓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朝着远方张望,眼中满是渴望。
与此同时,在通往大定府的官道上,赵翊身着一袭华丽而不失威严的龙袍,骑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上。
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眼神坚定而深邃,透露出一种掌控天下的气势。
随着大定府的轮廓在视野中逐渐清晰,赵翊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感慨。
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远处的城池,看到天空中那蒙蒙的烟雾,心中对大定府之战的惨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赵翊转头看向身旁的耶律余衍,眼神瞬间变得温柔起来。
耶律余衍身着一袭淡粉色的华服,头戴精美的头饰,宛如仙子下凡。她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憧憬。
“慧妃,刚才锦衣卫的述说你也听到了。”
赵翊的声音沉稳而温和,“二十万的金兵,除了少许趁乱逃走外,全部消灭殆尽。
可是对于你以前的子民,我们大宋将士可以说不伤分毫。
因为朕答应你,会对待他们和我们的大宋子民一样的待遇。
为此,一个月前我就下令锦衣卫们进入大定府,渗透到百姓服务里,把你的《告大辽百姓信》逐一传开来,并在开战前让他们躲在远离炮火攻击不到的范围内,所以他们大多是安然无恙。
当然,也有些顽固分子不听劝,那就不怪炮火无情了。”
赵翊说着,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峻,但很快又恢复了温柔。
耶律余衍听着赵翊的话,眼眶渐渐湿润,泪水在眼中打转。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与感激之情。
她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重视自己的请求,为了保护辽民,不惜提前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
“臣妾谢谢陛下的厚爱,”耶律余衍声音哽咽,“更替千千万万的辽民同胞们感谢陛下的抬爱及爱护。
我一定会尽我的努力说服更多大辽将士改易旗帜,效忠大宋,不会让陛下失望的,请相信我。”
耶律余衍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赵翊,眼中满是决心与忠诚。
赵翊看着耶律余衍那动人的模样,心中满是怜惜。
他伸出手,轻轻拭去耶律余衍眼角的泪水,温柔地说道:“爱妃,我相信你,相信你一定会做到的。
有你在朕身边,朕就多了一份强大的助力。
大辽和大宋,以后必将融为一体,共创盛世。”赵翊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耶律余衍感受到赵翊手掌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微微颔首,将头靠在赵翊的肩膀上,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温暖。
在这一刻,她忘记了所有的烦恼与忧虑,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暗暗发誓,一定要为陛下、为大宋、为辽民,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翊和耶律余衍的队伍离大定府越来越近。
王勇等人远远地看到那华丽的仪仗,精神顿时一振。
“陛下到了!”王勇大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激动。
将士们立刻挺直腰板,整齐划一地握紧手中的武器,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前方。
百姓们也纷纷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想要一睹陛下和慧妃的风采。
赵翊和耶律余衍的队伍缓缓前行,终于来到了王勇等人面前。
赵翊勒住缰绳,从马上下来,步伐稳健地走向王勇等人。
他面带微笑,眼神中充满了亲切与威严。“诸位爱卿,辛苦了!”赵翊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大定府城外回荡。
王勇等人立刻单膝跪地,齐声说道:“臣等恭迎陛下圣驾!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响彻云霄,表达着对陛下的忠诚与敬意。
赵翊微微抬手,说道:“众爱卿平身。
大定府之战,诸位爱卿功不可没。
朕此次前来,就是要与诸位爱卿一同商讨大定府未来发展大计,让这里早日恢复往日的繁荣。”
赵翊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将士们的肯定与信任,让王勇等人心中倍感温暖与振奋。
随后,赵翊转身面向大定府的百姓们,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慈爱。
“乡亲们,大定府历经战火,朕深知你们受苦了。
但从今往后,有朕在,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大宋的每一位子民,朕都会一视同仁,让你们不再受战乱之苦,享受太平盛世的安宁与幸福。”
赵翊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位百姓的心中,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大定府的上空。
耶律余衍看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看着那些曾经的子民,心中感慨万千。
她走上前去,对着百姓们微微福身,说道:“乡亲们,我是耶律余衍。
没想到再次回到这里,是以大宋慧妃的身份。
但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我对你们的牵挂从未改变。
陛下仁厚,他会给你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希望大家能够放下过去的恩怨,与大宋百姓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耶律余衍的话语情真意切,百姓们纷纷为之动容,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这热烈的氛围中,赵翊和耶律余衍在王勇等人的陪同下,缓缓走进大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