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的钟声悠悠响起,划破了皇宫长久以来的庄严肃穆。
大部分朝臣如获大赦,脚步匆匆,那急切的模样,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追赶。
他们不为别的,就为了赶紧回家,完成一项特殊而又艰巨的任务——上交太子殿下刚刚赏赐的香皂。
在这个时代,家中的“败家娘们”——那些被宠爱的夫人和娇贵的千金们,那可是惹不起的主儿。若是没有完成她们交代的任务,今晚可就别想睡个安稳觉了,说不定家里还会被搅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如今有了这香皂,朝臣们终于感觉有了睡好觉的保障,也有了勇气去面对家中的母老虎和可怕的诸多千金。
这太子赏赐的香皂可不一般,一套四个,个个都有着独特的名字,分别是“帝喜欢”“后欢喜”“妃嫔笑”和“大众喜” 。
只是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它们的不凡。“帝喜欢”,一听就是专供帝王使用的,那品质和香味肯定是顶尖的;“后欢喜”“妃嫔笑”自然也是宫廷中尊贵女性所用,寻常人等哪能轻易拥有;至于“大众喜”,一听就是给底层百姓用的,那些自视甚高的夫人们和千金们,自然是瞧不上的,怎么能配上她们高贵的身份呢?
然而,朝臣们心里的算盘可不止是回家交差这么简单。他们有的人一拿到香皂,就在琢磨着怎么用这些赏赐的东西换些好东西,甚至想着卖给宫门外那些拥挤的人群,大赚一笔。毕竟,这可是太子赏赐的,身份不凡,说不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说太子刚赏赐每个上朝的朝臣每人一套四个不同品质的香皂。
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那些家中有败家娘们的和千金们,一个个都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早早地就派人来到宫门外,准备高价购买。她们放出话来,无论付出多高的价格,都要把“后欢喜”买到手,哪怕是“妃嫔笑”也行。
宫门外,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开始,买卖还只是一对一的交易,价格虽然比平常的物品贵了些,但还算是正常范围。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正和一位朝臣小声地交谈着。管家满脸堆笑,手里拿着一沓银票,讨好地说:“大人,您就行行好,把那‘妃嫔笑’卖给我吧,我家小姐就盼着这个呢,这是二百贯,您看怎么样?”朝臣皱了皱眉头,似乎有些犹豫,他心里想着:这价格虽然不错,但说不定还能再等等,卖个更高的价钱。于是他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个嘛,我还得再考虑考虑,毕竟这是太子殿下赏赐的,我也不能随便就卖了。”管家一听,心里着急了,连忙又加了五十贯,朝臣这才装作勉强同意的样子,把“妃嫔笑”卖给了他。
可随着愿意卖的朝臣越来越少,产品也变得越来越稀缺,价格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不断往上推。原本还算平静的交易市场,渐渐变得疯狂起来。人群中,一个富商模样的人扯着嗓子喊道:“我出三百贯买‘后欢喜’,谁愿意卖?”话音刚落,就有人跳出来加价:“我出三百五十贯!”“我出四百贯!”价格不断被刷新,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此时,一位年轻的公子哥儿也按捺不住了,他急切地对身边的仆人说:“快去,无论如何都要给我把‘帝喜欢’买回来,多少钱都无所谓!”仆人领命而去,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手里拿着“帝喜欢”的朝臣。仆人喘着粗气说:“大人,我家公子愿意出四百五十贯买您的‘帝喜欢’,您看……”朝臣看着眼前的仆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故意慢悠悠地说:“四百五十贯?这可有点低了,我这‘帝喜欢’,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怎么也得五百贯吧。”仆人犹豫了一下,咬咬牙说:“好,就五百贯!”就这样,“帝喜欢”以五百贯的高价成交了。
在这场疯狂的交易中,那些早早卖出香皂的朝臣,一开始还暗自庆幸自己卖了个好价钱。
可随着价格不断攀升,他们的脸色渐渐变得难看了起来。其中一位姓王的朝臣,早早地就以二百贯的价格把“后欢喜”卖了出去。可当他看到后来有人以三百贯的价格成交时,肠子都悔青了。
他不停地拍着大腿,懊悔地说:“哎呀,我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呢?再等等的话,就能多卖一百贯了!”旁边的一位同僚也深有同感,苦笑着说:“谁说不是呢,我那‘妃嫔笑’也卖早了,现在想想,真是亏大了!”
经过半个时辰的热闹交易,市场上的香皂越来越少,价格也逐渐趋于稳定。
有的因为早买到,完成家主或夫人的任务,高兴地离开了;也有的购买到自己想要的,更是开心不已。
在人群中,有两个少女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个妙龄少女戴着面纱,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那透出来的贵气怎么也掩盖不了。
只见其中一个叫小美的丫鬟,满脸兴奋地跑到少女身边,手里举着一个精美的盒子,说道:“公主,我买到‘后欢喜’了!”可紧接着,她又瘪了瘪嘴,脸上露出一丝不甘的神情,继续说道:“可也太贵了吧,就这么个小东西,却要三百贯!”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跺脚,眼睛里满是心疼银子的神色。
少女轻轻笑了笑,安慰道:“只要买到就行,你没看这么多人都是来抢买的吗?还有,跟你说过了,不要叫我公主,在外面要叫我小姐,如果别人问起,就叫我余小姐,记住了。”小美连忙点头,乖巧地说:“好的,小姐,小美记住了。”
然而,更多的是那些买不到东西,不知道怎么回去交差的管家或奴仆。
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满脸无奈。一个管家站在角落里,眉头紧锁,不停地唉声叹气。
他心里想着:这可怎么办,回去怎么跟夫人交代呢?夫人交代的任务没完成,肯定又要被骂个狗血淋头了。想到这里,他的肩膀都不自觉地垮了下来,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另一个年轻的奴仆,急得在原地直打转。他一会儿看看这个卖主,一会儿又看看那个卖主,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怎么办,怎么办……”他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手心里全是汗水。
周围的人都在开心地交易着,只有他,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被无尽的失望和焦虑所笼罩。
随着最后一块香皂被买走,这场由太子赏赐的香皂引发的交易风波,终于落下了帷幕。
宫门外的人群渐渐散去,只留下一片狼藉。但这场风波,却在京城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些朝臣们,通过这次交易,有的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却后悔不迭;而那些买主们,也各自有着不同的收获和心情。
这小小的香皂,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这个时代的众生相,有贪婪,有无奈,有喜悦,也有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