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像个烧红的铁球,死死扣在戈壁滩上。空气被烤得扭曲变形,视线所及全是晃动的热浪。大地干裂得张着嘴,风卷着砂砾,噼里啪啦地砸在帆布和金属上,成了这片死寂里唯一的伴奏。
巨大的cAt d11t推土机,活像头披着黄甲的史前怪兽,对着铁锈色的硬砂岩层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黑烟刚从排气管冒头就被热浪撕碎。这将是方舟外层防御圈的第一道硬骨头。
“稳住,铁头!别跟石头较劲!” 工兵队长陈雷站在一块风蚀岩上,对着加密对讲机吼。他裹得严实,只露出一双鹰眼,死死盯着推土机前那巨大的U型铲刃。
驾驶舱里,壮得像头熊的操作手王大力,外号“铁头”,汗珠子顺着黝黑的脖子往下淌,粗壮的手臂青筋暴起,紧握着操纵杆。
“雷头!这鬼地方的石头,比装甲板还硬!他娘的!” 他瓮声回应,声音里满是疲惫和烦躁。推杆猛推,铲刃狠狠啃向岩层!
“滋啦——嘎嘣!”
一阵让人牙酸的噪音炸开,坚硬的砂岩像劣质饼干一样碎裂、崩飞,露出底下软点的砂土,扬起一片红雾,瞬间被风卷跑。
不远处,新兵小李正跟一块脸盆大的石头较劲,汗流浃背,混着红土成了泥猴。他刚撬起石头,脚下一滑,石头“哐当”砸地,差点砸中自己的脚丫子。
“嘿!菜鸟!眼珠子长后脑勺了?还是让太阳晒化了脑浆?” 旁边脸上带疤的老兵赵刚,外号“刀疤”,毫不客气地吼起来,顺手扔过一把钢钎,
“用这个!腰马合一懂不懂?省点力气!你那点劲儿留着搬‘暖宝宝’(指化学热源包)吧!”
小李脸涨得通红,手忙脚乱接住钢钎:
“知…知道了,疤哥…” 他学着样子,果然撬得顺溜多了。刀疤哼了一声,不再理他,招呼其他人用钢索套住一块更大的石头,挂上旁边挖掘机的吊钩。挖掘机轻松吊起,稳稳移向废料堆。引擎吼,石头滚,士兵喊,一首钢铁与岩石的“戈壁摇滚”震天响。
推平的地面上,伪装班登场了。巨大的特制伪装网被合力抖开,这玩意儿可不简单,夹层能骗雷达红外,表面纹理更是精心设计,专仿自然沙丘的光影。
“左边!左边再高点!稳住!对!”
班长孙浩,精瘦干练,举着个环境光模拟检测仪,像个挑剔的导演。几个士兵在网下吭哧吭哧地托举、调整褶皱。
“老孙,这风跟抽风似的,刚弄好的褶子,一吹就平,白忙活!” 一个托网的士兵抱怨,汗珠子砸在滚烫沙地上,“滋”一声就没了。
“闭嘴,猴子!” 孙浩眼不离屏幕,
“风蚀痕迹是关键!要自然!女娲的‘眼睛’贼着呢!喷枪组,上!” 他朝另一组人喊。
几个背着高压喷罐、拿着扇形喷枪的士兵上前。喷枪里是特调沙浆。他们像艺术家,盯着伪装网和地面的接缝,还有那些太“完美”的褶子。
“这儿,太假!搞个小风蚀坑出来。”孙浩指着网边和岩石的交接处。喷枪手点头,小心翼翼喷出细腻的沙雾,瞬间在岩石边缘和网下“掏”出个逼真的小凹槽,连“流痕”都像模像样。
“还有这儿,”孙浩又指着一块太平整的网面,
“补点小波纹,模仿旋风扫过的痕迹。记住!要‘破’,别‘整’!戈壁滩哪有规规矩矩的东西!”
