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宫,赵翊迈进书房,那书房内静谧深沉,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墨香。
他缓缓走到书桌前,伸手轻轻抚过桌上摆放的文房四宝,随后缓缓坐下,陷入了沉思。
朝会上的场景如同一幅画卷,在他脑海中徐徐展开,每一个细节、每一位大臣的表情和话语,都被他反复琢磨。
他深知,自己开启的这场商业变革,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扬帆起航,稍有不慎便可能船毁人亡。
要想让香皂生意的计划顺利实施,诸多关键环节缺一不可。
首先,香皂的供应必须稳定且充足,绝不能出现断货的窘况,这就如同军队的粮草,一旦匮乏,所有的战略布局都将成为泡影;其次,与合作大臣签订的协议务必严谨细致,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合作中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最后,监督各地销售情况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市场上出现价格混乱或其他扰乱秩序的问题。
思索至此,赵翊扬声唤道:“来人,去请徐庶。”声音在书房内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如果徽宗及蔡京等朝臣在这一定认得出这个是谁,不错他就是曾经赵翊派来说服徽宗得那个谋士:徐庶,自从那件事后,徽宗就很信赖他,有什么重要的想法或谋略,徽宗都会问他,于是在他离开东京到河间时,有把他自认为的重要谋士给赵翊,于是赵翊只平静的接受。
不多时,一阵急促而沉稳的脚步声传来,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徐庶快步走进来。他身形挺拔,一袭青衫,眉眼间透着睿智与干练。
进得门来,徐庶立刻拱手行礼,动作行云流水,尽显恭敬:“殿下,您找臣?”
赵翊抬眼望向徐庶,微微点头,脸上神色稍缓:“徐先生,且坐下说话。”待徐庶落座,赵翊便将心中所想,从香皂供应到协议签订,再到销售监督,毫无保留地细细道来。
他说得认真,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对未来蓝图的描绘,眼神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徐庶静静聆听,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待赵翊说完,他陷入了片刻的沉思。
书房内安静极了,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许久,徐庶抬起头,目光望向赵翊,缓缓说道:“殿下,您的计划可谓高瞻远瞩,思虑周全。
不过,要想确保万无一失,还有几个细节需格外留意。”他顿了顿,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继续道,“在与大臣们签订协议时,一定要将违约责任明确规定,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商场如战场,利益面前,难免有人会心生贪念,若不加以约束,后患无穷。”
赵翊微微颔首,示意徐庶继续说下去。
“另外,在监督销售方面,不妨派遣您的可靠亲信前往各地。
这些人既要对您忠心耿耿,又要有一定的商业头脑和应变能力。
他们既能确保销售顺利进行,又能及时将各地的市场动态、商家反应向您汇报,让您对全局了如指掌。”徐庶一口气说完,目光紧紧盯着赵翊,等待着他的回应。
赵翊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忍不住连连点头:“徐先生所言极是,正合我意。此事便全权交由先生去办,务必挑选可靠之人,切不可出了差错。
这关乎着我大宋商业的变革,也关乎着我未来的大业,不容有失。”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对徐庶的信任。
“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徐庶起身,再次拱手行礼,随后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了书房。
赵翊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心中开始勾勒起未来的美好蓝图。
他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香皂成为大宋各地家喻户晓的商品,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家家户户都能用上那香气宜人、品质优良的香皂。
而他的名字,也将随着这香皂的销售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赵翊,不仅是大宋的太子,更是一个有勇有谋、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未来君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东京城的皇家商店依旧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每天清晨,商店还未开门,门口便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翘首以盼,只为能第一时间买到心仪的香皂。
店内,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一边手脚麻利地递上香皂、找零。
那一块块包装精美的香皂,在顾客们的手中传递,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仿佛带着无尽的魅力。
而那些与赵翊合作的大臣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如同接到出征命令的将士。
他们各自派出得力的手下,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和样品,奔赴各地。
这些手下们穿梭于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着合适的商家,洽谈合作事宜。
他们向商家们详细介绍香皂的优点、市场前景以及合作的优厚条件,说得绘声绘色,不少商家听后都心动不已,纷纷表示愿意加入这场商业盛宴。
蔡京更是忙碌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又干劲十足。
他深知,这次香皂生意不仅是一次赚钱的绝佳机会,更是他重新赢得太子信任的关键契机。
他动用了自己在各地的人脉关系,那些平日里与他有往来的富商巨贾、地方豪强,都纷纷收到了他的书信或口信。
他亲自写了一封又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详细介绍香皂的销售计划和利润分成,还不惜许下诸多好处,只为能让这些人全力支持他的销售工作。
在江南的一座繁华城市,蔡京的心腹找到了当地最大的布庄老板。
布庄老板姓王,是个精明能干的商人,在当地商业圈颇具影响力。
两人在一间雅致的茶楼里见面,茶香袅袅,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商业气息。
“王老板,这次可是个难得的商机啊!”蔡京的心腹满脸笑容,热情地说道,“这香皂是太子殿下亲自推动的生意,品质绝对有保障,而且市场需求极大。
您想想,要是把这香皂引入咱们江南,肯定能大赚一笔。”
王老板微微皱眉,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沉思片刻后说道:“这听起来确实不错,可做生意嘛,总得谨慎些。
这香皂的价格如何?利润空间又有多少呢?”
蔡京的心腹早有准备,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份详细的价目表和利润分析,递到王老板面前:“王老板,您看看,这是具体的价格和利润分成。
咱们给出的价格可是相当优惠的,而且订购数量越多,折扣越大。
只要您有足够的销售渠道,这利润绝对丰厚。”
王老板接过价目表,仔细地看着,眼中渐渐露出了一丝心动的神色:“嗯,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
不过,我还得考虑考虑,这么大的生意,总得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王老板,这可是个机不可失的好机会啊!要是您犹豫久了,说不定这生意就被别人抢走了。”蔡京的心腹连忙趁热打铁,“您放心,蔡大人说了,只要您愿意合作,以后在生意上肯定少不了对您的关照。”
王老板听后,心中一动,想到蔡京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若能与他合作,以后自己的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于是,他咬了咬牙,说道:“行,既然如此,我就先订购五千套试试。
要是这香皂真如你所说的那么好卖,以后咱们再加大合作。”
“好嘞,王老板爽快!”蔡京的心腹高兴地说道,“我这就回去向蔡大人汇报,咱们尽快把合作的细节敲定。”
像这样的场景,在大宋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着。
随着香皂在外地市场的逐渐铺开,大宋的商业格局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许多原本经营其他商品的商家,看到香皂生意的火爆,纷纷心动,加入到香皂的销售行列中来。
一时间,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香皂的身影,它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
而赵翊,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巩固着自己的势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他靠拢,无论是朝中的大臣,还是地方的富商,都看到了他身上的潜力和未来的希望。
他们或是为了利益,或是为了前途,纷纷表达了对赵翊的支持和效忠。
赵翊看着这些主动投来橄榄枝的人,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己离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