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中,烛火跳跃,赵翊正对着摊开的军事地图沉思。图上,大宋与金国的边境线曲折蜿蜒,像一道随时可能被冲破的防线,而大同,恰如扼守在这防线之上的关键锁钥。
突然,一声尖锐的战马嘶鸣划破了营帐外的寂静,赵翊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打断他思绪的这声嘶鸣,仿若来自战场的紧急号角,让他瞬间绷紧了神经。
不过片刻,营帐的门帘被猛地掀开,一名传令兵快步走进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又带着几分急切:“启禀将军!驻守大同的王贵将军派人传来消息,从金国退回来的百姓和俘虏,已经抵达大同了!”
赵翊闻言,身子微微一震,这消息既在意料之中,又让他的心跳陡然加快。
大同,自收复之后,就承载着他战略布局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座城市,不仅是大宋北方的军事重镇,更是他眼中未来攻进金国的坚实桥头堡。
回想起收复大同后,为了挑选合适的驻守将领,赵翊煞费苦心。
朝堂局势错综复杂,他还未能完全掌控整个大宋,必须确保大同的守将绝对忠诚,对他的命令能毫不犹豫地执行。思量再三,他将目光落在了王贵身上。王贵是王勇的侄子,在保卫太原的战役中,他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战功,用无畏的勇气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证明了自己。
选择王贵,既是对他过往功绩的肯定,更是出于对大同未来安稳的考量。
“王贵,大同关乎我大宋未来战局,不容有失。你务必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妥善安置战后百姓,让他们能安居乐业。
同时,抓紧练兵,提升军队实力,为灭金大业做好充分准备。一旦金国依照协议遣返百姓和俘虏,必须第一时间向我通报。”临行前,赵翊紧紧握着王贵的手,言辞恳切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刻,得知百姓和俘虏已到大同,赵翊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转身,对着身旁的副将下令:“立刻将我从各地购置的新衣服,快马加鞭送往大同。再传令王贵,准备好热粥,那些百姓和俘虏历经磨难,现在最需要这些。”
说罢,他大步走出营帐,翻身上马,身后500名亲卫迅速集结。这500亲卫,皆出身东京城的王公贵族,虽养尊处优,却在追随赵翊的日子里,被他的雄才大略和报国之志感染,对他忠心耿耿,愿为他赴汤蹈火。
一路疾驰,马蹄扬起滚滚烟尘。赵翊心急如焚,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姓们可能遭受的苦难画面,他恨不得立刻飞到大同,去解救那些深陷痛苦的同胞。
终于,大同城的轮廓映入眼帘。
赵翊远远望去,只见城门外排着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长蛇阵,那便是归来的百姓和俘虏。他的心猛地一揪,催马快步向前。
待靠近队伍,眼前的景象令他倒吸一口凉气,仿若被重锤击中。队伍里的百姓,个个形如鬼魅,惨状令人不忍直视。男人们大多赤裸着上身,肋骨根根突出,像贫瘠土地上突兀的石块,瘦骨嶙峋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每一阵风过,都像是要将他们吹倒。他们的皮肤上布满了鞭痕和冻伤的痕迹,旧伤未愈又添新伤,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在金国遭受的残酷折磨。
女人们更是凄惨,仅用胸前那勉强遮住关键部位的破旧布料,抵御着刺骨的寒冷和旁人怜悯又复杂的目光。她们的眼神空洞而绝望,头发凌乱得像风中的枯草,沾满了尘土和污垢。有的女人怀里还紧紧抱着孩子,孩子同样衣不蔽体,小脸冻得青紫,眼神中满是对这个世界的恐惧与迷茫。
老人和小孩的状况更是令人揪心。老人们佝偻着腰,身体虚弱得如同风中残烛,每走一步都颤颤巍巍,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他们的眼神浑浊,写满了沧桑与疲惫,岁月的苦难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如今又被金国的暴行压得更加沉重。孩子们瘦得皮包骨头,小小的身躯裹着破旧不堪、几乎无法蔽体的衣物,有的甚至光着脚丫,冻得通红的小脚踩在冰冷坚硬的土地上,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刃上。他们的眼神中透着无助和饥饿,看到赵翊等人,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又很快被更深的绝望所取代。
赵翊缓缓下马,脚步沉重地走进队伍。他走到一位老人面前,老人满脸皱纹,干裂的嘴唇微微颤抖,眼中满是绝望。赵翊蹲下身子,握住老人粗糙干裂的手,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一时说不出话来。老人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喃喃道:“元帅,我们可算回来了……”
赵翊又看向一个孩子,孩子紧紧依偎在母亲怀里,瘦弱的小手死死抓着母亲那破旧的衣角,仿佛那是他最后的依靠。
孩子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陌生,那是被战争和苦难扭曲的童真。
赵翊的眼眶渐渐湿润,心中涌起无尽的愧疚和自责。他自责自己没能早点将这些百姓从金人的魔掌中解救出来,自责大宋的部分将领无能,让百姓遭受如此劫难。
与此同时,一股熊熊燃烧的怒火在他心中升腾,那是对金人的愤怒,对他们残暴行径的切齿痛恨。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金国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赵翊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泪水,大步走到一处高处,对着民众大声说道:“乡亲们!我是赵翊!今日站在这里,看到你们所遭受的苦难,我的心在滴血!曾经,因为部分将领的怯懦和无能,让你们落入金人的魔掌,受尽了折磨。在此,我代表大宋朝廷,向你们深深地鞠一躬,说一声对不起!”
说着,他挺直身子,郑重地向百姓们深深鞠了一躬。
百姓们先是一愣,随后人群中传来一阵低低的啜泣声,那是积压在心中许久的委屈和痛苦的宣泄。
“但请你们相信,从现在起,一切都将改变!”赵翊提高音量,声音坚定而有力,仿若洪钟般响彻四周,“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新衣服和热粥,让你们能暂时抵御这寒冷与饥饿。同时,我向你们发誓,我一定要为你们报仇雪恨,让金国为他们的暴行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想要亲自报仇,我在此诚邀你们加入将要成立的‘复仇军’!”赵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我会像对待我其他的部队一样对待你们,一视同仁,绝不偏袒。三年后,我会带领你们,让你们亲自踏上金国的土地,去讨回属于你们的公道!你们愿意吗?敢吗?”
人群先是一阵沉默,可经过附近的士兵跟他们说,他们能回来也是这位元帅把金人打怕了,并要求他们退还所有被抢走或俘虏的还回来,所以他们金国才放他们回来,而他们现在能活下来也是这个元帅的功劳,随后,一个年轻男子猛地抬起头,大声喊道:“我愿意!我要报仇!”紧接着,又有几个人响应:“我们愿意!”“跟着将军,杀回金国!”越来越多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仿若汹涌澎湃的浪潮,“愿意!我们愿意!”“报仇!报仇!”的呐喊声响彻云霄,那是积压已久的仇恨的宣泄,也是对未来复仇的坚定决心。
赵翊望着眼前群情激奋的百姓,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他要带着这些百姓,带着他们的仇恨和希望,向金国发起最猛烈的反击,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重新恢复安宁与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