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大哥已经16了,再过2年就成年了,看来给大哥相看人家已经迫在眉睫了。
这时,刘母刚好忙完了走进书店,见女儿还在看书,看着天色也不早了。要是再不回去怕赶不上回村的牛车。便出声道:“佳佳,挑好书了吗?我们要准备回去了。”
“挑好了,母亲。”佳佳拿着一本花都国律书和山河志走到母亲身边。这两本书都不便宜,律书5两银子,山河志要八8两,加上前面看好的笔墨纸砚一共二十两。掌柜还送了些不要的碎墨,刘母很是高兴。
二人提着大包小包来到村里的牛车旁。车上的赵婶见刘母提着米面粮油和一堆好东西,甚至还有两斤猪肉,很是眼红,便道:“刘姐姐,你也太不会过日子,这些咱们村都有,何必买这些精米。真是不会过日子。”
“可不是,还不是她有个娇滴滴的大夫郎,也不帮忙下地干活,不会赚钱养家,还天天吃这么好。”旁边赶车的张哥酸溜溜的说。
“听说她为了她家夫郎,与家里决裂了。才到我们村来”隔壁村嫁过来的赵夫郎说道。
佳佳也是到现在才知道原来父母也不简单。一直以为刘父刘母都是简单的恩爱家庭。是村里少有的一妻一夫,她知道村里大叔大伯们经常聚在一起家长里短,嘴里眼里大都充满了对她父亲的羡慕。
她父亲张鸣,是张秀才唯一的儿子。张秀才因为卷进一桩陈年旧案,被无辜牵连,流放途中死去。而张鸣父亲也在张鸣15岁那年,在劳累中病死。张父死后,张鸣一个人,守不住家里财务,被亲戚姨母占了去。张姨母不但占了他家,还想把张鸣卖给县城首富李员外为妾。张鸣貌美如花,不少人提亲,但是张姨母选了彩礼最多的李员外,而李员外当时已经50好几了。张鸣自是不肯,趁着家里人外出宴会时,偷跑了。张鸣不敢在县里待下去,所以只往偏远山里跑,慌不择路。
刘母刘文当年18岁刚成年,遇到张父,15岁的张鸣,对貌美的张鸣一见钟情。刘母捡到到张父,带回去悉心照料。
刘母刘文,是隔壁村刘家的二女。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是大夫郎所生。而刘文只是刘家侧室所生的庶女。因此在家并不受宠,刘文父亲,被大夫郎磋磨,经常干重活,更是早早的病死。此后,刘文更不受待见,与家里人关系淡薄,经常被苛待,吃不饱饭,才会自己去山里觅食,遇到张鸣。
后来,是因为刘文大姐刘大壮看上张鸣,想强娶。张鸣不从打伤刘大壮,刘家上下要打死张鸣,刘文为了张鸣,与家里大吵一架,更是写下断亲文书,才带着张鸣离开刘家,到巫山村安家落户。
回到家后,佳佳是从父亲张鸣的口中打探到的事情始末,只感叹父母的不易,发誓要更加要努力,给家里人过更好的生活。
“母亲,我们这次挣的钱够我读书吗?”晚饭时,佳佳再次提起。
“够的,这次一定送你去读书,佳佳放心。我已经找王村长了解了,一年束修只要5两银子,还包吃住,一个月休沐5天。”刘母开心的说。
“母亲,我这边读书不用那么多钱,那可以把钱留给哥哥们当嫁妆。给大哥多准备些嫁妆吧。”佳佳说道。
“你说什么傻瓜,这钱要留着给你读书,娶夫郎用的。怎么能给你哥哥们,你哥哥是要嫁出去。而且这些钱本来也是你采药赚来的,你们没有意见吧?”张鸣对几个儿子问道。
“哥哥们嫁出去也是我哥哥,只要我在一天,这里就永远是他们家。”佳佳说道:“母亲,咱们先买地,盖房子吧。现在哥哥大了还挤在一间多不方便。”
现在刘家就3间正屋,刘母夫妻一间,佳佳一间,4个哥哥一间,很是不便。
“盖房子好,未来你娶夫郎也不够住,咱们多盖几间,你可以多娶几个夫郎回来。”刘母打趣道。
“母亲,新家的设计图可否让我来画?”佳佳说道。
“这是你家,自然可以。我们佳佳还会画设计图呀,我女儿真是聪颖”刘母高兴的说。
“我是跟村里张叔学的。”佳佳有点心虚的说。张叔是村里的寡夫,妻子死后,也没再嫁,就帮人盖房子赚钱,还招了一批施工小队,多是没人要的单身小哥,在这个世道男子经商生存经常被人诟病。但是,张叔手艺好,所以十里八乡盖房子,大多前来找他帮忙。
“明日一早,我们就一起去找村长买地,顺便让你岳母帮忙,商量安排你进学的事。”刘母说道。然后,一家就洗漱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