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皇宫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
西夏皇帝李乾顺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中透着焦急与期待,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每一下都仿佛敲在朝臣们的心上。
在他下方,一众朝臣们或交头接耳,或眉头紧锁,大家的心思都系在那支前往延安府的5万支援部队上。
这支援部队,承载着他们太多的期望,他们盼望着这支部队能安全抵达延安府,帮助野利旺荣打败宋军,扭转如今西夏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陛下,这支援部队应该快到延安府了吧?” 一位老臣小心翼翼地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不安。
李乾顺微微颔首,目光望向远方,似乎想要穿透这重重宫墙,看到那遥远的战场:“朕也希望如此。
野利旺荣在延安府的处境艰难,这5万援军是他的希望,也是我西夏的希望。”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身为一国之君,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对西夏意味着什么。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战局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冲进大殿,脸上满是惊恐与慌张。他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陛下,大事不好!支援部队已被宋军骑兵击溃,无法及时支援延安府了!”
这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堂上炸开了锅。朝臣们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怎么可能?宋军的骑兵什么时候这么强大了?” 一位年轻的将领忍不住惊呼出声,他的眼中满是疑惑与震惊,在他的认知里,宋军的骑兵一直不是西夏的对手。
李乾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紧紧抓住龙椅的扶手,手背上青筋暴起:“你说的可是真的?你可不要谎报军情!”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但更多的是不敢相信。
传令兵连连磕头,额头磕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陛下,千真万确!宋军的骑兵太厉害了,我们的支援部队根本不是对手。”
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宋军的骑兵为何会在短短时间内变得如此强大。
他们不知道的是,自从东京保卫战胜利后,赵翊缴获了很多优质的马匹,便开始着手组建5万人的骑兵部队,并让经验丰富的老骑兵对新兵进行严格的训练。如今,大宋不仅拥有了能与金国相对抗的骑兵,更配备了马刀和火枪队,这样的骑兵部队,岂是一般的部队能对抗的。而这些,西夏满朝臣竟无一人知晓,否则他们也不会如此惊讶了。
“这可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瘫坐在地上,满脸绝望,他的声音带着哭腔,仿佛已经看到了西夏的末路。
“难道我们西夏就要败在宋军手里了吗?” 另一位大臣捶胸顿足,懊悔不已,他后悔当初自己为何会支持与大宋开战。
李乾顺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慌什么!野利旺荣还有13万守城部队,只要他能坚守延安府,我们就还有机会。” 他的话语虽然坚定,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迷茫,他心里也明白,如今的局势对西夏极为不利。
朝臣们纷纷点头,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野利旺荣身上,希望他那13万的守城部队能坚持得久一点。他们听说赵翊这次派来25万部队攻城,按照一般的规则来说,守城士兵的数量只要不少于攻城部队的一半,就有很大的可能守住城池。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赵翊不但拥有远程的火枪队,更有对付城墙的火炮,这些先进的武器,将彻底改变这场战争的局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西夏朝堂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延安府的消息。
每一次有传令兵进宫,朝臣们都会蜂拥而上,希望能听到好消息。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终于,在一个阴沉的日子里,一名传令兵面色苍白地冲进大殿。他还未开口,李乾顺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陛下,延安府……延安府被攻破了!” 传令兵的声音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朝堂瞬间凝固。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李乾顺猛地站起身来,怒吼道,他的眼睛瞪得滚圆,充满了血丝,仿佛要把传令兵生吞了一般。
朝臣们也纷纷叫嚷起来:“你是不是搞错了?野利旺荣有13万大军,怎么可能一天就被攻破?”
传令兵吓得浑身发抖,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道:“陛下,千真万确!宋军的火枪队和火炮太厉害了,我们根本抵挡不住。野利旺荣将军也被宋军俘虏了。”
李乾顺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他无力地坐回龙椅上,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焦距。整个朝堂一片哗然,大臣们有的呆若木鸡,有的痛哭流涕,有的则愤怒地咆哮着。
“这可如何是好?大宋的军队怎么变得如此强大?” 一位老臣瘫坐在地上,双手抱头,悲痛欲绝。
“都是我们的错,当初就不该听野利旺荣的,与大宋开战。” 一位年轻的大臣满脸懊悔,不停地扇着自己的耳光。
李乾顺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再向传令兵确认一遍,消息是否属实!”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很快,又有几名传令兵被带了进来,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延安府已被宋军攻破,野利旺荣被俘。
李乾顺终于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抽泣声。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看李乾顺的眼睛,他们知道,这场战争的失败,他们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陛下,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此刻的他,已经完全失去了主意。
李乾顺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传朕的旨意,立刻召集各地的军队,加强边防,防止宋军进一步进攻。同时,派使者前往大宋,向赵翊求和,看看能否挽回局面。”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西夏皇帝,此刻已被战争的失败折磨得心力交瘁。
大臣们纷纷领命,退出了大殿。李乾顺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里,望着头顶的天花板,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当初与野利旺荣商议进攻大宋时的情景,那时的他们,信心满满,以为大宋不堪一击,能轻松地从这场战争中分得一杯羹。可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朕真是糊涂啊!” 李乾顺喃喃自语道,他的眼中满是悔恨的泪水。他知道,西夏这次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失去了延安府,还让无数的士兵丢了性命,百姓们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