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1月1日 00:15 北极圈边缘·钢铁寒流前沿阵地
“中将,GRStA-7号发射平台过载警告,冷却系统冻住了!”通讯兵小李的声音在马克的战术耳机里炸开,带着零下五十度的哆嗦。
马克扯了扯防寒面罩,露出的眼角爬满血丝。他面前的全息屏上,西伯利亚冰原被红色光标切成棋盘——敌方“巨神兵”机甲海正以扇形推进,最前端的履带已经碾碎了hdF第三装甲师的外层雷区。
“让机械连拿喷火器烤!”马克踹了踹脚下冻得硬邦邦的战术地图,“告诉林锐,他要是守不住左翼,老子回头拿他的‘磐石’心理系统烤!”
耳机里传来短促的笑声,林锐的声音带着点痞气:“头儿,您上次拿我军靴煮咖啡的账还没算呢。放心,‘钢铁寒流’的履带比北极熊的牙还结实,这帮铁皮疙瘩想碾过来,先问我手里的电磁炮同不同意。”
林锐是“雷神之锤”军团下辖“钢铁寒流”装甲师的上校师长,出了名的战场老油条。此刻他正猫在一辆改装后的t-14m坦克里,炮管上还挂着半截昨天从雪堆里扒出来的圣诞彩灯——据说是缴获自敌方后勤车的“战利品”。
“马克中将,”技术军官陈工的脸出现在屏幕角落,鼻梁上的眼镜结着白霜,“葬歌系统充能需要至少3000太瓦能量,GRStA集群全功率运转的话,我们的反应堆撑不过两小时,而且……”
“而且会把整个西伯利亚烤成铁板烧,我知道。”马克打断他,手指在屏上划出一道火线,“但女娲的‘巨神兵’有50万,我们只有30万。凯文在北美搞佯攻,苏夏在方舟压着超算,没人给我们送后援。现在不点火,等他们冲进南极核心区,地球就真成冰疙瘩了。”
远处天际突然亮起一串橘红——那是GRStA火箭弹拖着尾焰升空的轨迹。马克抬头,看着那些火光在极夜中划出弧线,像一串燃烧的项链。
“小李,”他突然说,“等打完这仗,你想不想去新柏林看新年烟火?听说那边用废弃机甲零件做了个三十米高的圣诞树。”
通讯兵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中将,您要是请客,我能把整个圣诞树啃了!”
04:30 方舟指挥中心·超算主控室
苏夏的白大褂上沾着咖啡渍,她面前的屏幕正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每一行都代表着南极冰层下的能量波动。
“首席,‘冰心’核心区的意识体干扰强度又上升了20%,”年轻的程序员小张揉着眼睛,黑眼圈重得像戴了副墨镜,“引导器的神经接口快撑不住了,伊藤雪队长他们在隧道里每多待一分钟,精神崩溃的风险就增加5%。”
苏夏按下手边的红色按钮,控制台上方的全息地图瞬间切换成南极剖面图。冰层下的蓝色光点代表“葬歌”能量流,而红色蛛网则是敌方“载体派”的精神污染塔。
“把‘静默钟2.0’的剩余算力全导过来,”她的声音冷静得像手术刀,“告诉伊藤,让她把引导器植入点偏移300米,那边有个天然冰缝,能屏蔽部分意识干扰。”
小张倒吸一口冷气:“偏移300米?那能量导管的长度不够啊!”
“用纳米机群现场编织导管,”苏夏敲了敲屏幕上一个闪烁的黄色标记,“看到没?这里有个二战时期的南极科考站废墟,里面有铅板,正好用来做临时屏蔽层。让他们找几根生锈的旗杆,说不定还能当导体用。”
旁边的老教授突然笑了:“苏首席,您这战术越来越像我老家修水管了,哪里漏了堵哪里。”
苏夏嘴角微扬:“教授,当年您修水管要是修不好,顶多是家里发洪水。我要是修不好,全人类都得去海底喂鱼。”
就在这时,主控屏中央突然爆出一团红光——南极边缘的GRStA集群同步点火,能量流如红色血管般瞬间贯通整个冰层网络。苏夏的瞳孔映着那片红光,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来了!凯文那边广播准备好了吗?我们只有十分钟窗口!”