沙雾笼罩,那片区域立刻有了被自然“蹂躏”过的样子,空气里飘着矿物粉尘的干涩味儿。
另一边,一个士兵正小心铺最后一块网边,脚下碎石一滑,身体猛往前扑,手本能地抓向旁边的支架。
“别碰网!!!” 孙浩声音都劈叉了。
那士兵的手僵在半空,硬生生把自己扭成了个麻花跪在地上。旁边战友赶紧把他薅起来。所有人后背发凉。这网金贵,弄坏一点,信号就可能露馅,还得重来。
“谢…谢班长…” 士兵惊魂未定。孙浩没吭声,绷紧的下巴暴露了他的后怕。完工的区域静了下来,只剩风声呜咽。放眼望去,伪装网已完美融入沙丘背景,仿佛亘古就长在那儿。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这片无害的“沙丘”下,藏着的是致命杀机。
伪装网边缘,气氛骤然降到冰点。这里是雷区——“蝎刺”感应地雷的家。布雷小组全副武装,动作轻得像怕惊醒脚下的死神。
地质雷达操作员蹲在地上,盯着屏幕波形:
“这儿,土结实又干巴,适合埋‘蝎刺’。深度1.8米,坐标Alpha-7。”
布雷手张强,平时闷葫芦一个,手上功夫却极稳。他拿起一个不起眼的灰绿色圆柱体(“蝎刺”主体),像捧易碎的古董,轻轻放进预先钻好的小孔里。
“三重保险确认:震动传感校准…红外侦测窗干净…金属屏蔽罩就位…” 旁边技术士官盯着pdA,一项项念,声音平稳,但额角的汗出卖了他。每一步都关乎生死。
张强戴着厚手套,手指极慢地调整地雷顶端的旋钮,确保感应面绝对水平。然后拿起带微型触点的探棒,轻触地雷接口。检测终端屏幕上,参数曲线跳动。
“震动灵敏度,调到‘重型沙鼠’以上。” 士官念。
“收到。阈值上调15%…校准完。” 张强低声回应。
“红外模式,切‘动态温差优先’,过滤死物干扰。”
“动态温差优先已激活…背景热噪采样…锁定。” 声音稳得像机器。
“金属识别,开‘小型武器级’屏蔽,忽略弹壳、小工具。”
“‘小型武器级’屏蔽启动,特征库加载完。” 张强最后确认,“Alpha-7初始化完成,保险:锁死。”
士官在pdA上重重一点:“记录:Alpha-7就绪。保险锁定。”
张强这才开始极小心地回填沙土,轻得像怕惊扰了地雷的美梦。填平后,还用手抹匀,撒上浮沙,最后甚至用小刷子扫掉多余的土。只有风声呜咽,和两人压抑的呼吸。
雷区之间的安全通道和更外面,另一种防御悄然成型。士兵两人一组,拖着沉重的黑箱子,里面是“声波栅栏”发射器。
“定位点:delta-3,delta-4,间距25米,扇形120度!” 技术员小刘拿着测距仪和平板指挥。士兵们把发射器半埋,只露出发射口,做好伪装。
“频率波段确认:主打驱离,覆盖沙鼠沙狐活动区。附加低频震动预警。” 小刘快速设定,“启动自检。”
一阵低沉的、让人胸口发闷的嗡鸣响起,几秒后消失。
“自检过。delta线阵启动!” 小刘确认。这道无形的墙开始工作,持续释放让中小动物厌恶逃跑的声波,同时像敏感的“地听器”,捕捉分析地面的异常震动。想偷偷摸进来的东西,无论是沙鼠还是敌人,都得先过它这关。
更外围的景象,荒诞得像末日片场。几辆锈迹斑斑、扭曲变形的旧世界破车——没顶的公交骨架、侧翻的油罐车、挤成铁饼的小轿车——被拖到位。工兵们用焊枪钢索,把它们堆成个混乱的“假目标区”。
“给这辆‘敞篷老爷车’肚子里多塞俩‘暖宝宝’!让它看起来像刚熄火!”
一个满脸油污的工兵拍着一辆只剩骨架的越野车喊。士兵们费力撬开残骸,把混合了镁粉、氧化铁和催化剂的化学热源包塞进去,启动延时放热。
“好嘞!保证让它‘热情似火’!”
另一个士兵应着,抱着沉甸甸的热源包塞进后备箱位置。很快,这些冰冷的废铁内部开始散发出稳定的、像引擎余温的红外信号。在敌人眼里,它们就是一堆可疑的热源点。
“嘿,看这破公交,像不像被啃剩的鱼骨头?” 一个小兵打趣道。
“像你个头!麻溜干活!” 班长骂了一句,嘴角却抽了抽,
“都给老子记着!这些‘铁棺材’是给女娲导弹准备的‘点心’!让它们打这破烂,总比砸咱们脑门上强!塞严实点!”
空气里混杂着铁锈、焊锡味和化学热源启动后淡淡的金属灼烧气。士兵们在钢铁坟墓里穿梭,用文明的残骸,筑起一道诡异的生存屏障。
最后一辆废弃卡车残骸被固定好,内部的“暖宝宝”发出低沉的嗡鸣时,夕阳把天边和戈壁染成了悲壮的血红色。风更大了,砂砾抽打着伪装网和废铁,呜呜作响。
陈雷站在制高点,举起望远镜。推土机像累瘫的巨兽趴在营地边。伪装网已完美融入沙丘,只有夕阳斜照才能勉强看出一丝人工痕迹。假目标区的废车堆投下狰狞的影子,散发的热辐射在红外视野里像黑夜里的篝火。
他按下通讯器:
“‘铁砧’呼叫‘熔炉’,‘荒漠之皮’外层基础+伪装+防御一期,搞定!‘蝎刺’锁死待命,声栅运行正常,‘点心’(诱饵)已上桌。请指示。”
短暂的电流嘶嘶声后,后方回应:
“‘熔炉’收到,‘铁砧’。干得漂亮。保持最高警戒,女娲的‘游隼’(侦察无人机)最近很勤快。记住,你们现在是它的眼中钉。这片‘皮’,是咱们活命的本钱。”
“明白。” 陈雷应道,目光再次投向那片死寂的、被精心“武装”和“伪装”起来的戈壁。风沙扑打着他的面罩。远处,一片被风卷起的沙尘,在血红的夕阳下翻滚,形状诡谲,贴着他们刚织好的“皮肤”掠过,像不祥的预兆。他下意识握紧了腰间冰冷的枪柄。
这片凝聚着汗水、技术和杀机的“荒漠之皮”,此刻静默地匍匐着。它是盾,也是饵;是保护,也是巨大的沉默陷阱。它用戈壁本身的荒凉作掩护,把人类的求生意志和杀戮机关深埋地下。
只有无形的声波在警惕扫描,只有冰冷的“蝎刺”在黑暗中等待。
风声呜咽,吹过新造的“沙丘”,吹过钢铁的坟墓,像在吟唱一首无人能懂的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