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
立政殿。
长孙皇后静静的坐在雕花楠木床榻之上,一袭华服更衬出她的端庄典雅,她手里正捧着张毅于孔妙函生日诗文会上所作的《菊花》与《赠妙函》。
长孙皇后逐字逐句的品读着,双眸间顾盼流转,恰似藏着盈盈秋水,读到妙处不禁轻轻展颜,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浅笑 ,恰似春日初绽的花蕊,温柔又动人,笑容里满是对这两首佳作的赞赏与喜爱。
长孙皇后的目光从手中的诗文缓缓移开,思绪也随之飘远,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诗文的作者张毅。
虽然长孙皇后没有见过张毅,但张毅所作的每一首诗,她都认真品读过,张毅在字里行间展露的才华,早已让她感到由衷的赞赏与钦佩。
在她看来,能以寥寥笔墨勾勒万千意象,借诗句传达深邃情感之人,定然是腹有诗书、才情卓绝。
这般出众的文采,哪怕只是透过纸面,也足够令人动容。
长孙皇后抬眸,看向了书案旁专注练字的长女李丽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李丽质的肩头,勾勒出她温婉的侧影。
看着看着,长孙皇后脑海中灵光一闪,张毅的形象跃入了心间,她暗自思忖,论才情、论风骨,这张毅倒不失为女儿驸马的绝佳人选。
想到此处,长孙皇后的神色却微微一滞,李世民的打算浮现在了眼前,自己的夫君有意将李丽质许配给长孙冲,可她内心对此却是颇不赞同。
这些年,因为自己的缘故,兄长长孙无忌深受李世民倚重,于朝堂之上位高权重。
倘若长公主再下嫁长孙家,她担心恩宠过盛物极必反,反倒会给长孙一族招来灾祸。
古往今来,外戚专权最终落得满门覆灭的例子数不胜数,她每每思及,便忧心忡忡。
长孙皇后有心阻止这门亲事,却又苦于寻不到比长孙冲更加合适的人选来劝说自己的夫君,所以一直将此想法深埋心底。
现如今,张毅的出现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她心中的困局,为了女儿一生的幸福,也为了长孙家族的长远计,长孙皇后心意已决,此番定要寻个时机,与李世民好好商议此事。
就在此时,孔妙函的身影忽然闯入了长孙皇后的思绪,她再度展开那首《赠妙函》,字里行间,张毅对孔妙函那份炽热又真挚的情意,如汹涌浪潮扑面而来,任谁都无法忽视。
刹那间,一丝隐忧爬上皇后的心头,万一张毅对孔妙函情根深种,而孔妙函也倾心于张毅,欣然接受了这份感情,那事情可就棘手了。
皇家选婿,讲究门当户对、身世清白,这般变数,极有可能打乱她为女儿筹划的姻缘。
这般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长孙皇后瞬间就坐不住了,她猛的站起身来,裙摆随着动作微微晃动。
心急如焚的她,顾不上太多,抬脚便要去甘露殿与李世民商议此事,要是能说服李世民下旨赐婚那就更好了。
“陛下驾临立政殿!”
恰在此时,御侍太监曹春元的声音从殿外传来,紧接着李世民大步从殿外走了进来。
“臣妾拜见陛下!”
“儿臣拜见父皇!”
长孙皇后和李丽质齐齐上前款款行礼。
李世民连忙抬了抬手,“皇后、丽质,不必多礼!”
“谢陛下!”
李世民刚刚入座,候在一旁的侍女红袖立即端上了茶水,正好有些渴了,端起茶杯就喝了一口。
“嗯!苦茶!观音婢,你也喜欢喝苦茶啊?”
长孙皇后展颜一笑,“长安城现在流行喝不添加任何调料的苦茶,妾身也想尝尝,于是就让红袖煮了一壶,二郎要是喝不惯,那臣妾让红袖给你换一杯。”
李世民见状,连忙摆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感慨,笑了笑道:“不必不必,这几日朕也一直在品这苦茶,还真别说,这未加任何调料的苦茶,初尝时苦涩在口,细品之下,竟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回甘悠长,令人回味啊!”
李世民一脸笑意的摇了摇头,神色中满是无奈与新奇,“朕真是捉摸不透张毅这小子,也不知道他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就喝个茶,他都能鼓捣出新鲜花样来。”
“这下可好,朕如今再喝加了调料的茶,总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反倒觉得苦茶才是茶原本该有的味道。观音婢,你说这事怪不怪?”
长孙皇后掩唇轻笑一声,“二郎,这茶它本来就是苦的,只是人们为了好喝才添加了调料。”
“张毅心思巧妙,想出这般独特的喝茶法子,让茶水回归它本来的味道,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臣妾觉得,这苦茶能在长安城流行,怕是也与张毅的满腹才情脱不了干系,大家都觉着,喝着苦茶,仿佛就能沾上一些他的才情与风雅。”
李世民微微颔首,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继续开口说道:“张毅真不愧是我大唐的少年圣贤,朕听闻他在孔府的诗文会上作了两首诗,当时就惊艳了全场,直到现在整个长安城的文人还都在谈论此事。”
“特别是那首《赠妙函》,虽然全篇没有一个美字,但字字句句都在夸那孔妙函长的美,如此绝世佳作绝对能流传后世。”
“还有那首《菊花》里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立意更是高远。”
“陛下所言极是。”
长孙皇后目光闪动,“臣妾近日也在琢磨,张毅这般才俊,若能加入皇家,岂不更好?”
李世民一脸不解的看向长孙皇后,“加入皇家?观音婢此话何意?”
长孙皇后看了看坐在一旁练字的李丽质,缓缓开口说道:“丽质,你已经练了半个时辰的字了,出去玩一会儿吧!”
李丽质脸色一喜,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款款一礼,“谢父皇母后,儿臣告退!”
李世民看着宝贝女儿离去的背影,突然想到了什么,当即开口说道:“观音婢,你该不会是想把丽质下嫁给张毅吧!”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二郎,张毅比冲儿小两岁,臣妾认为张毅更加适合丽质,还请陛下三思。”
“这……”
“观音婢,不是朕不答应你,要是在此之前,朕下一道赐婚的圣旨就行,可现在事情却是有些难办了。”
“观音婢恐怕还不知道,张毅和孔妙函才子佳人两情相悦之事,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孔妙函是孔颖达的长孙女,孔颖达又是孔先圣的第三十二世孙,朕要在大唐弘扬儒学,冒然下旨赐婚,孔颖达虽然表面上不会多说什么,但肯定会上书请辞以示抗议,此事恐怕还得从长计议才行。”
李世民此话一出,帝后纷纷陷入了沉思,整个立政殿随即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