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傻平日里的行事看似玩世不恭、满不在乎,可自从张毅将其中的利害关系跟他们剖析清楚之后,他们心里便跟明镜似的,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他们心里却是非常的清楚。
张毅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伸手拿起桌案上的毛笔,轻轻蘸了蘸浓稠的墨水,笔锋游走间,将唐朝大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春晓》行云流水般写在了淡黄色的宣纸上。
而后,张毅拿起宣纸,朝着候在一旁的淑妍递了过去,“淑妍姑娘,劳烦你将这首诗转交给诗鸾姑娘。”
“是,张公子!”
淑妍双手接过宣纸,身姿轻盈,款款一礼,转身快步离去……
与此同时,天字二号雅间内,长孙冲、杜荷、许文庸、韩学礼几人正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的帮高书砚修改他写的诗文《春花艳》。
五人时而皱眉沉思,时而热烈讨论,手中的毛笔不时在纸上圈圈点点。
天字三号雅间内,萧守业和侯思逵也没闲着,正尽心尽力地帮萧鉴润色他的诗文《春草》。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为了一个用词、一处意境反复斟酌。
时间在众人专注的创作与修改中悄然流逝,临近写作时间结束,两座雅间的侍女这才匆匆拿着诗文,疾步来到了春晓园的后院。
诗鸾接过侍女递来的两首诗,逐一审视之后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因为张毅的《春晓》明显胜过了长孙冲的《春花艳》和萧鉴的《春草》。
想到自己即将成为张毅的侍女,诗鸾的嘴角开始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随后,诗鸾把三首诗抄写在了诗窗上,“你们几个拿上诗窗随我和素蓉阿姑一起上舞台。”
“是,诗鸾阿姊!”
一楼大厅。
士子们都在猜测谁是今晚诗文会的诗魁,张毅的呼声最高,长孙冲和萧鉴的支持者也有不少。
一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厅里的气氛非常的热烈。
忽然,素蓉和诗鸾领着一众白衣少女再次出现在舞台之上,正在据理力争的士子们自觉的安静了下来。
“诸位公子,第三轮的三首诗文已经全部完成,接下来开始为时一刻钟的诗文鉴赏环节。”
素蓉话音刚落,身后的六个白衣少女,两两抬着一个诗窗来到了舞台的最前沿,然后高高的举起了手里的诗窗。
台下一众士子见状,纷纷起身仰头看向舞台上的诗窗,人群先是一阵短暂的寂静,紧接着便爆发出了一阵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张大人这首《春晓》以简洁自然的语言,勾勒出春日清晨的生动画面,写的真是绝了。”
“是啊是啊!张大人在意境营造上非常成功,前两句营造出清新、欢快的氛围,传达出春日清晨的蓬勃朝气,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听觉到想象,将氛围转向略带感伤与朦胧。”
“整首诗意境从轻松愉悦过渡到深沉感慨,既有对春日美好景致的喜爱,又有对生命无常的喟叹。”
“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清晨,既能听到鸟鸣、感受到春睡的舒适,又能在想象中体会风雨落花的淡淡哀愁。”
“苏兄所言甚是,不仅如此,《春晓》的用词虽简洁平实,没有华丽雕琢,如同白话却是韵味无穷。”
“短短的二十字,却将春日清晨的所见所闻所感精准传达,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妥妥的传世之作!”
“……”
士子们议论纷纷,张毅的《春晓》毫不意外的得到了大厅里绝大多数士子的认可。
“春花艳。春意盎然绽丽姿,花开绚烂映高枝。艳容恰似天仙降,醉惹清风赋雅诗。”
“长孙冲的这首《春花艳》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修辞,展现了春花的艳丽之美,描绘出了一幅春日繁花盛开的春景图,果真是妙笔生花啊!”
“不错不错,整首诗都围绕春花展开,字里行间郁闷洋溢着长孙冲对春花的赞美。”
“从对春花的外在形态、色彩的细致描绘,到借助比喻、拟人展现其超凡魅力,无一不体现长孙冲对春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我觉得长孙冲凭着这首《春花艳》,很有可能成为今晚诗文会的诗魁。”
“……”
那些支持长孙冲的士子,也纷纷送上了溢美之词。
“春草。春临大地雪初融,草色遥看近却浓。嫩绿悄萌添野趣,芽尖微露韵无穷。虽无艳丽迷人眼,却有顽强立土中。愿化葱茏妆四序,陪随岁月自从容。”
“《春草》以春草为核心,借草抒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草独特的魅力与精神内涵,萧鉴真不愧是能晋级第三轮的才子,写的真是太好了。”
“春草扎根大地,不惧环境艰难的顽强生命力,象征着那些默默坚守、不屈不挠的精神。”
“春草希望用自己的葱茏装点四季,陪伴岁月流转,展现出无私奉献精神,豁达、平和的人生哲理,在平凡中坚守,在岁月中保持从容。”
“萧鉴的这首《春草》要是放在平时,成为诗魁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惜遇到了张毅的《春晓》和长孙冲的《春花艳》,虽有成为诗魁的可能,但机率并不大。”
“……”
萧鉴的支持者议论纷纷,他们虽然很喜欢《春草》,可他们也非常清楚,今晚诗文会的诗魁应该就在张毅和长孙冲两人之间产生。
“张毅的这首《春晓》写得果然妙啊!用词清新自然,短短几句就把春日清晨的意境勾勒得栩栩如生。”
一位身着青色长衫的年轻士子忍不住赞叹道,眼中满是钦佩之色。
旁边一位稍显年长的士子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相比之下,《春花艳》和《春草》虽也不错,但总觉得少了那么点韵味。”
然而,长孙冲的支持者们却并不甘心,一位身着锦衣的富家公子眉头微皱,开始出言反驳。
“这位兄弟,话可不能这么说,《春花艳》描绘春花的艳丽之姿,用词大胆新奇,别有一种热烈奔放的美感,哪里不如《春晓》了?”
锦衣士子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大胆新奇又如何?诗词讲究的是意境和内涵,《春晓》的意境悠远,明显更胜一筹。”
众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大厅里的气氛愈发的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