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深的宫殿内,烛火摇曳,将皇帝的身影拉得修长而孤寂。李白神色凝重,跪于殿中,双手呈上那本记录着皇后家族与外戚、朝臣勾结罪证的账册以及那封直指当年阴谋的密信,缓缓将老仆临终前吐露的真相,以及自己历经艰辛调查所得的细节,一五一十地告知了皇帝。
皇帝起初只是微微皱眉,眼神中带着一丝怀疑,但随着李白的讲述,他的脸色愈发苍白,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当听到母亲因知晓那惊天阴谋,便遭人嫉妒陷害,含冤而死,自己更因此从小对男女之情心生恐惧与抗拒时,皇帝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皇帝喃喃自语,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心中如被千万根针同时刺痛。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母亲的音容笑貌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却又与那残酷的真相交织在一起,让他痛苦不堪。
他想起自己多年来在情感上的冷漠与抗拒,对后宫嫔妃的疏离,对儿女情长的避之不及,原来这一切的根源竟是如此不堪。他自责于自己的无知,自责于未能为母亲讨回公道,更自责于让母亲在九泉之下仍背负着冤屈。
“陛下,还望节哀。如今真相已然大白,陛下当振作起来,方能告慰先人之灵。”李白见皇帝如此痛苦,心中不忍,连忙出言安慰。
皇帝却仿佛没有听到李白的话,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与自责之中。他站起身来,在殿中来回踱步,脚步凌乱而急促,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朕错了,朕大错特错……”
李白见状,深知此时唯有让皇帝将心中的痛苦宣泄出来,方能慢慢平复。他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着皇帝,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
过了许久,皇帝终于停下了脚步,缓缓转过身来,看着李白,眼中满是疲惫与迷茫:“李卿,朕如今方知自己错得离谱。可这心结已深,朕该如何是好?朕不知该如何面对这男女之情,更不知该如何面对这后宫众人。”
李白微微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这男女之情本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陛下生母含冤而死,陛下自幼便对之心生恐惧,此乃人之常情。但如今真相已明,陛下当放下心中的包袱,重新去感受这世间的美好。或许,陛下可以从与后宫嫔妃的相处中慢慢尝试,用心去体会她们的情感,也许会有所改变。”
皇帝摇了摇头,苦笑道:“李卿,你说得容易。可朕这心中,始终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朕一想到男女之情,便会想起母亲的冤屈,便会觉得这世间的一切情感都充满了虚伪与欺骗。”
李白见皇帝如此坚决地抗拒,心中也不禁有些焦急。他再次劝说道:“陛下,先人之冤固然令人痛心,但陛下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世间所有的情感。陛下乃一国之君,若一直被这心结所困,不仅对陛下自身不利,对国家的未来也会产生影响。陛下不妨试着与后宫嫔妃坦诚相待,将心中的痛苦与自责告知她们,或许她们能给予陛下理解与支持。”
皇帝沉默良久,最终还是缓缓摇了摇头:“李卿,朕明白你的苦心,但朕实在无法做到。这心结如同一把枷锁,将朕牢牢锁住,朕不知何时才能挣脱。”
李白见皇帝依旧无法释怀,心中暗自叹息。他深知,这心结已在皇帝心中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化解。但他又不愿放弃,决定再想其他办法。
“陛下,既如此,臣愿为陛下寻访世间高人,或许他们能有办法化解陛下心中的心结。”李白说道。
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如此甚好,李卿,此事便拜托你了。朕只盼能早日摆脱这痛苦的枷锁,重新做回一个正常的人。”
李白领命后,便退出了宫殿。他望着那紧闭的宫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皇帝找到化解心结的办法,让皇帝能够重新面对生活,让这个国家迎来新的希望。
然而,寻找高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李白踏遍千山万水,寻访了无数名山大川,却始终未能找到能解开皇帝心结之人。而皇帝在宫中,依旧被那心结所困,整日郁郁寡欢,对朝政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情。朝堂之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安的迹象,大臣们纷纷猜测皇帝的心思,国家似乎陷入了一场新的危机之中……