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砚硬着头皮上前一步,礼貌的拱了拱手,“张大人才高八斗,今日这番比试,我等输得心服口服,日后定当以张大人为榜样,潜心研学。”
张毅连忙拱手回礼:“高学子客气了,切磋交流,共同进步罢了,文学一道,本就博大精深,谁都有长处短处,咱们相互学习。”
人群中传来阵阵赞叹,不少人都对张毅谦逊的态度心生好感。
这时,一位二十多岁的青衣书生走出人群,对着主席台上的张毅和一众大佬恭敬的拱了拱手。
“逸贤馆学子黎思晨拜见诸位大人,敢问张大人,您才思如此敏捷,学问这般深厚,不知平日里有何治学诀窍,能否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二?”
张毅微微一愣,旋即温和一笑,目光扫过众人充满期待的面庞,缓缓开口说道:“诀窍谈不上,不过是些多年来的心得,读书务必勤奋刻苦,一日不可懈怠,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
“平日里,我常常天未亮便起身诵读经典,每有感悟,便随手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这些笔记便成了我汲取知识的宝库。”
人群中有不少人微微点头,似乎是有所领悟。
张毅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再者,切不可死读书,读书时要深入思考,敢于质疑书中所言,与古人对话,与先贤论道,如此方能将书中知识化为己用。”
“若只是一味的背诵诗词典故,而不领会其中深意,又怎能巧妙运用,写出打动人心的诗句?”
张毅所言并没有撒谎,想当初他读高中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没想到大学毕业即失业,最后竟然去当了一个外卖员,每每想起不胜感慨。
孔颖达捋着胡须,眼中满是赞许,“诸位士子,张毅所言极是,治学之道,贵在勤奋与思考并重,年少好读书,不负少年时,望大家珍惜当下,不负韶华!”
“啪啪啪……”
孔颖达此言一出,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响彻云霄,经久不息。
张毅微微摇头,我天然居酒楼的开业庆典,什么时候变成了学术研讨会了?
人群之中,李世民一脸欣慰的点了点头,对于张毅和孔颖达刚才的表现,他非常的满意。
“师立仁愿,一会儿酒楼正式营业后,你们两个务必要给朕占到一个包间,朕倒是要尝尝这炒菜是何滋味。”
“末将遵旨!”
掌声一停,张毅立即开口说道:“诸位长安城的父老乡亲们,开业庆典到这就圆满结束了,现在我宣布,天然居酒楼正式营业,大家酒楼里面请!”
众人听闻,顿时如潮水般向酒楼涌去,刘师立和刘仁愿早有准备,身手敏捷地在人群中穿梭,凭借着矫健的身姿和利落的步伐,成功的在一众食客中脱颖而出,顺利为李世民抢到了三楼最好的天字号包间。
李世民稳步走进包间,刚一落座,便饶有兴致地打量起四周,包间布置得典雅精致,雕花的窗棂透进几缕柔和的阳光,墙上挂着的水墨丹青更添几分雅致。
与此同时,大堂内也热闹非凡,食客们纷纷就座,迫不及待地翻阅着菜单,对那些从未听闻过的炒菜名字充满了好奇。
“这宫保鸡丁是何模样?”
“这鱼香肉丝又有啥特别?”
“这黄焖醉鸭又是啥味道?”
“……”
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酒楼的伙计在大堂里来回忙碌着,一边记录客人们点的菜,一边留意着食客们对炒菜的反应。
很快,第一桌炒菜端了上来,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范老伯迫不及待的夹起一筷子炒葵菜,放入口中吃了起来,刹那间,脸上满是惊喜。
“嗯!这炒葵菜,清脆爽口,比用水煮出来葵菜好吃太多了。”
范老伯此言一出,陈旭和邹鸣也纷纷拿起了筷子,品尝过后连连点头称赞炒菜的美味,三人的赞叹引得周围人纷纷动筷品尝,一时之间,叫好声此起彼伏。
三楼天字五号包间。
李世民静静的坐在餐桌前的椅子上,刘师立和刘仁愿则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一众侍女们正在上菜。
当那道黄焖醉鸭端上餐桌之时,只见瓷盘里盛着金黄色的鸭肉,浓稠的汤汁,上面点缀着嫩绿的葱花。
刹那间,淡淡酒肉香味悠悠散开,萦绕在整个包间,那醇厚馥郁的香气,丝丝缕缕钻进李世民的鼻腔,直抵心间,勾起了三人腹中的馋虫,食欲顿时大开。
“三位贵客请慢用!”
侍女们款款一礼,转身离开了包间。
李世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鸭肉放入口中吃了起来,鸭肉的鲜美和酒的醇香一起在舌尖散开,那滋味实在是太美妙了。
“嗯!此等美味,朕当真是从未尝过的,天然居果真是给朕带来了惊喜。”
刘师立和刘仁愿齐齐点头表示同意。
“师立仁愿,你们不必拘束,快坐下来陪朕一起吃。”
“谢,陛下!”
刘师立和刘仁愿脸色一喜,连忙找了张椅子坐下,美味的午餐开始了……
酒楼外,还有不少因客满而未能进店的百姓,他们眼巴巴地望着,期待着下一次能有机会品尝这新奇的炒菜。
“哎!你我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来迟了一步,没想到这天然居的生意竟如此火爆!”
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人满脸遗憾,一边摇头一边叹气,他身旁的商人朋友也跟着附和道:“就是啊,本想着过来尝尝这炒菜的滋味,没想到刚营业就客满,你听听里面传出来的叫好声,简直让人馋得慌。”
就在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缓缓开口说道:“这炒菜如此新奇,大家都想尝鲜,下次咱们提前来,肯定能吃上。”
周围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不远处,几个结伴而来的书生也在小声议论着,其中一个折扇轻摇,一脸感慨的说道:“这天然居不仅炒菜新奇,连开业的形式都别具一格,今日未能品尝,实在是可惜。”
“是啊,张大人少年圣贤,连做菜都能做出这般学问,看来这炒菜的背后,定有不少门道。”
几人相视一笑,约定改日再来。
天然居酒楼的名声,就这样在这热闹非凡的开业首日,再一次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