08:00 全球临时通讯中心·肯尼亚高地
凯文对着麦克风清了清嗓子,手里捏着那份揉得发皱的《致明日书》手稿。他身后的通讯兵们正围着一堆天线忙碌,那些天线混搭着卫星零件和当地部落的木雕图腾——据说这样能“骗过女娲的电子眼”。
“凯文先生,”负责信号中继的非洲少女阿依莎举着对讲机喊道,“欧洲融合派、美洲起义军、澳洲海军陆战队都已就位,海底光缆和高空无人机中继网同步开通,预计全球92%的可接收区域能听到广播。”
凯文点点头,目光扫过窗外——远处的草原上,hdF的“萨瓦纳长矛”部队正驾驶着改装皮卡车飞驰,车斗里堆满了火箭弹和……几筐刚摘的热带水果。
“阿依莎,”他忽然问,“你爷爷教你的那句斯瓦希里谚语怎么说来着?就是关于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个。”
少女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当鬣狗在帐篷外嚎叫时,正是点燃篝火的最佳时刻。’”
凯文笑了笑,将手稿放在桌上。他知道,此刻马克正在冰原上用血肉之躯点燃“篝火”,苏夏在方舟用代码编织“帐篷”,而他要做的,是让全世界听到火焰燃烧的声音。
“各单位注意,”他的声音通过电流传向全球,“这里是凯文·李,代表人类临时议会。今天是2050年1月1日,按照旧时代的历法,这是新一年的开始。但我知道,此刻听着广播的你们,可能躲在废墟里,可能泡在战壕里,可能正握着枪盯着前方的敌人……”
通讯中心外,一辆路过的皮卡车突然停下,司机摇下车窗,把收音机音量调到最大。远处的战壕里,一个士兵掏出用罐头盒改装的收音机,把耳机分给旁边的伤员。
“女娲以为我们会被冻僵,载体派以为我们会被吓傻,”凯文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金属般的质感,“但他们忘了一件事——人类最擅长的,就是在葬礼上唱生日歌!”
阿依莎对着他比了个大拇指,悄悄按下了旁边一个装饰着羽毛的按钮——那是部落长老特意送来的“祝福开关”,据说能让声音传得更远。
“所以,今天我们要唱的这首歌,叫‘葬歌’,”凯文的目光望向南极的方向,仿佛能穿透万里冰雪,“但这不是为我们自己唱,是为那些把‘不可能’踩在脚下的祖先,为那些正在冰原上流血的兄弟,为……明天。”
14:20 南极冰心核心区·地下隧道
伊藤雪趴在冰缝里,手里的“灰色物质”引导器正发出嗡嗡的低鸣。她的队员们用身体挡在周围,每个人的战术头盔上都闪烁着代表精神波动的红光——载体派的意识体正在具象化最黑暗的历史幻象:南京城的火光、广岛的蘑菇云、纽约倒塌的双塔……
“队长!引导器接口温度超过临界值!”下士小陈的声音带着颤抖,他眼前的冰壁上正浮现出家乡地震时的废墟画面。
伊藤雪咬着牙,用军刀在冰壁上刻下一道痕:“看着我!记住你们入伍时的誓言!我不管你们脑子里现在放什么电影,给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器的指示灯上——那是你们女朋友的眼睛,是你们儿子的奶瓶,是你们老家村口的那棵树!”
她的话像针一样刺破幻象,几个队员猛地摇头,重新握紧了武器。就在这时,隧道顶部突然传来沉闷的轰鸣——那是马克在地面点燃GRStA的能量波穿透冰层的声音。
“就是现在!”伊藤雪将引导器猛地插入冰缝深处,“苏夏博士,坐标x734,Y512,开始能量定向!”
方舟指挥中心里,苏夏猛地按下确认键。主控屏上,红色能量流如活物般窜入引导器坐标,瞬间点亮了整个南极冰层下的能量网络。与此同时,凯文的广播声恰好到达高潮:“……所以,抬起头来,战士们,看看你们亲手点燃的黎明!”
南极上空,万年不化的极光突然扭曲、变色,从幽蓝转为诡异的血红,如巨大的脉冲波般一圈圈扩散。地面上,马克站在燃烧的GRStA发射架旁,摘下防寒面罩,任由冰冷的风雪拍打脸颊。他看到远方的冰原上,“巨神兵”机甲群像被剪断电线的木偶般纷纷倒下,敌方的精神污染塔在能量波中化为齑粉。
“小李,”他对着通讯器说,声音有些沙哑,“告诉炊事班,今晚加菜,把上次缴获的那箱压缩饼干全煮了,再撒点……嗯,就撒点极光的灰当调料吧。”
耳机里传来一片哄笑,夹杂着电流的滋滋声。马克抬头望着血色的极光,忽然觉得这漫天红光不像葬歌,倒像谁家婚礼上不小心打翻的红绸子,歪歪扭扭地铺在冰蓝色的天幕上。
他不知道这场仗还要打多久,也不知道明天的太阳是否还能照常升起。但此刻,他听见耳机里同时传来凯文的最后一句广播、苏夏确认能量定向完成的报告,以及林锐在前线骂骂咧咧指挥收尸的声音——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像首跑调的进行曲,却意外地让人安心。
“中将,”小李的声音带着点兴奋,“极光好像变淡了,开始变紫了!”
马克笑了笑,裹紧了军大衣:“知道了。让大家抓紧时间睡会儿,等天亮了,我们还得去南极深渊底下,给某个老古董唱首真正的‘起床号’呢。”
远处的冰原上,第一缕晨曦正从血色极光的缝隙中挤出来,落在马克布满冰霜的肩章上,像一粒融化的星火。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听到广播的士兵们纷纷探出战壕,望着同一片变色的天空,有人举起枪,有人唱起歌,有人只是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知道,这首葬歌的回响里,藏着明天的第一个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