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夏皇宫那雕梁画栋却又显得压抑沉闷的大殿内,李乾顺如同一尊木雕般呆坐在龙椅之上,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已与他无关。他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些日子里西夏所遭受的种种挫折与惨败。
此前,他满心懊悔地沉浸在对战争决策失误的反思之中,内心的痛苦如同一把尖锐的刀,一下又一下地割着他的心。
他想起自己当初被野心和贪婪蒙蔽了双眼,轻信了野利旺荣等人的蛊惑,贸然参与对大宋的战争,本以为能分得一杯羹,壮大西夏的实力,可如今却将国家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陛下,加急军报!” 一声急促的呼喊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进了这死寂的空间。
李乾顺浑身一震,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机械地转过头,看着那名浑身是汗、气喘吁吁的传令兵,仿佛在看着即将宣判自己死刑的刽子手。
传令兵 “扑通” 一声跪地,声音颤抖得厉害:“陛下,银州和夏州……已被宋军攻下了!”
这话一出口,李乾顺只感觉眼前一黑,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龙椅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过度而泛白,仿佛这样就能抓住那正在飞速流逝的希望。“这……这怎么可能……”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绝望和难以置信。
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数的念头如走马灯般闪过。
他想起了银州和夏州那繁华的景象,想起了那里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如今,这一切都已落入宋军之手。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悔恨,悔恨自己的盲目自大,悔恨自己不听从那些明智的谏言,如今,西夏的大好河山正在他的手中一点点地沦陷。
“快,快传朝臣进宫商议!” 李乾顺猛地站起身来,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沙哑。
他此刻六神无主,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的船只,急需有人能给他指引一条出路。
不多时,朝臣们神色匆匆地赶到了大殿。
当他们听到银州和夏州失陷的消息时,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立在原地。
“怎么会这么快?” 一位大臣忍不住惊呼出声,脸上写满了震惊和疑惑。
是啊,怎么这么快?李乾顺在心中也无数次地问着自己这个问题。如果他知道银州和夏州每个城仅有5000守军,而宋军每支部队却有10万之众时,或许就不会如此惊讶了。兵力如此悬殊,城池的沦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两座城对西夏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银州和夏州,是西夏边境的重要屏障,也是经济繁荣之地,失去了它们,西夏的国防和经济都将遭受沉重的打击。
大部分朝臣在短暂的震惊后,情绪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他们挥舞着手臂,大声叫嚣着要派部队夺回两城。“陛下,必须夺回银州和夏州!这是我们西夏的土地,怎能就这样拱手让人?” 一位年轻气盛的大臣满脸通红,义愤填膺地说道。
然而,在这一片喧嚣之中,有几位大臣却显得格外冷静,野利遇乞便是其中之一。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野利遇乞,身为野利旺荣的大哥,不仅文武双全,更是西夏位高权重的元帅。
他一直以来都坚决反对与大宋发起战争,因为他深知西夏的劣势。西夏地处西北,地理位置偏僻,土地和人口都远不及大宋。而且,大宋的科技武器先进,在多次宋夏战争中,西夏败多胜少,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回想起上次同意参战,野利遇乞心中满是苦涩。那时,连皇帝都同意了,他虽满心不愿,却也只能选择和光同尘。
他也心存一丝侥幸,想着若能胜利,西夏便能获得大量的土地和财物,从而实现国家的发展。
可现实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金国东路军的全军覆没让他如梦初醒。
他曾多次劝说野利旺荣撤军,可他那位自傲的弟弟却固执己见。
野利旺荣坚持认为金国朝廷会为东路军报仇,会派出更多部队,所以不仅没有撤军,还占领了延安。
野利遇乞无奈之下,只能劝告弟弟加强防御,可他怎么也想不到,金军的西路军竟然也如此迅速地败退。
他再次让野利旺荣撤出所有部队,却又遭到了拒绝。
如今,事情发展到如此糟糕的地步,西夏已经岌岌可危。
看着那些还在叫嚷着要收复两城的朝臣,野利遇乞心中涌起一股愤怒。
他觉得这些人简直是愚蠢至极,为了所谓的面子,不顾国家的生死存亡。
他再也无法保持沉默,向前一步,大声呵斥道:“够了!你们这群伪君子,只知道喊着收复失地,可你们想过后果吗?”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大殿内回荡,朝臣们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了一跳,顿时安静了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野利遇乞的脸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失望和愤怒:“首先,我们西夏兵力不足。
总共才60多万部队,一下子就损失了20多万,现在你们说要派多少兵力去对付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的几十万宋军精锐?30万还是40万?那国内还要不要防守?其次,打仗需要大量的后勤人员,我们能支撑多久?别忘了,连大金国都退兵了,就凭我们西夏,能与大宋抗衡多久?”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大殿中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
他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和无奈,心中则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
他深知,若再这样盲目地决策下去,西夏必将走向灭亡。
朝臣们听了野利遇乞的话,一个个都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他们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简单和幼稚。
野利遇乞见众人有所触动,便放缓了语气:“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议和。
但我们不能直接去找赵翊,要派使者去找宋徽宗。
我们要尽一切办法说服他的近臣,让他们帮我们说好话,尽量减少我们的损失。”
大殿内一片寂静,朝臣们都在思考着野利遇乞的建议。
他们知道,这或许是目前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李乾顺坐在龙椅上,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甘,曾经那个雄心勃勃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落到如此田地。
但现实摆在眼前,他不得不承认,野利遇乞的话是对的。
经过短暂的思考,李乾顺长叹一声,缓缓说道:“就依野利元帅所言,派使者前往大宋议和吧。”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疲惫,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
于是,西夏开始筹备议和事宜。他们精心挑选了使者,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希望能通过谈判,挽回一些损失,让西夏从这场战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而在大宋这边,赵翊得知西夏有意议和的消息后,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
“元帅,西夏此次议和,恐怕是心怀叵测,有可能是援兵之计,我们不可轻易相信。” 李平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说道。
赵翊微微点头:“李将军所言有理。但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彻底解决宋夏之间的争端,让西夏不敢再轻易侵犯我大宋边境。”
谋士林羽也站起身来,说道:“元帅,我们可以在谈判中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削弱西夏的实力,同时加强我们在边境地区的防御。”
经过一番讨论,赵翊心中有了主意。他决定在谈判中,要求西夏割让更多的土地,赔偿巨额的财物,并且限制西夏的军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