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快马加鞭赶回军营,一路尘土飞扬,心中满是与赵翊会面后的振奋。
他深知,此刻时间紧迫,分秒都关乎大宋的生死存亡。
一入军营,连盔甲都来不及卸下,径直奔向宗泽元帅的大帐。
帐内,宗泽正眉头紧锁,对着沙盘上的战局苦思冥想。
听闻岳飞求见,他微微抬眼,眼中满是疲惫与期待交织的光芒,沉声道:“飞儿,此行可有收获?那赵翊究竟是何许人也?”
岳飞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中难掩激动:“元帅,赵翊此人,真乃天赐良将!
我与他一番交谈下来,深感其见识非凡,那军事谋略、战术运用,新颖独到又直击要害,绝非寻常人可比。
就说之前那场硬仗,金兵来势汹汹,数倍于他的兵力将他团团围住,换做旁人,恐早已乱了阵脚,可赵翊却镇定自若,指挥若定。
他依据地形巧妙布阵,把有限的兵力调配得恰到好处,硬是让金兵首尾难顾,最终大败而归。”
岳飞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元帅,再看他训练部队,更是别出心裁。
不走咱们宋军一贯的老路,看似松散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他注重激发将士们内心的斗志,让每个人都清楚为何而战,将士们对他那是死心塌地,整支队伍就像被注入了灵魂,凝聚力强得惊人。
平日里的训练,他亲自示范,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所以战场上人人奋勇争先,个个以一当十。
我敢断言,假以时日,他必成我大宋抗击金兵的中流砥柱!”
宗泽微微颔首,手指轻轻叩击桌面,心中暗自思忖。
其实,女儿宗晴琳回来后,那兴奋得红扑扑的脸蛋、眉飞色舞的描述,就已让他对赵翊有了初步印象。
宗晴琳眼中闪烁的光芒,言语间的倾慕,他这个做父亲的又怎会看不出来?可如今,局势危急,儿女情长只能暂且搁在一边。
不多时,赵翊奉命前来。
只见他身形矫健,身姿挺拔如松,大步踏入营帐,带起一阵风。
他面容轮廓分明,剑眉斜插入鬓,双眸深邃有神,仿若藏着无尽的智慧与果敢,眼眸转动间,便能洞察先机。
高挺的鼻梁下,嘴唇紧抿,透着一股坚毅之气。
一头乌发束于头顶,利落干净,身着一袭朴素却整洁的战袍,虽有几处补丁,却不掩其英姿飒爽。
腰间佩着一把长剑,剑鞘朴实无华,却在他走动时,偶尔发出清鸣,似在诉说主人的不凡。
宗泽起身,缓缓踱步到沙盘前,目光凝视着代表开封城的日前,金军元帅完颜宗望正在调兵遣将,意图对开封城形成合围之势。
一旦合围完成,城中军民将陷入绝境,那座承载着大宋辉煌与希望的都城,恐将在战火中沦为废墟。
“元帅,当下形势严峻啊!”岳飞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寂静,“我军兵力本就捉襟见肘,满打满算不过八万之众,却要守住河间府,还要图谋收复失地,实在是难如登天。
精锐能战之士,除却我与高宠等几部,不过寥寥五百人,剩下的厢军和王彦的义军,守城尚可,野战对抗金兵铁骑,无异于以卵击石。”
宗泽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他怎会不知其中艰难?每一场战役的失利报告传来,都如同在他心上扎了一刀;每看到伤兵满营、百姓流离,他都恨不得能变出千军万马,将金兵彻底驱逐。
可现实是残酷的,朝廷腐败,军备不足,能支撑到现在,靠的是将士们的满腔热血与拼死抵抗。
“若是不能挫败金军的合围计划,开封城危矣!”宗泽长叹一声,话语中满是无力与悲愤。
他心中矛盾万分,一方面,赵翊的出现无疑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若能重用此人,以他的才能,说不定能训练出更多强军,打破僵局;
可另一方面,朝廷那帮迂腐官员,墨守成规,若知晓他给予赵翊如此大的自主权,还全力资助,定会横加干涉,甚至参上一本,说他拥兵自重。
时间在这煎熬的沉默中缓缓流逝,营帐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岳飞站在一旁,静静等候元帅的决断,他心中清楚,这个决定关乎大宋的命运,步走错,满盘皆输。
终于,宗泽停下了踱步,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他猛地转身,面向岳飞,声音低沉却坚定:“飞儿,传我命令,即刻召赵翊前来,我要委以他重任!”
