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赵悦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前往拜访自己的老师。在温馨的茶室里,赵悦向老师倾诉了自己想要回北京的强烈愿望。
老师听后,眼中满是赞许:“你回北京的条件应该都符合呀。你不仅有着完备的职称,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大学教授,而且你老公还是北京军区的高级军官。以你的情况,调回来应该不是难事。”
老师的这番话,如同给赵悦吃了颗定心丸,让她心里一下子有了底。回到家中,她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爷爷:“爷爷,老师说我调回来应该挺顺利的。毕竟林宇是北京军区的军官,加上我的自身条件,要是按随军家属的政策来调,应该没问题。”
爷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就行吧。你这学期就先把孩子接回来,找个幼儿园让他们过渡一下,等下学期开学,孩子满6周岁了,就直接上一年级。”
赵悦点头应道:“行吧,就这么办。”
随后,赵悦回到家中,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地告知了林宇和婆婆。她认真地说道:“孩子就由我爷爷奶奶过去陪着,林宇周六周日回来,平时爷爷奶奶要是想看孩子了也可以随时去。妈,我主要是担心一下子家里来这么多人,怕奶奶和爷爷嫌吵。所以您要是想去看孩子,就抽空过去。”
林宇的爸爸妈妈虽然觉得孙子孙女理应住在自己家里,但考虑到老人可能确实怕吵,最终也点头同意:“行吧,你都安排好了,我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林宇看着赵悦,关切地说:“要不你再买个车吧,把现在这辆车留在家里接送孩子。你在上海那边要是需要用车也方便。”
赵悦摇摇头:“不用买车了,公司那边有车。等我回来再说,估计半年左右我的手续就能办齐全,下学期就能回来了。这半年我会把上海公司那边的事情交接好,这边爷爷帮我打理得很好,我叔叔也没少帮忙,他的公司和我的业务差不多,给了我很多支持。等我回来,再把北京的事务捋顺。深圳那边我基本都交给大哥了,让他把深圳公司的事务处理完,那边房产也没剩多少了,除了当时我小姨、我爸和我三家合建的样板楼。等处理完,我打算让大哥回青峦县发展。上海这边就留给小哥赵小宝和王琴,王琴老公也调到这边了,应该能运转得不错。我父亲也已经回到北京,没什么大问题了。”
林宇深情地看着赵悦,笑着说:“我可巴不得你回北京,咱们终于能好好地在一起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悦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归京计划。她与上海公司的同事们一一沟通,着手交接工作,详细地整理着各项资料,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出差错。同时,她也忙着为孩子们联系北京的幼儿园,实地考察幼儿园的环境、师资等情况,希望能为孩子们找到一个温馨、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林宇也在工作之余,帮着赵悦一起规划未来在北京的生活,两人对即将到来的团聚和新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为赵悦的回归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迎接这个家庭新的阶段,一幅充满希望与温暖的生活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