岳飞眼中一亮,抱拳领命:“元帅英明!”
“给予赵翊最大的军事权力,让他自主挑选强壮之士,不论是士兵还是有报国之志的民众,一概由他调配。
全力资助他所需物资,不得有任何克扣延务。
我军的训练方法他若不愿遵循,也绝不干涉,一切但凭他施展拳脚,只为在这绝境中闯出一条生路!”宗泽一口气说完,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眼中虽仍有忧虑,却多了几分希望的火苗。
数日后,赵翊接到军令,星夜兼程赶来。
他踏入宗泽元帅营帐时,看到的是一位目光坚毅、却难掩憔悴的老将。
宗泽凝视着赵翊,良久,开口道:“赵翊啊,如今我大宋危在旦夕,金军欲围攻开封,我军兵力、战力皆处劣势。
岳飞对你赞誉有加,我女儿也对你颇为赏识,今日,我便将这千斤重担交予你,望你不负所托。”
赵翊心中一凛,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环顾四周,看到沙盘上标注的敌我态势,那代表金兵的密密麻麻的旗帜,仿若狰狞的兽群,正向开封步步紧逼;再看己方,兵力分散、防线脆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与责任。
他单膝跪地,抱拳高声道:“元帅放心,赵某虽不才,愿以热血赴国难,定当竭尽全力,与金军周旋到底,护我大宋河山!”
宗泽微微点头,亲手扶起赵翊:“好!从即日起,你便去筹备。
所需物资、兵员,尽管开口。记住,你手中的部队,是大宋最后的希望之光,务必带出一支虎狼之师!”
赵翊领命而去,迅速投身到紧张的备战之中。
他穿梭于军营与周边村落,挑选那些身体素质过硬、眼神中透着坚毅的士兵与民众。
每一个被选中的人,眼中都燃烧着复仇与报国的火焰,他们听闻赵翊的大名,甘愿追随其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训练场上,赵翊大展身手。他摒弃了一些宋军繁冗、陈旧的训练方式,引入从现代所学的体能强化、团队协作训练。
士兵们起初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被新颖的训练内容、赵翊的亲身示范所吸引。
他们每日摸爬滚打,在汗水与伤痛中,逐渐成长为一支配合默契、行动敏捷的精锐。
与此同时,物资如流水般汇聚而来。宗泽元帅信守承诺,全力支持赵翊的训练计划。
崭新的兵器、充足的粮草、坚固的铠甲,让这支新军装备精良,士气大振。
而在另一边,宗泽元帅也没闲着。他一方面加强河间府的城防工事,调配有限兵力,确保各处关键据点不失;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着赵翊部队的训练进展,不时给予建议与支持。
他心中清楚,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大宋的国运,赵翊便是那扭转乾坤的关键一子。
随着时间推移,赵翊的部队初见成效。在一次模拟对抗演练中,他们以少胜多,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常规宋军部队,消息传来,全军振奋。
宗泽元帅听闻,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中有欣慰,有希望,仿佛看到了大宋破局重生的曙光。
然而,危机并未远去。
金军的合围之势日益逼近,开封城的上空笼罩着厚厚的阴霾。
但此刻,有了赵翊与他的新军,大宋军民心中多了一份底气,一份在绝境中抗争到底的决心。他们握紧手中的兵器,望着远方,等待着与金军的最终对决,等待着改写历史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